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白皮书(2023)
本白皮书在《数据要素白皮书(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数据要素理论认识,聚焦过去一年来数据要素探索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热点,重点关注资源、主体、市场、技术四大方面的发展:资源方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资产入表、个人数据权益保护是各类数据发展的新趋势和着力点;主体方面,企业和政府逐步提升能力,双向发力推进数据要素可持续探索;市场方面,场外场内各有突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数据资源的最优配置;技术方面,基于业务需求支撑数据要素发展的技术体系正加速创新。期望本白皮书的研究成果能为社会各界进一步参与数据要素实践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业务流程全景管控的“两网”改造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为有效防控城市、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2015至2017年国家垫付资金集中进行整治,统称“两网”改造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廉洁、法律、安全等风险,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丽水供电公司为试点,开展了《基于业务流程全景管控的“两网”改造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研究实践。课题于2017年底验收并投入应用,两年多来为电网企业基层配电网建设工程全过程管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类似工程实现全风险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样本。该课题获得了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一、形成了风险防控模型。首次系统性地全面梳理了“两网”改造工程(即配电网建设工程)业务的全流程,建立了基于全业务的风险识别系统、基于大数据的风险分析系统、基于全过程的风险防控系统,公司配网建设整体管理状况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建成了信息应用平台。将风险等级评估规则、廉洁风险案例等整合纳入信息系统数据库,研发与信息系统交互使用的APP应用模式,形成强有力的风险管控支持平台,手机端良好的人机互动体验,大大提升了风险监察的效率和质量,为公司“互联网+智慧监督”体系的建设实施提供了思路和模型。 三、建全了配网管理架构。项目以地市公司的治理架构为基础,风险的管理由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组成,打通业务管理壁垒,构建上下贯通的防控体系,为配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保障。 四、降低了工程廉洁风险。通过全过程管控、全信息交流、全数据分析管控,全盘掌控工程进度及物资、资金情况,督促物资回收,规范校验工程量,科学合理结算,有效地避免了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套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保障了企业的合法利益。 五、提升了队伍业务素质。实现全景图展示、全过程案例实操、远程式督查指导,同步手机端功能,便于各级人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基层配网管理及供电所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项目实施以来,全省系统共开展配电网工程专项督查306次,检查项目1568个次,累计查找问题2500余项,处罚问责48人次,回经济损失1184.63万元,配网风险发生率由3.59%降至了1.903%。补充完善风险防范措施46条,涉及61个工程节点,共修订配网管理规章制度80余项,形成44个资料标准模板,配网制度体系得到完善。2019年完成配电网单体工程9062个,同比增加27%,配网单体工程建设周期较2017年的12个月缩短至6个月,效率提升了50%。配网固定资产增资141.8亿元,同比增长32.5%;供电可靠性指标从99.8678%提升到了99.9373%;2019年度累计减少了停电次数10.59万次,实现“不停电、少停电”。
数据通信网的网络质量监测与流量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目前,辽宁电力综合数据网主要承载 OA、财务管理系统(FMIS)、人力资源管理、电力营销系统(RMIS)、调度生产管理系统(OMS)、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 ERP、通信管理系统(TMS)、视频监控业务、电能质量监测、动力环境监控、传输网管、IP 调度电话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数据通信网的运维方式还处在比较简单的针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的层面,且由于设备多厂商多,网络状态不可视导致故障定位长;基于业务流的二层标准和基于测试流的三层标准,技术相互独立,导致三层技术无法检测实际业务质量。 本项目研究研究面向端到端网络与业务动态感知的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基于网络性能与业务质量的联合故障定位及预警智能分析技术,识别和诊断与网络及业务相关的系统故障;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对电力数据网络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升级。研究基于电力规约的报文识别技术,准确掌握业务流量的质量检测和流量趋势,并具备流量控制的能力,实现对流量的掌控和预测。研发分布式网络质量监测与流量控制系统,由分布式探针与网络智能控制台组成,实现电力数据网络及业务的监测与故障分析、流控功能,构建网络质量和流量控制的维护管理支撑体系。 本项目研发分布式网络质量监测与流量控制系统,由分布式探针与网络智能控制台组成,实现电力数据网络及业务的监测与故障分析、流控功能,构建网络质量和流量控制的维护管理支撑体系。通过对数据通信网网络质量监测与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如端到端网络与业务动态感知的质量监测技术、基于网络性能与业务质量的联合故障定位及预警智能分析技术、基于电力规约的报文识别技术等,实现对单一网络、单一 VPN 综合承载多种业务的有效运维和监管,大量节省建网成本和运维成本,从技术上有力支撑数据通信网的优化整合。本项目成果应用于全省数据通信网的优化整合和运维,通过对数据通信网的全面调研,对网架结构、承载业务的性质、起止点和流向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结合国网数据通信网整合的技术原则,通过对系统故障的识别诊断和监测分析、流量趋势预测和控制,实现基于业务的网络质量和流量控制的维护管理支撑体系,为电力数据通信网建设和维护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新形势下构建供电企业“能效服务”的策略与路径
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能源系统形态和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终端用能环节价值日益凸显,电网企业客户服务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加快“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升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社会能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围绕公司战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客户服务延伸拓展关键问题研究,形成本报告。 课题组先后开展了福建、山西、湖北等多个地区重点项目的走访、27个省公司电能替代、节能、需求侧响应等业务的书面调研和北京、天津、山东等6个省公司的专项调研,获取了大量的实际数据,也有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环保部门数据库资料中得到的详实数据,构建技术、经济、环保等综合指标体系,系统研究“能效服务”可行的推进方式,包括推进方向、范围、客户群体、策略、路径等;利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能效服务市场潜力预测模型,给出电能替代服务、综合能源服务、需求响应服务近中远期的市场潜力。分析了国内外能源企业延伸拓展的现状,研究了电网公司开展能效服务的必要性,明确提出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效服务的业务定位、业务特征、业务分类,并基于公司发展现状定性分析及定量测算出能效服务的市场规模。 结合研究成果,提出思路及目标,然后根据战略目标顶层设计给出能效服务基于业务发展现状,瞄准业务发展目标,提出能效服务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梳理明确能效服务主要服务产品,制定了服务策略,研究优化完善了业务流程,提出了推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能效服务的重点任务。 课题研究以深入调研为基础,课题调查研究具有深度、广度、准确度,专业跨度广泛,系统创新了电网公司能效服务业务的理论,研究了涵盖电能替代、综合能源服务、需求侧响应等能效服务的推进策略与实施路径,通过27个省公司的一线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对市场潜力等数据进行测算和校核。课题研究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提出的模型、方法、政策建议等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电网企业的政策制定、业务规划、战略、方案制定、试点应用、项目推进等工作中得到深入应用。依托本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形成多项文件印发公司系统实施,对国网公司增供扩销、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意义重大。项目研究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发明专利受理4项,发表文章8篇。
新形势下基于业务再集约的“三集五大”体系管理提升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通过此项目,缓解业务发展与用工规模、人员素质等矛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组织和人才支撑保障作用,面对全市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大量产业外迁的严峻形势,实现售电量918.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2%,较国家电网公司平均增速高2.24个百分点:加速电网发展,全年完成投资216.28亿元,创历史新高,资产总额突破千亿,达到1029亿元;努力开源节流,实现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50.64%,经济增加值(EVA)较目标值高5.13亿元:公司对标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综合标杆,业绩考核位列A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