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用电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报告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配电网已成为能源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转型的主战场。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负载、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能源转换等新型业务蓬勃发展,配电网一次、二次设备增多,电网规模扩大,现场和IT设备间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增加,系统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建设逐步提升。推进先进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新型配电系统,需要提供更加快速、灵活、安全、高效的配电通信技术的基础支撑。 2021年7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该方案明确提出,加大中压配电网智能终端部署、配电通信网建设和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并向低压配电网延伸,大幅度提高可观性、可测性、可控性。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绿色智能、灵活互动、经济高效的智慧配电网。配电网智能化终端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智能化业务对通信性能要求高,没有一种通信技术能够单独、经济、可靠地解决“最后几千米”通信接入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联合组编了《配用电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报告》一书。 联 系 人:张伟豪 王黎明 手 机:18518354192 18310385257
六氟化硫气体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随着电网智能化、自动化需求程度的提高,直流电源系统在线监测、在线检测和远程维护相关技术研究势在必行,2017年,国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新技术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柜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北京、冀北、四川等公司分别进行直流电源系统远程监控功能研究及应用,实现电源系统在线监测功能集成,完善远程监控。 >河北、江苏、湖北等公司开发蓄电池容量及内阻分析评估系统,减轻班组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安徽、湖南、青海等公司对在线更换单体电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及试点应用,研究成果的应用缩短了现场检修时间、减轻了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现场检修人员误操作的安全风险。
关于召开2022年配电一二次设备融合技术及应用研讨会的通知
为进一步促进配电一二次设备融合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深度应用,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定于2022年9月22-23日在山东烟台召开“2022年配电一二次设备融合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和电网系统日趋复杂,电力体制改革、电网智能化等环境变化和网络安全性提升的要求,信息技术对于电网公司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日趋重要,特别是在电力建设与企业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研究一直是信息化专业的热点和难点,受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人员职责及技术水平、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应用不同技术方式、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等因素影响,给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的研究带来较大影响。国内外及行业内外有相关的成果及经验可借鉴,但缺乏一套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完整的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南方电网公司基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遵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了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研究应用工作,2012 年颁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试行)》,2017 和 2018 年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修编颁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2017 年修订版)》,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2018 年修订版)》。标准梳理明确了公司信息化项目分类标准;确立各类项目费用构成,定义和规范了相关工作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历史项目数据的挖掘分析,形成信息化项目主要工作量的参考标准;依据国家、行业、公司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测算形成相关取费标准;针对 Iaas、Saas 及主要设备价格水平建立测算模型,形成相关价格水平的更新机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完整的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历经 6 年的应用和修编完善,为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计价提供了标准参考,指导信息化项目合理造价。为南方电网公司加强信息化项目投资管控,合理分配信息化投资、规划信息化项目建设,强化信息化项目各环节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促进了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应用成效提升,更好的支撑电力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及企业管理发展,进一步推动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基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规划编制,具有电力行业特性内涵,提升了信息化项目计价方式方法,具备在电力行业内借鉴推广价值;并且,积累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有益的编制方法,为电力信息化计价标准提供实践考证,并可借鉴到其他行业。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次实现变电站“无感快切”技术落地
9月20日,山东潍坊供电公司110千伏豪德变电站供电线路“无感切换”技术试验成功,这是潍坊电网220千伏系统分区运行以来,末端负荷跨区域无感供电切换技术首次应用,也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次实现变电站“无感快切”技术落地实施,标志着潍坊电网智能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智能化局部放电带电检测
随着电网智能化、自动化需求程度的提高,直流电源系统在线监测、在线检测和远程维护相关技术研究势在必行,2017年,国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新技术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柜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北京、冀北、四川等公司分别进行直流电源系统远程监控功能研究及应用,实现电源系统在线监测功能集成,完善远程监控。 >河北、江苏、湖北等公司开发蓄电池容量及内阻分析评估系统,减轻班组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安徽、湖南、青海等公司对在线更换单体电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及试点应用,研究成果的应用缩短了现场检修时间、减轻了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现场检修人员误操作的安全风险。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规划: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 实施灵活电网工程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其中提到探索应用柔性直流或直流背靠背实现区内电网异步互联,着力解决电网结构性问题,提升新能源消纳送出能力。加快500千伏、220千伏电网向末端延伸,推进汇集大规模新能源的局域电网建设,着力解决局部供电不足问题,提升局部电网自我保障能力,形成局部自我平衡、分区相互救济、上下相互支援的多层次供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