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51条 一体化
PPT

施耐德电气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配电物联网

发布日期:2019-07-02

他提到面对电气化升级与数字化的转型,施耐德电气配电物联网解决方案是中低压一体化与强弱电一体化,做到综合服务,模式创新;优化运行,精益运维;设备互联,全局感知。

1966次浏览
PPT

配电物联网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07-02

深度解读了国网配电物联网顶层设计,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分区自治解决方案,基于云主站系统、台区电源侧智慧配电室、低压线路侧快速复电、低压用户侧营配融合等主要应用场景,依托济南、青岛等物联网示范区项目探索及应用实践,提出“一台区一案”建设、验收、投运、考核一体化的配电物联网建设推广应用思路。

1245次浏览
成果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0-04-02

为缩小配网线路停电影响范围,大幅缩短停电时户数,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宏力达研发了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在2019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HLD-ZW3212JG/630-20”产品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一体化固封极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产品将交流传感器及取电模块与一次本体深度融合,支持电量采集、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单相接地故障就地检测和隔离等功能。其产品特点有:具有远方/就地工作方式的自动切换;集高精度交流采样、短路/接地故障处置、线损测量、无线通信等于一体的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 于一体的固封极柱;基于接地电流基准突变暂态判据,结合三相电压电流、故障电流方向、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稳态判据,进行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区域研判及其就地隔离。该类型智能开关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和级差保护等技术,自适应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线路故障选择性保护,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就地隔离,不影响非故障区域供电,可以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自2017年起在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地区挂网运行,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关键词:
1183次浏览
PPT

湖南株洲白关220kV“多站融合” 智慧能源站创新成果介绍

发布日期:2020-01-17

株洲白关220kV“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是湖南首个220kV智慧能源站项目,也是国网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试点示范工程,融合了传统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综合能源站(储能、分布式光伏、充电站)等多种元素,实现“两网融合、三流合一、一体化运营”。同时,智慧能源站秉持“创新、融合、绿色、共享”建设原则,以变电站为核心,采用“1+N”模式,构建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泛在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在“三站合一”的基础上,通过根植能源互联网,服务社会智能化,探索创建能源共享经济新业态。本项目提出交直混联微网、哑铃型平面布置、全站一体化平台、立体消防、全元素机房5大创新亮点、40项设计优化措施,完成专题报告41余册。

1054次浏览
PPT

新时期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12-01

作为电网中承担电能转换和再分配任务的关键节点,变电站对电网安全、健康、经济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变电站关键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变电运维工作的开展。同时介绍了变电运维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电力员工培训中的作用,新时期对变电运维培训需求以及虚拟现实应用于变电运维的探索等。未来,在新时期的变电运维培训工作中,要树立运维人员先进的思想观念,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学习,掌握应用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变电站安全精益运维。

关键词:
1031次浏览
PPT

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关键技术分析

发布日期:2018-05-29

​课程详细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的原理,关键技术,并结合现场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带来的问题同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保护问题进行总体考虑,提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全面系统解决现有小接地电 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飞弧、过电压、人身触电、接地选线、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等问题,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很重要现实的意义。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概况  2、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的原理  3、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的关键技术  4、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一体化解决方案  5、试验及应用

956次浏览
报告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发布日期:2024-08-01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源网荷储新生态,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先进的信息和控制技术,进一步加强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的多向互动,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

921次浏览
PPT

24kV智能开关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应用

发布日期:2019-12-06

项目研制了首套集测量、控制、监测、显示一体化,配永磁机构的24 kV智能开关柜并通过型式试验,实现了电量测量和控制信息网络化、控制保护及顺序操作数字化、程序化,开关柜状态自感知和自诊断等功能,填补了该系列产品的空白;提出了中新知识城配电网一次系统智能化实现方法,并探索了一条实用化的20kV配电网一次系统智能化模式,在国内外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

871次浏览
PPT

电力线路清障空中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0-09-01

电力线路通道树障是威胁电力线路安全与运行的“头号杀手“,各级供电部门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树障清理作业,人工清障效率低下并存在很大的人员跌落、触电等人身安全风险。项目研制了一种可稳定飞行、精确悬停、具有预警与保护功能,专门用于电力线路通道树障自动清理的空中机器人,通过飞行器和作业刀具的一体化设计,提出一种受力状态下空中机器人高精度位置与姿态控制方法和一套树清障机器人安全保障方法,从空中安全、可靠地实现树障的快速清理。

823次浏览
报告

新型电力系统主动防御技术体系白皮书(2023)

发布日期:2023-10-23

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智能化的背景下,关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已知的电力系统风险,新型电力系统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积累建立了一套防护体系,主要包括面向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防护。然而,由于攻防信息不对称性、认知逻辑缺陷、防护方案与电力系统可用性需求冲突等问题,现有防御技术体系难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全面有效的深度保护。为解决现有防御技术体系的不足,迫切需要研究基于主动防御方法与技术的新型防御技术体系。主动防御方法与技术包括拟态防御、可信防护、内生安全等,具备动态可靠、适配性强、多维防御的特点,被认为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潜在方案,协调识别、保护、检测、响应等多个环节,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主动协同安全防御。本白皮书总结新型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已知和未知威胁,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设计了“识别(Identification)-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IPDR)”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主动安全防御技术体系,提出一套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动防御参考模型,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防御能力。本白皮书旨在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做出贡献,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的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领域的研究者、从业人员和相关利益方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同时,呼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制定,为智慧能源时代的安全构建坚实基础。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