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9条 优化配置
成果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233” 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发布日期:2021-09-09

当前,监管政策日趋严格、资本市场复杂多变是资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资金安全管理要求、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资金工作承担的新任务。项目基于内部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司库管理等理论方法,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公司资金管理外部对标分析和内部效率评估的模型方法,创新性构建了包含一套公司级集团账户、两个结算池(收款结算池、付款结算池)、融通三大市场(内部资金市场、境内资本市场、境外资本市场)、构筑三维立体安全防线(三个主体、三种工具、三类风险)的“1233”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新体系与之前的资金集约化管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资金管理理念和定位、思路和方法、技术和路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扩展和丰富了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理论内涵和典型实践,成功解决了复杂企业集团资金管控难题,全面提升了公司资金本质安全的保障能力,推动资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各级财务与业务在更深层次进行双向融合,真正实现了资金存量“看得清”,流量“管得住”,风险“控的严”。 项目研究形成1份研究报告、1套案例库、5份配套实施方案、1份应用手册。 依托课题成果,共出台(部室)制度文 件 25 份、签报3 3 份,发表国网内参专报3 3 篇、软件著作权1 1 项、期刊论文5 5篇、公司专刊1 1 篇、国资委信息专刊1 1 篇,获得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重要批示。为深入落实研究成果,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资金管控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公司系统内进行“1233”新体系的全面部署和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项目累计效益超过百亿。截至2019年5月,内部融资规模提高至3667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一倍多,有效减少了外部融资需求。2018年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支出4213亿元情况下,实现年末带息负债余额自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资产负债率达到56.6%,低于央企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年度内部封闭结算规模超过6万亿,实现结算零差错;中国电财日均备付率约15%,远低于行业水平40%左右的水平。 研究成果在央企中进行了宣传推广,在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资金管理现场会、央企大额资金动态监测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上,公司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了专题发言,管理经验在国资委专刊印发。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局局长邬红兵,人民银行、中电联、社科院、中国投资协会、财政部财科所等验收专家对课题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在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1509次浏览
PPT

能源互联网与新一代配用电系统

发布日期:2018-08-29

详细讲解了新一代配用电系统的典型特征和关键技术。在谈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本质内涵时,高峰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理念、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其以可再生能源优先、以电力为基础,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供给与消费协同、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大众广泛参与,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价值流的优化配置,促进能源系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795次浏览
案例

深圳特区建发创智云城智慧园区

发布日期:2023-09-18

创智云城智慧园区建设以“数字化赋能园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园区高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愿景,以“基础设施集约化、设备管理智能化、业务管理数字化、园区服务生态化”为建设目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园区具备设施设备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园区各方协同运作、园区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实现对园区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化利用,园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园区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联动外部特色资源,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国有企业智慧园区样本。

752次浏览
论文

考虑电压-无功调节的台区互联装置规划方法

发布日期:2024-07-22

伴随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其对配电网运行灵活性和消纳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低压柔性互联装置将独立运行的低压配电台区分区互联,避免传统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装置频繁动作。考虑到柔性互联装置造价昂贵,协同传统电压-无功调节装置,文中提出低压柔性互联装置的选址定容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低压柔性互联装置拓扑和运行方式,建立其潮流模型。其次,建立低压柔性互联装置优化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下层规划考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时间序列模型,以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交替求解,得出配电系统最优柔性互联方案和最优运行方式。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实例分析,验证该双层规划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柔性互联装置的过度布置,同时减少由分布式能源频繁波动造成的运行成本。将模型凸化并线性化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求解效率。

544次浏览
市场观察

青海、四川电网实现绿电循环互济

发布日期:2022-08-05

8月2日,青海电网在白天光伏发电大发时段外送四川电量70万千瓦时,夜间四川水电反送青海电量530万千瓦时。通过绿电循环互济,青海和四川两省电网实现清洁能源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为两省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支撑。

521次浏览
PPT

新型配电系统灵活组网运行技术及关键支撑设备研究

发布日期:2023-03-02

随着规模化的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及新型电能替代负荷接入配电网络,传统配电网角色已从单一的电能供给网络逐渐演化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平台。然而,现阶段尚缺乏支撑海量分布式资源管理与协同运行控制技术体系,限制了配电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发挥。本报告提出一种基于灵活组网运行与多端口柔性组网设备的物理及运行形态,从分层自组织架构设计、拓扑优化运行手段、柔性互联及交直流组网支撑设备等方面介绍团队研究成果,为新型配电系统分布式资源管理与高质量运行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518次浏览
精品专题

国网、南网《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解读(二)

发布日期:2022-03-18

在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国网Vs南网 (一),我们将国网、南网出台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的背景、定义、实现路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2035年,2060年),重点任务之一提升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和消纳能力进行了讲述,今天继续2021-2030年的重点任务。

513次浏览
论文

综合提升新能源高占比受端电网小干扰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SVG优化配置方法

发布日期:2024-10-25

由于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弱支撑性,新能源高占比的受端电网的电压支撑强度难以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为了解决现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配置方法未能充分提升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的SVG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在第一阶段考虑SVG投资运行总成本和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裕度,在第二阶段引入SVG接入对系统故障后暂态电压稳定裕度的影响。然后,利用基于组合赋权法和相对熵距离的改进理想解法得到最优配置方案。最后,应用PSD- BPA对新能源高占比受端电网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配置方法能充分发挥SVG对系统电压稳定的提升作用。

489次浏览
论文

基于风电场景概率的电热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发布日期:2024-07-23

为有效提高风电入网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典型场景概率的电热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案。首先通过场景分析,利用K-means聚类法将大量风机历史出力数据简化为6个典型出力场景,确定各场景发生的概率,其中聚类数目由肘部曲线法和Dunn指数法综合确定;其次提出电热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建立适用于多场景的风储联合系统模型;最后,以经济性成本最低与弃风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包含电、热负荷综合响应的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将场景概率以权值的形式加入到目标函数中,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与其他储能配置场景对比,发现所提配置策略能够提高风电利用率约16.12%,同时减少系统综合成本约43.76%,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77次浏览
论文

区块链下虚拟电厂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及收益分配

发布日期:2023-12-13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实现虚拟电厂的价值最大化,以风电商、光伏商和储能商为收益主体构建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首先,构建区块链下的包含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风、光、储虚拟电厂结构;其次,基于区块链中共享的发电数据、用能数据和运行数据等参数,提出混合储能充放电策略和以混合储能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再次,以区块链应用程度、风险偏好、合作意愿及参与程度为因素改进Shapley值法,建立收益修正模型,并分析区块链下基于智能合约的收益分配过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及结果分析,验证所建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47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