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式主变耐压及局放试验移动平台
集合式电力变压器耐压及局放试验移动平台由一线工人自主研发制作,彻底解决了试验设备繁多、接线调试复杂、环境要求严苛的问题,提升了试验效率,改善了试验环境,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创新点主要有:(1)平台功能区域化。功能分区,有效隔离,减少试验干扰,提高试验效率;(2)设备仪器定置化。规范安置设备,固化仪器接线,减少调试工作量,降低出错风险;(3)试验环境标准化。严苛环境一室满足,打造标准试验环境,有效屏蔽环境干扰;(4)安全管控可视化。通过监控装置及时掌握设备状态,保障人员、设备安全;(5)吊装运输简易化。有机整合所需设备,实现“一台即走”,降低运输难度,减少装卸时间,保障吊装安全。项目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生态环境部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研究2023
区域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电力消费引起二氧化碳间接排放的基础参数。本研究采用平衡分析法,根据省级电网发电数据、跨省电力交换数据以及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等数据,构建省级电网生产模拟优化模型,通过情景分析评估未来不同情景下,省级电网电源结构和电力消费,分析中国2020-2035年不同情景下区域和省级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基于情景分析,中国2020-2035年各省份电网排放因子将出现大幅下降,新能源政策情景下,各省降幅平均达到43%,青海、云南、海南、吉林等8个省份的降幅超过50%;新能源高速发展情景下,各省降幅平均达到53%,青海、云南、海南、吉林等16个省份的降幅超过50%;按照两类情景结果中位数考虑,各省份降幅平均达到48%,青海、云南、海南、四川等11个省份的降幅超过50%。本研究建立的中长期省级电网排放因子,为支撑各省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评估,鼓励用户优化生产和行为模式,降低企业预测间接排放不确定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得到中国工程院品牌项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22-PP-01)资助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
宏观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疫后修复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快,能源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能源利用结构更为清洁;我国人口开启负增长阶段,但人口规模对能源消费的托举作用长期存在,城镇化和老龄化助推能源消费电气化、智能化转变;碳排放双控、绿电消纳、油气体制改革等政策出台完善,着力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可再生能源增长与替代;我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越煤电,CCUS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进入示范发展阶段,科技进步为能源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电力+算力”融合推动电网智能转型
“真没想到,许可证才刚批复不久,你们的接电方案就发过来了!”近日,广西国营林场开发有限公司生活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负责人邓经理接到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青秀分局客户经理容雯婷的电话惊讶道。这是南方电网基于数字电网建设,应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数字化赋能的一幕场景。
2023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白皮书
我们期望实现“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风光能量获取、发电转换、输电、电网连接、监控与运行过程均在无人的环境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把电场交给机器和系统”的“无人化”场站。通过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智慧运营,实现新能源运营“远程监控、区域检修、分级管理、场站无人”的“无人值守”模式。在此背景下,金风科技联合中电联风力发电分会、国华投资、大唐、三峡能源、中国电建、京能、嘉泽新能源、腾讯、海康威视等团体和企业,基于行业研究、调研分析、项目实践,共同提出了新能源业务与数字化融合、人与机器融合的双融合人机协同智慧运营模式,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机器替代人工,如何构筑开放的数字平台,加速新能源企业向场站“无人值守”运营模式转型升级,以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新能源运营数字化转型机遇已经到来,宏伟画卷已逐步展开,需要行业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共同谱写新时代能源发展新篇章。
低碳发展理念驱动下中国华电碳排放管理创新与实践
本项目属于碳减排领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率先在央企总部成立“碳排放管理处”,逐步建立了“以专项规划为指引,以“四个体系”(数据管理体系、交易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及能力建设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低成本减排和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项目的创新研究成果对大型发电集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有力推动了行业进步。应国资委要求以书面形式分享“目标分解方法学”,元素碳全覆盖为生态环境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白皮书助力生态环境部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线检测实验平台为行业标准起草提供理论保障。2016-2018 年中国华电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 亿吨,超出“十二五”碳减排总量,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