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5条 仓储
成果

田湾核电站一回路储槽排气系统高效过滤器滤芯国产化研究

发布日期:2019-05-30

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一回路储罐排气净化系统(也称KPL3系统),用于净化排气中的放射性气溶胶。系统由俄罗斯设计,设有两列,一备一用,每一列均设置有一台高效过滤器,其中高效过滤器滤芯为俄方设计供货,目前系统内俄方供货的滤芯及仓储备件均为1、2号机组调试期间采购,滤芯服役和备件存放时间已达10年,2013年对KPL3系统高效过滤器滤芯进行了效率试验,发现系统中安装的高效过滤器滤芯已失效,库存备件已老化,性能已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向原俄方供货商询价,滤芯采购价格达到30万元人民币/台,不仅远高于调试期间采购价格,且作为耗材备件,该价格非常不合理。因国内生产厂家均不生产该类型的高效过滤器滤芯,因此需要对该系 统适用滤芯进行设计研发。解决采购价格高,供货周期长,缺少配套技术服务等问题,并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制实现该类型过滤器的国产化,填补国内空白。

517次浏览
行业要闻

仓储物流绿色,电网节能减碳——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电网物资物流仓储绿色转型

发布日期:2023-11-21

11月15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位于德清和长兴的两个电力物资仓库获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授予的绿色仓库认证。仓库通过铺设屋顶光伏等措施,逐渐实现用能清洁化。

483次浏览
论文

AI+工业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探析

发布日期:2023-12-12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AI和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深入融合,已成为推动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基于AI+工业互联网模式在智慧能源综合管理、设备预防性维护、智能计划排产及仓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应分析,论证了其对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并着重研究了新兴生成式AI产品对助力AI+工业互联网模式发展升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现阶段AI+工业互联网模式应用面临的局限性因素,以期为促进更多的AI+工业互联网模式应用场景加速落地、防范应用风险提供参考。

426次浏览
行业要闻

国网山东电力深化实物ID全链条跨专业应用

发布日期:2023-07-26

​7月21日上午,在山东济南供电公司洛口仓库,该公司物资仓储管理专责魏翔宇扫描退役配电变压器上的实物ID,在线获取该设备移交清册信息。参与退役配电变压器移交的该公司技改大修项目及实物资产管理专责杜琰则扫描实物ID,获取了设备安装调试试验报告及巡检记录等信息。不同专业员工利用各自终端设备,扫码就可获取资产在本专业的业务节点信息。这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构建的首批实物ID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404次浏览
标准

电力物资仓储安全标识使用导则

384次浏览
成果

供电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智慧班组管理

发布日期:2022-07-2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台州公司”)紧紧围绕建设智慧班组这一目标,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基层班组活力、促进班组管理提升为着眼点,深入应用“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各类班组业务协同运行,开展智慧班组管理创新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创新做法: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确定智慧班组管理体系工作目标与实施原则,明确智慧班组建设管理的重点领域,着力推动运检业务、物资供应、供电服务等领域“智慧转型”。二是搭建班组智慧管理创新互动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微信群、智慧专家“钉当”等沟通交流渠道。搭建班组创新创效平台,加强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在班组应用落地。三是依托数字智能控制手段推动班组运检智慧转型。坚持数字驱动,运用AI人工智能、“机器人+视频”巡视、推行数字化工作票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班组运检业务智慧转型。四是利用现代智慧供应链,推动班组物资供应智慧转型。着眼打造数字物流保障物资供应,建立项目物资供应管控平台,打造空中云仓、专业仓和仓储机器人,建设智慧、高效的物资供应链。五是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班组供电服务智慧转型。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实施“智慧电管家”、移动终端勘察作业,提高业务办理智慧化,提升一线班组服务品质。六是拓展班组员工培养渠道,打通职业发展通道。积极推动班组员工技能培养,提升专业素质、打通职业通道,更好激发班组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七是建立班组智慧管理评价机制,实现闭环管控与持续改善。从激励评价、闭环改进、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智慧班组管理落地落实。 通过实施上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故障报修到达现场及时率达99.66%,城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735%,农网供电可靠率指标提升至99.9591%,停电户数比2018年压降55.87%,投诉业务量同比下降38.77%,客户满意率提高到99.77%。二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线上APP渠道,大幅降低了纸质资料使用量,节约成本近3200万元;推动物资与抢修业务深度融合,挽回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在全省推广运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3.64亿元。三是提高了班组智慧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截止2020年12月,在物资优化配置方面,物资领用平均时间从28.66分钟缩短至3.23分钟,定期盘库平均时间从535.83分钟缩短至65.01分钟;“空中云仓”相较传统物资仓储作业效率提升4-6倍,故障平均修复时长缩短42.05%。

