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条 长三角
行业要闻

我国首个碳管理体系研究院成立!

发布日期:2022-11-18

2022年11月10日,长三角碳管理体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常州正式成立。研究院是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上海环交所共同打造的全球首个碳管理体系研究院。当天,2022城市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在常州市举行,论坛上举行了研究院揭牌仪式,碳管理体系(常州)服务中心成立。

533次浏览
报告

四川省大数据产业白皮书(2023)

发布日期:2023-12-12

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发展,四川已经成为引领西部大数据发展的“头雁”,在大数据发展环境、产业实力、行业应用等方面均已形成领先优势。全省重点打造“一核四区”大数据产业集群、“一核”即以成都为核心、“四区”即以东(达州)、南(宜宾)、西(雅安)、北(德阳)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积极推广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落地,已完成16家大数据领域企业贯标。2022年,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不断攀高的同时,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也日益明显,与国内领先的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还存在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成都周边是我省大数据产业的核心区域,其他地区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数据中心布局还有待优化,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利用率低、规模化绿色化程度还不够高(老旧数据中心PUE平均为1.35,个别达到1.6)。缺少有重要影响的大数据龙头企业,还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的格局。为此,编撰2022年度四川省大数据产业白皮书是为摸清家底做大做强产业。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鼓励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数字经济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推动我省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乘数效应和倍增作用,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四川力量!

426次浏览
报告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2022 年)

发布日期:2022-09-05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机器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工具,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机器人化”的智能工具已无处不在,千姿百态的机器人为我们构筑了人机共融的精彩世界,绘就了数字化生产生活的全新图景。机器人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报告旨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机器人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及特征,围绕产业的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六大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在此基础上,从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拓展应用场景需求、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326次浏览
报告

中国光储直柔建筑发展战略路径研究(二期)——光储直柔相关标准协同性研究

发布日期:2024-01-30

节能减碳效益显著。在建筑高度电气化情景下,光储直柔建筑运行阶段减碳幅度将超过60%。除直接减碳效益外,光储直柔建筑对电网供需平衡的调节能力,能让建筑红线以外的间接碳排放减排效果落到实处,具备有效、高比例消纳可再生电力的能力,1万平方米光储直柔建筑搭配50辆电动车,可以消纳1MW风电或光电。-相关政策已列入各级政府日程。从国务院到地方省市,已有近20个省份将发展建筑“光储直柔”技术列入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建设新型建筑配电系统,带动建筑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力电子和消费型家电产业升级,从消费侧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对于在全社会层面实现低碳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光储直柔工程案例开始涌现。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委会统计,至2022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具备光储直柔特征的示范建筑60余栋,应用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多分布于经济较好的珠三角、长三角、北京、上海等地区。其中,广东省主要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碳发展方针为光储直柔项目落地带来了更多政策支持;北京和江苏省也是光储直柔项目试点的先驱,包括研究性质实验楼和技术试点示范;山西省在乡镇与农村光储直柔技术应用方面走在前列,部分农村项目已具有MW规模。此外,湖北、江西、贵州省也已有相应示范,意味着光储直柔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低碳路径获得了更多的地方政府认可与支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成为了未来关键能源转型应用技术之一。

关键词:
316次浏览
报告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发布日期:2023-10-18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广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日渐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优化升级,在人工智能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东盟国家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然而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广西仍面临行业应用落地存在阻力、技术创新短板依然存在、数据资源壁垒难以破除、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失、道德伦理问题待解决等多方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促进广西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白皮书从简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及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展示人工智能产品、行业应用在广西的落地情况和典型案例,总结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得出推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对策建议。本白皮书邀请了广西相关部门、高校、企业、专家等力量参与,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深入。受限于编写组的水平,内容和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248次浏览
市场观察

总投资6.4亿 兰钧新能源研究院项目揭牌

发布日期:2023-04-13

4月12日,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引资对接会举行。招商引资对接会上,3个重点项目揭牌、9个重点项目签约。其中,揭牌的3个重点项目分别为长三角数字干线西岑科创园、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兰钧新能源研究院。

211次浏览
报告

数字生态指数(2023版)

