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营业工
为指导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等级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农网配电营业工高质量队伍建设,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织行业内优秀专家,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实际,编写《农网配电营业工》一书,助力打造专业化的农网配电营业工队伍。本书结合电力行业相关标准,按技能等级由低到高分章节编写,系统地讲述了农网配电营业工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主要包括安全技能、营销技能和配电技能,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为基层供电企业开展农电工培训班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培训教材,整体提升农网配电营业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电网企业生产岗位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 购书联系人 张雪亮 13466440240
新型人力资源数字化“综合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数字应用成为新常态,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应用价值。本项目是基于人力资源各业务信息系统汇聚的海量数据,研究开发的以“智能、开放、共享、连接”为特点的大数据驱动型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以“提供人资全量数据服务”为宗旨,以“智能化体验”为核心,以敏捷应用和持续改善为支撑两翼,面向全员提供人员信息便捷检索服务,面向人资专业部门提供人才甄别、多维统计等自定义场景服务,面向管理层提供数据决策分析服务,充分借助大数据先进技术,探索数据在管理服务中的创新应用,推进人资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 本项目运用大数据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一是基于人资大数据管理特点,创新研发分级赋权算法,实现贴合业务意图导向的异构系统全量数据检索;二是采取选择屏幕配置方法,实现多维度数据即时统计和分析,极大减少专业分析工作强度;三是利用经验归纳和分析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让搜索引擎能够持续自我完善,增强用户体验,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四是利用正向迭代最细粒度切分算法,解决了多个异构系统无耦合集成模式下数据查询性能瓶颈问题。本项目自应用以来,一直作为重要工具,常态化支撑全省各单位信息系统实用化评价、数据治理等专项工作,同时也作为典型应用场景,纳入到全国网推广应用计划。本项目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将数据服务管理进行了落地实践,助推了电力企业人资管理方式变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其他行业中也具有极高的通用推广价值。
现场作业管控安全帽研制
目前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安全监督模式,主要采取在作业现场增设安全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受人力资源限制,安监人员对作业现场无法做到监督的全覆盖。通过制度规范后,将作业风险分为特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及可接受风险,结合安监人员现状以及保障体系的安全管理人员后,按照分层分级的管控原则,勉强可以做到对高风险的作业现场监督的全覆盖,对中风险的作业方案管控全覆盖。但通过历年来配网人生死亡事故来看,很多配网事故、事件是发生在低风险的作业中,如“海南电网公司保亭供电局“4.23”配网运维人员触电死亡事故”、“广西电网公司桂林供电局“5.7”配网人员触电重伤事故快报”;二是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无人值班化的进程,设备监控监视、设备巡视、设备查看显得很重要,目前的运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达到现场、专业人员现场查看、快速开始实现解决方法等要求。普洱供电局管辖的范围大设备资产多,最远的变电站距离思茅城区近9个小时的车程,故障情况下要达到快速查看、快速处理的难度大。我单位研究并应用了“现场作业智能管控安全帽研制”项目成果,相较于其他类似产品创新点在于集成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设计。安全帽上附件的重量不超过30g,续航能力大于10小时,成像分辨率达到高清1080P。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监督资源不足或分配不合理的间题。通过广泛应用本项目设备,通过后台诊断及指挥,故障设备将更快恢复送电,缩短了空间距离、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对用户停电时间;用于现场作业管控,减少了派车,避免了交通安全风险;2017年度通过我局基层单位的使用,对比以前的操作规范,零违规带来了人身安全零事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于机器视觉的万用表辅助检测系统研究
数宇万用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力生产的各方面,随之而来的检定工作量会越来越大。当前每个供电局(电力公司)都面临着万用表检定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具备在电力行业全面推广的条件,各供电局(电力公司)都有使用该系统的诉求; 该系统可有效的提高检定效率,节省人工费用,全电力系统内推广能最大化节省人力资源,符合目前电力系统精益化管理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要求越来越高,而万用表是一线员工使用最为频繁的仪表,万用表功能是否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安全生产的底线问题,在电力系统范围内推广能更有效的保障和提升人身、设备、电网的安全。
输电线路智能运维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
