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数字化2030
《电力数字化 2030》报告描绘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电力系统数字孪生蓝图; 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协同新形态下数字绿色电厂、电网数字巡检、多源自愈配网、多能协同互补、跨域电力调度、赋能绿色低碳六大核心业务场景进行了详细分析;从数字化边端、泛在通信网络、算力和存储、算法和应用四大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寻找技术支撑;提出绿色网络、安全可靠、泛在感知、实时网联、智能内生、服务开放的六大电力数字化技术特征;并建议通过构建基于云边协同的技术架构,打造开放、高效、智能的电力数字化新引擎,支撑并驱动电力系统升级转型,加速新能源消纳,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山西电力网厂信息交互平台上线运行 实现省调并网电厂安全接入
5月16日19时,山西省535家省调并网电厂和直调用户变电站全部完成山西电力网厂信息交互平台应用联调,标志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度业务网厂信息交互实现内部专网管理系统和外部互联网交互平台双轨运行。
电力调度自动化在线监视与管控技术要求
电力5G标准体系白皮书
本白皮书主要编写单位及人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马开志、孟萨出拉、韩金侠、王智慧、杨德龙、朱思成、吴赛、段钧宝、刘恒、高凯强、严敏辉、贾玲,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朱海龙、张国翊、曹扬、洪丹轲、黄昱、陶文伟、余江、谢俊毅、陆国生,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的陈端云、夏炳森、陈锦山、苏素燕、唐元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的宋戈、赵晓坤、王丹,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匡晓云、陈立明、索思亮,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叶雯、王荣、刘姗姗、韩柳燕,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的夏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杨晓华、陈俊龙、李宝、王健、徐礼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赵孝武、束裕、冯岩,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张立堃、曾山、王瑞祥,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的朱勇旭、张伟强,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张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的谢欢,杜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的王剑、钱锦,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刘晗、李正浩,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的徐涛,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邢宁哲、杨纯,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王于波、赵旭,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宋一扬、王忠利,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的李许安、曹刚,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孙蓝田,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钱浩,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张君、肖杨。
国网新疆电力:推进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尽快开工
7月1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获悉,今年1至6月,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701.7万千瓦,是2022年同期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的10.5倍,其中风电装机363.5万千瓦,光伏装机338.2万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创同期新高。
电力调度控制大厅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广州供电局10kV 确定方法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其本质是在热稳定条件下,电缆导体的绝缘介质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流,称为该电缆的载流量。目前配网电缆普遍采用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介质,其耐受温度为90℃,故在目前配网条件下,电缆线芯温度为90℃时,电缆的载通电流即为该电缆的载流量。 载流量是判断线路“是否重过载”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电力调度、负荷调整、基建建设等。但由于现场工况、敷设方式复杂,10kV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值与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确定10kV电缆载流量较为通用的方法为系数法,即利用基准载流量乘以与电缆线芯材质、土壤热阻系数、埋深、敷设方式及地温等相关的修正系数得到特定条件下电缆的载流量。但由于运行条件的差异,所使用的系数及取值方式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 10kV电缆载流量不准确的问题,对于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电缆输送能力有深远的影响,导致部分解决重过载线路的项目重复投资。在管廊资源日益紧张、施工难度不断加大的今天,造成巨大的资金、资源的浪费!故急需一套科学的10kV电缆载流量核准方法,直达载流量的本质,直接监测、计算电缆的线芯温度,在有效保证10kV电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
打造全自愈配电网 提升运维检修水平
4月25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控员在调控大厅模拟测试了35千伏梁湖变电站全停情况下配电网的自愈功能。测试过程中,变电站全停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100秒内便通过邻近10千伏线路自动转移了相关用电负荷,实现了变电站“全停全转”,进一步提升了绍兴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基于VPN 和无线通信的调度数据网应急通信系统
电力公司实现电力调度业务的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电力专用的调度数据网,由于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可能会落后于变电站的建设,导致调度人员无法获得实时的电网数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2G/3G无线通信、固定宽带以及采用IPsec协议的虚拟专用网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能够满足电力二次安全防护要求的、基于虚拟专用网和无线通信的应急通信方案。在榆林电网应用的经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系统方案是合理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