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智慧输电建设及应用情况
主要介绍了2018年底云南电网公司以昆明供电局220kV七松I、II回线及海埂电缆隧道开展了架空及电缆线路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机巡代替人巡、运用了智能装置应用分析以及实现了多终端统一管理和业务流程智能化管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效、管理成效、安全成效和推广成效。基于此,他总结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智能建设思路,第一因地制宜选设备,推广应用多维度监测手段,第二结合实际定策略,形成“天空地”协同巡检模式,第三依托创新促推广,建设云南特色智能输电。
基于统一管理平台的变电站全域移动通信研究及实践
针对变电站内机器人巡检、在线监测、程序化操作监控等多样化智能化业务的需求,从通信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网络安全四个层面提出了变电站最后一公里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云、管、边、端的网络架构,结合5G技术的发展应用,对比分析各类局域网无线通信技术特点,对变电站室内室外场景,高带宽、低时延和低功耗、低速率等场景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即插即用、边缘计算等功能,建设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对各种通信方式(WAPI、LORA、LTE_U等)包括公网(3GGG)进行端到端的管理和安全认证、智能运维、业务通道保障。
“三站合一”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思考
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公司“第一张网”。泛在电力物联网(SG-IOT)是覆盖能源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与智能电网“同生共存”的公司“第二张网”,具有“全时空通信覆盖、全环节物物互联、全业务云端运行、全数据统一管理、全方位数据应用、全过程可信互动”等枢纽化、平台化、共享化特征。建设运营好“两网”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打造“三型”现代企业的核心支撑体系。
智能光缆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对光纤链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减少障碍历时、提升网络安全,是业界正在面临的难题;因此网络维护部门迫切地需要对竣工的光纤网络进行开通验收、监测维护、预检预修、故障定位与排除、对接平台等实施远程集中测试与管理。智能光缆在线监测解决方案采用在线式的超长距 ARD-OTDR 为测试设备,最大测量距离可达180公里,可穿透具有多级大分光比(最高 1:128)的PON网络,采用对业务信号无干扰的1650nm的波长在线实施测试,依托强大的专家分析系统,仅用90秒左右的时间就 可诊断出光缆断裂、老化、接头处污损、连接不良、宏弯、熔接点性能变差、非熔接接续性能变差,以及ONU缺失等光网络故障。并以GIS、拓扑图、迹线图、结果描述等多种方式呈现,适合各类人员含对非技术人员了解线路情况。可实现在光网络安装、运行等各个阶段,对其远程监测与维护。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给出光纤网络的老化、劣化的趋势。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周期测试(轮巡测试)任务,对光纤链路的故障预检预修,真正实现主动维护。实践中发现,该解决方案可以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对资源数据有梳理。
储能应用的商业思考
因其在电网中的安全因素和特殊作用,抽水蓄能大部分采用电网统一管理和固定付费租赁式的商业模式,早涝保收,投资回收期明确。电网化学储能单位投资代价更大,但一般单体容量小,布置更灵活,有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更靠近负荷中心,如果也被动地计入输配电成本,投资收益难以说清楚,难以有效和定量反映储能的价值:一方面形成了不了电网侧应用储能的合理良性促进反馈机制;另一方面限制了电网侧储能更多面向源荷两端功能的发挥,限制了电网侧储能功能和收益的最大化。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95598智能知识库全渠道服务策略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在中心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户服务领域的落地应用,需要打破传统简单树状存储型知识库不能满足多渠道、满足海量知识的高效、便捷、准确检索以及关联知识精准推送的壁垒,在确保供电服务专业知识的规范性、标准化的同时,需要兼具智能服务的需要具备客户化、差异化的特点,同时满足全网各省、产业公司的智能知识管理体系拓展应用需求。智能知识库方面通过智能知识体系建设,构建“业务+区域”知识框架,完成业务知识场景化、原子化拆分,依托“地域、角色、渠道”三级知识维度管理应用策略,贯通95598电话、网站、掌电APP等线上线下多渠道知识信息共享与统一管理,云上部署95598智能知识库有效支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服务人员在线知识查询与管理应用,覆盖一线网点2.03万个,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智能客服方面通过深化应用全渠道智能知识体系,支撑95598电话、在线服务渠道,以及服务省公司线下自助服务终端的智能问答场景,向外部客户提供精准智能的语义理解与知识查询服务,通过向客服专员实时推送基于客户表述的知识点,实现智慧座席支撑,基于人机协同的智能服务模式,应用实时语音质检以及在线渠道后台机器人功能,向人工座席实时推送优质服务话术及支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