当前电网资产规模和风险管控难度日益增大,传统输电运维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存在着增长的电网规模和运检人员结构性缺员矛盾,设备运维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新技术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效应等问题,智能技术与生产业务深度融合已成为电网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本成果把握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机遇,通过开展输电线路的智能运维管理模式探索,从组织架构及职能分工、作业业务梳理、工作流程设计、标准规范修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智能技术研究及应用、数字化员工培养、智能巡检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了新的业务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输电智能管理体系,推动业务模式由人巡到机巡转型,实现输电运维业务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创新、流程再造和生产组织模式变革。通过推动“机器代人”、促进人工智能与业务深度融合,不仅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累计创造数亿元经济效益,而且在取得技术进步的同时,实现了组织流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同时机巡中心被授予南方电网机巡作业支持中心和示范基地,总结形成南网统一推广应用的4本机巡标准手册,推广至南方电网各分省公司,并将输电成果逐步向配电、变电领域输出。项目成果也登上央视一套五一黄金档节目,亮相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力成就展,连续两次代表南网参加“数字中国”展,接待国网、南网、瑞典、日本、香港等40余家国内外单位参观调研学习,取得的先进成果也得到充分肯定。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承压部件结构设计缺陷改进与治理
目前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安全监督模式,主要采取在作业现场增设安全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受人力资源限制,安监人员对作业现场无法做到监督的全覆盖。通过制度规范后,将作业风险分为特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及可接受风险,结合安监人员现状以及保障体系的安全管理人员后,按照分层分级的管控原则,勉强可以做到对高风险的作业现场监督的全覆盖,对中风险的作业方案管控全覆盖。但通过历年来配网人生死亡事故来看,很多配网事故、事件是发生在低风险的作业中。该现场作业智能管控安全帽能做到公司全面推广。首先所有的生产、基建、营销作业现场都需佩戴安全帽,而该智能管控安全帽从重量上、外形上、防护等级上、结构承力上与原安全帽无异,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安全帽取代原安全帽。
基于国产化基础软件的数字化技术架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伴随着我国在网络安全、自主可控方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产化信息技术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竞争与挑战。当前国产化信息技术应用缺乏统一标准,产品稳定性和高数据量处理效率表现平平,运维成本高,面临开源软件普及和云计算转型时代,为提高广东电网信息化先进水平,本项目围绕国产化信息技术开展研究与应用。本项目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国产化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并在该体系下构建分布式-集群架构,大大提高系统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容错性,全面提高数据存储、整合和消息分发性能。根据信息技术在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构建一套适用于国产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软件持续集成方法,优化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发布速率。利用面向无共享存储的国产化数据库分布式集群技术提供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数据库服务,满足海量数据存储,高可用,高并发事务处理需求,支持分布式并行计算,分布式跨节点事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的异地双活容灾解决方案,支持多源日志整合、集群间双向数据同步。根据各节点的实时负荷情况及接收的数据流量规模,动态的将任务合理的分担到各节点上,请求追踪通过记录超过给定阈值的请求来帮助用户检测缓慢运行的应用程序,帮助用户解决可能出现的应用瓶颈。提出日志消息并行处理方式,提高分布式各分模块的信息交互,降低了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模块间的耦合性,解决了异常信息处理滞后问题,大大提高事务处理的时效性。 目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5篇,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本成果依托于“资产管理系统国产中间件迁移改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国产数据库、中间件迁移改造项目” “营销管理系统国产中间件迁移改造项目”。已在广东电网公司及19个地市局开展应用。
浅谈城网带电作业的集中化管理
城网线路主要特点是:区域不大(在城市之中)、线路不长(每条线路的供电范围较小)、负荷集中(如果停电影响面较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施工机率大(业扩工程、网架改接、市政建设、公变布点等作业量大)。根据城网线路的特点,对其进行的带电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化管理具有:节省了人力资源、强化了作业能力、可以进行专业化管理、便于推广标准化作业等优点。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在2011年6月2日对城区的带电作业人员进行了集中化管理,成立了带电作业中心,化解了原来带电作业人员分散,无法大规模开展第三、第四类作业项目的困境。将原来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专业化管理使得带电作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了质的提高,特别是集中管理后使得“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等复杂项目的实施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