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探索与实践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落实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南网建设行动方案,全面部署将先进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三商”转型。配电网做为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及服务客户的桥头堡,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配电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以透明、可控、自愈的智能配电网为建设目标,以简单、实用、可靠为建设原则,通过信息化、自动化以及目前“云大物移智”等智能技术应用,全面提升设备状态管控力和运维管理穿透力。通过智能装备、现场作业、状态监测、态势感知、智慧运行等领域的智能技术应用建设,实现配电网的可观、可测、可控,建设集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指挥于一体的智能配网运行管理体系,提升配网业务的全面监测、预警指挥能力。结合公司的实际,对相关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建设应用,开展了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财务家园
财务家园突破传统文化建设中的时空限制,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用高速的互联网手段传播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以微服务、微应用的形式,将庞大、复杂的办公流程迁移于手机端,设计日常工作、工作动态、专题讨论、财经制度、三个建设五大功能模块26个子项目,成功破解沟通链条长、协作效率低、总部与基层单位信息不同步等管理难题,为公司系统全体财务人员构建了集沟通交流、工作组织、知识传递和成果展示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财务家园体现了财务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新要求,是财务专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的“安全、好用、易用”的平台,更好的助力公司财务发展和财务管理提升工作。
书香国网-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数字阅读平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后简称公司)高度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大力繁荣职工文化生活,推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创新“互联网+工会”职工文化工作模式,公司工会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职工书屋建设的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主动融入“互联网+”开发理念,从2013年起,依托下属文化企业一—英大传媒集团,,研发建设以“书香国网”为品牌的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数字阅读平台综合服务体系,开创了大型央企“数字阅读+文化服务”新型业务运营模式,创新实现数字阅读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信息化工作充分融合,实现职工素质提升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双赢。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配电网统一信息建模与应用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在从传统信息化建设向数字化转型阶段迈进,对统一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应用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从源头主动应用统一数据模型,推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支撑公司战略落地。其中,电网资源领域以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和网上电网建设为依托,聚焦构建“发一输一变一配—用一新”全环节的“电网一张图”,以及基于“一图三态”的全网基础共性业务优化情况,遵循IEC 61970/61968/62325等国际标准,重点完善主、配网侧相关逻辑模型设计,主要涉及电网域、资产域、综合域等。国网公司配网模型通过在两系统一平台模型建设、配电物联网模型建设、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模型建设等方面已开展多项建设工作,从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三方面完成统一信息模型成果积累。实现电网数据深度融合、业务系统协同交互、业务应用标准化构建的支撑作用。
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缆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适应新时代卓越城市对电缆运维的要求,建成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推进泛在物联网建设,完善以卓越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电缆管控能力,建设国际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 弘扬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强化标准规范执行力度,把严细实的理念贯穿到业务开展全环节、制度执行全过程,强化首台首套、施工工艺等关键环节管理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管控信息化。
电线电缆行业管理制度介绍和发展方向分析
介绍了国家主管部门对电线电缆企业和产品的监管制度,让电力系统用户了解监管的产品标准和范围;阐述了行业和产品质量状况、制造企业目前的生产和管理能力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对合同执行、产品生产制造、出厂检验、物流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升级,促进内部提升,并同时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协同。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和电网系统日趋复杂,电力体制改革、电网智能化等环境变化和网络安全性提升的要求,信息技术对于电网公司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日趋重要,特别是在电力建设与企业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研究一直是信息化专业的热点和难点,受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人员职责及技术水平、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应用不同技术方式、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等因素影响,给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的研究带来较大影响。国内外及行业内外有相关的成果及经验可借鉴,但缺乏一套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完整的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南方电网公司基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遵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了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研究应用工作,2012 年颁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试行)》,2017 和 2018 年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修编颁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2017 年修订版)》,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2018 年修订版)》。标准梳理明确了公司信息化项目分类标准;确立各类项目费用构成,定义和规范了相关工作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历史项目数据的挖掘分析,形成信息化项目主要工作量的参考标准;依据国家、行业、公司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测算形成相关取费标准;针对 Iaas、Saas 及主要设备价格水平建立测算模型,形成相关价格水平的更新机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完整的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历经 6 年的应用和修编完善,为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计价提供了标准参考,指导信息化项目合理造价。为南方电网公司加强信息化项目投资管控,合理分配信息化投资、规划信息化项目建设,强化信息化项目各环节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促进了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应用成效提升,更好的支撑电力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及企业管理发展,进一步推动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基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规划编制,具有电力行业特性内涵,提升了信息化项目计价方式方法,具备在电力行业内借鉴推广价值;并且,积累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有益的编制方法,为电力信息化计价标准提供实践考证,并可借鉴到其他行业。
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
当前,数字技术和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底层驱动力。但是,数字技术在创造巨大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包容发展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建设一个更加平等、普惠、包容的数字世界,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指出,我们要把提升包容性置于更突出位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的关系,重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提出,各国应该携手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和素养,尤其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融入数字化浪潮,努力消除数字鸿沟。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致辞中强调,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本报告旨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字包容(DigitalInclusion)的概念内涵、全球困境、中国实践以及推进策略等进行分析总结,推动形成对数字包容的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