发布日期:2023-10-20

数字生态为我们研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与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等关键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更新数字生态指数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对国内各省份与城市和国际重要国家的数字化发展格局进行多层次、整体性研判,为中国对内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定位提供智库服务。中国数字生态指数结果表明,省级四型联动的数字生态发展格局保持稳定,且5个省份实现梯队跃迁,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十城市排名变化较大,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从区域一体化角度看,东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头部,中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中坚,西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后方,东北地区为数字生态末梢。从五大城市群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第一梯队城市引领下形成区域内部自循环的数字生态高地,而成渝和中三角仍缺少领头城市而未成生态。中三角呈现“两强一辅”数字生态格局,强省会带动都市圈崛起成势,未来提升数字能力、打造战略城市、加速数字融通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今年国际数字生态指数测算的对象国家范围有所扩大,数据源数量也有增加。研究发现,中国的国际数字生态指数得分已赶超英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美在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三个维度上全面领先其他国家,两国在数字领域的“两极”博弈格局愈加清晰。今年的报告中对南亚和东南亚的数字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门分析,发现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呈现“基础迥异,能力普遍偏弱,应用发展差异较大”的总体特征。其中,新加坡凭借其全球领先的数据开放水平和在线创新能力,印度凭借其能源及基础设施优势,在两亚数字化发展中处优势地位。数字生态视角引领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设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总体构架和总体布局方案,要以数字生态理论为基础,数据生命周期为分析框架,数据要素多重属性为事实,“构架安全、布局灵活联动有效、绿色持续”为原则,可以贯穿指导数据要素总量测算、数据要素权属结构性分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参与者培育、可信可控可计量流通交易以及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等重大政策层面。展望未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应与目前我国各省市数字生态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深度匹配,处于数字生态不同梯队的地区应当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国际方面,中国与美国在国际数字化发展领域的“两极”竞争格局更加清晰,而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数字生态空间拓展至关重要。

194次浏览
报告

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27

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并网也为电网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虚拟电厂作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具备综合平衡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能力,协调优化电网的稳定性,有效地减轻了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电能质量的负面影响,同时解决了电力供需之间的紧平衡问题。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长三角地区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该地区虚拟电厂的建设必要性、运营模式、技术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估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建设虚拟电厂的资源潜力,以期为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的虚拟电厂建设提供参考。报告分析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电力供需差距明显,凸显了虚拟电厂建设的紧迫性,需要增加电力供给并合理调配需求侧资源;长三角各地虚拟电厂建设类型多样,发展路径主要在需求侧管理基础上实现,在技术上对信息安全、调度优化、快速响应等方面展开创新,如上海和江苏,因需求侧管理起步较早,已率先试点了负荷型虚拟电厂。此外,各地也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浙江首次开展了虚拟电厂参与备用辅助服务市场以及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结算的试运行。长三角地区的探索和创新经验为区域和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借鉴。但该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分布式能源的协调控制和精准预测能力不足,以及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报告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其建设虚拟电厂的必要性和潜力。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报告基于苏州工业园区各类电力用户的行业特性和电网负荷特性,分两阶段计算不同领域可调节负荷资源潜力。研究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可调节资源潜力较高,拥有约22.5万千瓦可调节负荷资源,以及13.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和1.06万千瓦基站储能资源,对比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最高用电负荷314.8万千瓦,园区虚拟电厂可建设资源约占最高用电负荷的11.8%。

188次浏览
行业要闻

白鹤再添一“翼” 绿电飞渡川浙

发布日期:2023-01-03

2022年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我国“西电东送”又增添一条能源输送大动脉。白鹤起舞金沙江,这是继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又一条将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出去的“空中走廊”,将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关键词:
172次浏览
成果

圆形电力隧道用自平衡电缆支架系统(第Ⅲ代)

发布日期:2018-06-01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电(输电)需求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而社会对城市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地下电力隧道及电缆支架在城市输电工程中广泛应用以解决上述矛盾。电缆支架用于支承、固定隧道内的高压电缆。经调研,圆形电力隧道内常规电缆支架特征及问题:(1)各层支架横担等长布置,圆形隧道的中部空间无法利用,隧道管容偏小;底层支架用做接头位,各层电缆均需绕行至底层安装接头,电缆纵向敷设相互干扰,显著影响运维的便利及安全性。(2)左右侧支架梁相互独立且通过预埋件固定于隧道壁。这使得电缆荷载全部传递至隧道壁,隧道结构混凝土受力不合理,易开裂漏水,影响隧道使用寿命。(3)预埋件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架梁连接。焊接电缆支架施工质量难保证、工效低,焊接烟雾污染施工环境。(4)焊接后采用热镀锌或涂刷油漆防腐。使得处于地下隧道中的(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潮海湾等沿海地区)支架腐蚀严重,耐候性差;若用不锈钢型材,则会拉高建设成本。本课题通过研究常规电缆支架的结构形式、预埋件构造及防腐蚀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提高圆形电力隧道的截面利用率,优化施工环境,保障施工质量及工效,提高防腐性能,便于运维管理。

132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2023年EPTC大事记

6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7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8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