333次浏览
PPT

南瑞“检储配”一体化基地建设

发布日期:2021-06-01

主要包括“检储配”一体化基地建设的目标思路、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和建设案例四个方面。目标思路介绍基地建设目标、设计思路、现状分析、需求调研、可研编制和详细设计等内容。建设内容介绍仓储、检测、配送、园区系统集成及园区运营运维。实施方案介绍业务协同、平台搭建、设备选型、智慧策略、新技术应用等。建设案例主要介绍雄安检储配一体化基地的建设亮点及建设成效。

关键词:
276次浏览
标准动态

《电力物资智能仓储建设导则》团体标准发布

发布日期:2023-09-13

​9月8日获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电力物资智能仓储建设导则》(标准编号T/CEC742-2023)团体标准。该标准由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是电力供应链数字物流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结合电力物资特点及现代物流技术发展趋势,从基础建设、设备选型、软件系统、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建设规范,填补了电力物资智能仓储标准化工作的空白。

248次浏览
成果

六氟化硫气体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成装置与系统

发布日期:2021-04-27

六氟化硫气体是常见的电力设备绝缘灭弧介质,但同时也是被明令禁止排放的温室气体之一,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39万倍。但在电力设备日常运维中,经常需要开展六氟化硫的补气、回收等工作,业务量大,单广东电网每年的六氟化硫气体用量就远超过300t,且随着电网的建设发展,六氟化硫设备与气体用量正逐年急剧增长。 本着建设低碳环保绿色电网的发展理念,国家发改委及各大电网公司曾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六氟化硫气体管控。目前,六氟化硫气体仓储、配送、使用与回收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短板。 目前的六氟化硫气体仓储-配送-使用-回收管理采用手工记录模式,数据易错漏、难查询、难统计。仓储管理过程中,经常需要统计气体用量、库存数据,并据此制定采购方案,但手写记录的台账在核算时易出错,记录易遗漏、丢失,且翻查台账效率低。尤其随着近年设备及六氟化硫气体用量的增多,传统的纸质记录、查询方式在分析计算、数据管理上的弊端日渐明显,无法直观掌握设备气体泄漏及密封老化趋势等问题,无法为气体配送及仓储管理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撑。 气体使用-回收过程记录难以跟踪管控,气体与设备无法关联。气瓶派送给施工单位后,无法跟踪管控气体使用情况,且存在气瓶丢失风险。此外,缺乏智能化的手段实时查询、记录被补气设备的充补气量、回收量数据。 六氟化硫气体管理涉及的专业多、台账分散,查询不易,存在专业壁垒。以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为例,六氟化硫气体的采购由物流负责,仓储-配送由试验专业负责,气体使用一回收由检修、电科院负责,设备巡检由运行负责,各专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台账,跨专业查询难。 现场六氟化硫气体的相关作业缺乏高效工具。六氟化硫气体补气、回收等现场作业均需用到气体钢瓶,钢瓶重达上百公斤,搬运不便且存在打滑倾倒、砸伤人和设备等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现状,亟需开发六氟化硫气体全生命周期管理软硬件集成装置,提高六氟化硫气体仓储、使用、回收等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使设备与气体关联,实现气体仓储配送可预控、设备气体泄漏及密封老化趋势可预判等效果,并降低现场人员搬运气瓶及作业的安全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智能化水平及效率。

关键词:
241次浏览
行业要闻

国网冀北电力实现电力物资仓库“零碳”运营

发布日期:2023-09-01

​截至8月28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玉田“零碳仓库”屋顶光伏、小型风机共发电超过88.8万千瓦时,满足电力物资仓储及物资检测中心的用电需求。该仓库自建成以来,已“零碳”运营246天。

24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2023年EPTC大事记

7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8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9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10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