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条 多用户
成果

开关柜交流耐压绝缘附件

发布日期:2019-05-22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C-GIS)以其结构简单、占地少、受环境影响小、维护量少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青睐。广州局配网的SF6全绝缘柜约占10kV负荷开关柜的80%,且近年来新投运的环网柜基本为SF6全绝缘柜。由此可见,保障SF6全绝缘柜安全运行对保障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可以考核开关柜绝缘承受各种过电压的能力,是鉴定设备绝缘强度最严格、最有效、最直接的试验方法,对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目成果在专业检测机构以及设备供应商的出厂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广东质检院及南方电器公司应用该成果对526台开关柜进行了交流耐压试验,未发生一起开关柜因检测附件原因导致的损伤或绝缘附件损伤事件,证明了本项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590次浏览
论文

计及共享储能与光伏的园区多用户综合收益优化

发布日期:2024-01-29

针对含共享储能与户用光伏的园区场景,文中提出一种用户侧综合收益双层优化方法,充分挖掘共享储能灵活性及用户用电需求差异性,在实现用户整体经济效益最优的同时提升光伏消纳能力。模型上层为月前优化阶段,以用户月度用电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系统能量平衡、储能充放电约束以及储能荷电状态约束,优化工业用户最大用电功率,降低需量电费;模型下层为日前优化阶段,综合考虑用户综合收益及光伏消纳能力,以上层优化结果为约束条件,兼顾功率、储能等约束,提出共享储能充放电功率及用户与电网交互功率等日前优化策略,在用户月度整体经济性最优的前提下,实现用户侧每日经济效益的优化。最后,以南方某实际园区作为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447次浏览
论文

基于DTW K-medoids与VMD-多分支神经网络的多用户短期负荷预测

发布日期:2024-07-01

多用户电力负荷预测是指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对多个用户或区域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可使电网企业掌握不同用户或区域的电力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规划和实施调度优化等。然而由于各用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用电行为,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进行统一建模并实现快速准确预测。为此,构建了一种基于DTW K-medoids与VMD-多分支神经网络的多用户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DTW K-medoids法进行用户负荷数据聚类,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计算数据间的距离,取代K-medoids算法中传统的欧氏距离度量方式,以改善多用户负荷聚类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为充分表征负荷历史数据的长短期时序依赖特征,建立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多分支神经网络模型的并行预测方法,用于多用户短期负荷预测;最后,使用某地区20个用户365天的负荷数据进行聚类、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指标均较对比模型有较大幅度降低,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表征多类用户的用电行为,提升多用户负荷预测效率和精度。

关键词:
420次浏览
PPT

搭建“光伏地图”推动电网发展和服务转型

发布日期:2023-10-27

在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下,新能源发展成为公司关注的热点;同时在能源双控的大背景下,分布式光伏也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光伏新能源发展方兴未艾。国网浙江电力高度重视区域新能源发展,深度结合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依托“网上电网”平台,上线了“光伏地图”数字化应用系统,同步建立了共享式储能新模式,以大数据应用场景的形式为用户、电网、政府提供便利,支撑整县整区光伏推进。

成果

华龙一号三维协同设计与管理平台

发布日期:2021-10-19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三代核电技术因安全等级更高,得到了加速发展,成为了新建核电站的主流堆型。为发展中国核电行业,提升中国核电的竞争力,国家组织研发了华龙一号堆型,并开始了华龙一号的首堆设计和建造。在首堆设计过程中,各种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工期,保障了首堆安全性。华龙一号三维协同设计与管理平台是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和投用解决了长期困扰核电项目的异地协同设计和设计管理的两大难题,是华龙一号首堆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软件。 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三维布置设计、自动出图和在线校审签字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核岛土建、设备、管道、通风、托盘、仪控和各专业支吊架等的三维布置协同设计和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审查、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变更等全专业全过程的设计业务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三维异地协同设计平台,并利用虚拟和分布式部署技术,显著提升了超大项目、多用户并发应用模式下的响应效率。首次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了对三维模型批量化、自动化的质量检查,革新了工程设计的质量检查手段,显著提升了设计质量。首次在核电设计领域实现了基于数据和模型的在线提资、技术状态管理、可视化电缆敷设,并攻克了多项基于模型的抽图关键技术,抽图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大幅提高了出图效率。华龙一号三维协同设计与管理平台的投用,解决了核电设计信息化的核心难题,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国资委认定为央企信息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并向行业内外进行推介,促进了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10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2023年EPTC大事记

6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7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8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