共 24条 微电网系统
成果

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项目

发布日期:2023-05-3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作为责任央企,连云港供电公司致力于为沿海岛屿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能源。为满足海岛用电需求,公司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攻克发展、建设、运检、调控、信通等多个专业难题,在开山岛上建设一套综合能源智能微电网系统;充分利用海岛丰富的风、光、波浪能等自然资源,建设30千瓦风机一台,采用屋顶平铺方式建设110千瓦光伏,660千瓦时储能,发电功率50千瓦柴油发电机和日产10吨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利用,彻底解决岛上用电用水紧缺难题。建成投运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系统,让开山岛的夜晚灯火通明,为将开山岛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贡献苏电经验。 

536次浏览
论文

基于改进阻抗分析法的多变流器直流微电网稳定性

发布日期:2023-12-13

直流微电网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大量变流器并入电网导致稳定性问题严峻,传统阻抗分析法在建立复杂拓扑网络的等效模型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广义阻抗比的改进阻抗分析法,首先推广传统阻抗比的概念,根据端口特性建立系统等效模型,推导并定义广义阻抗比来表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对系统进行小信号建模,得出基于广义阻抗比的稳定判据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多变流器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502次浏览
论文

一种嵌入改进海鸥算法的水光储鲁棒控制研究

发布日期:2023-12-21

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预测难的特性,因此需要与其他能源进行互补。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水电机组的快速响应和储能电池灵活高效的补偿来构建水光储微电网系统。然而,这一系统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其稳定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频率控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多目标H2理论的混合H2/H∞鲁棒控制器,主要目标是在暂态下抑制频率振荡。在控制器中嵌入海鸥算法,对海鸥算法进行混沌初始化和参数改进得到一种改进海鸥算法(improved seagul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OA)。利用ISOA对H2/H∞鲁棒控制的加权矩阵系数和范数权重进行参数优化,最终获得最优混合ISOA-H2/H∞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ISOA-H2/H∞鲁棒控制器在功率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下能保证水光储系统的频率稳定,并具有满意的动态特性。

495次浏览
论文

分布储能直流微电网中多储能荷电均衡控制策略

发布日期:2023-12-21

在分布式储能孤岛直流微电网系统中,针对传统下垂控制策略无法实现荷电状态均衡、功率分配不精确和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将双曲正切函数与荷电状态相结合,利用双曲正切函数的特性,限制下垂系数的范围并且快速进行调整。然后通过调节补偿量,使下垂系数对应的电压相等,设计了功率分配的补偿策略。最后计算线缆阻抗,设计了二次母线电压补偿策略。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荷电状态的均衡和功率的精确分配,并且使母线电压能够准确维持在额定值。

446次浏览
论文

风光沼储交直流混合农村微电网经济技术优化

发布日期:2024-05-24

搭建了风光沼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模型,在满足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条件下,以新能源利用率最高、经济成本最优、碳排放最小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了在某气候条件下,该微电网能源系统的经济技术最优配置。

关键词:
438次浏览
论文

极地条件下计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

发布日期:2024-07-23

随着极地科考力度的加大,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以燃油为主的极地用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问题已不容小觑,亟须构建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系统以保证极地科考绿色可持续发展。文中通过分析南极科考站的资源特性,选择风光储微电网结构,建立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极地环境复杂多样,对储能系统影响较显著,为保证微电网未来运行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在配置阶段详细考虑了储能容量衰减对微电网系统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了温度、充放电倍率、循环次数对电池容量的影响,建立基于自适应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多因素耦合的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并将其纳入优化配置模型,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南极科考站进行算例求解与分析。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储能容量衰减的微电网配置方案可降低电池过充、过放概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适用于极地。

414次浏览
论文

基于IGDT的含广义储能的独立直流微网日前优化调度

发布日期:2024-01-29

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优化调度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提高其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降低源荷不确定性风险以及优化系统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含广义储能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构建含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系统,以降低蓄电池运行成本,将具备虚拟储能特性的柔性负荷与混合储能相结合,形成广义储能,充分发挥微电网系统内灵活性资源特性;其次,考虑系统风光荷不确定性,引入IGDT模型,在确定性模型基础上建立风险规避策略下的鲁棒模型和风险投机策略下的机会模型,从2种决策角度追求降低风险与最大化收益;最后,基于算例仿真分析,证明该调度策略在降低微电网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可量化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调度决策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参考性。

396次浏览
成果

多能互补可再生源微电网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发布日期:2020-04-10

微电网系统通过风、光、储等多类型分布式电源之间的互补协同开发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友好性,是解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要途径。日前,对于微电网技术成果多聚焦于微电网系统建设运行全链条环节中某个独立领域,缺乏系统性的技术研究成果,导致微电网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及关键设备研发等层面相互割裂,带来了微电网系统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运行控制难度大、供电电能质量难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本成果先后在多个微电网工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区域内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增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同时延缓/降低电网设施投资,有力推动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升级;项目牵头单位依据项目成果获批“山东省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工程试验室”,推动相关技术成果的进行产品转化,累计新增销售额3.19亿元,新增利润7570万元,显著带动我国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领域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81次浏览
成果

高寒海拔多能互补独立微电网研究及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20-04-10

一些偏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务,受电网建设落后、规模不足、电网建设环境复杂、造价高等条件限制,电力供应远不能满足需要,电源装机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多能互补独立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能与其他能源灵活的转换,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优化。同时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特性与当地能源结构特性相结合,解决了偏远地区能源利用的瓶颈。在我国,多能互补独立微电网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基于多能互补的微电网系关键技术在国内还没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进行多能互补的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暗性和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依托国家实现能源转型、精准扶贫等政策,由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牵头,2015年开始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独立微电网技术”展开研究。

关键词:
355次浏览
成果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新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发布日期:2018-06-01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之后,能够规避分布式电源给配网带来电压闪变、谐波污染等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常规的微电网组网结构主要以交流微电网系统为主。近年来,随着用户直流负荷持续增加,以及光伏、电池储能系统等具有直流输出特性的分布式电源在用户侧的广泛接入,兼顾交/直流分布式电源并网需求以及交/直流负荷供电需求的混合型微电网成为工程的建设热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同时具有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的优点,可根据供电区域内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类型灵活选取组网方式,并且可以减少分布式电源的电能传输环节,降低电能传输损耗。由于交直流系统的帮合导致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管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没有完善、标准的组网和运行管理模式,实际工程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并网/孤岛切换振荡难以抑制、交直流系统交互影响、对外联络线功率难以管控等难题。本成果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储能技术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组网拓扑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交直流微电网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上述难题,实现交直流微电网系统多模态稳定运行及与大电网间的协同调度,保障区域内交直流负荷的高质量电能供给及多样化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工程推广应用,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进程。

262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2023年EPTC大事记

6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7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8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