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天津电力实现柔性交直流配电网保护和自愈
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是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第一时间处置故障的任务。国网天津电力在天津电科院组建产学研攻关团队,推进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保护与自愈控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落地应用——
考虑资源弹性配置的配电网保护控制终端协同任务分配方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配电网保护控制任务愈发复杂多变,而利用智能终端就地化处理任务时,其资源供给与处理方式灵活性等方面难以达到较优性能。因此,本文提出考虑资源弹性配置的配电网保护控制终端协同任务优化分配方法。首先,阐述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架构体系,包括保护控制终端间的协同架构以及基于容器的保护控制终端架构;其次,建立配电网保护控制终端任务处理模型,包括任务关系模型以及任务协同处理模型。再次,提出保护控制终端协同优化分配双层模型,上层模型求解业务在各台保护控制终端间的优化分配,下层模型优化保护控制终端中各个任务的资源配置。最后,利用隐枚举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关键词:配电网保护控制终端;资源弹性配置;容器;协同优化;双层模型;隐枚举法中图分类号:TM73
直流母线保障电源
直流电源系统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电保护控制装置、自动化装置、高压断路器分合闸机构、通信、计量、事故照明等二次系统的供电电源,主要由蓄电池组和整流装置两部分组成直流母线正常情况下,直流电源系统由站用交流电经整流装置提供,当突发交流失电时,站用直流电源系统转由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便成为唯一的直流电源。
通信技术在保护控制中的应用发展与思考
基于包交换通信易扩展、易配置,是保护控制通信发展的趋势,但须根据不同业务整体规划。新兴通信技术能为保护控制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许考虑新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即使站内通信要取代MMS也不意味要取代IEC61850,仍要以61850模型及服务为基础。合理优化保护装置建模,避免使用GGIO.关注保护装置信息模型的应用,充分应用模型语义,减少保护app的配置工作量
区域保护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第1部分:功能规范
区域保护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第2部分:信息接口及通信
基于可信计算的保护控制设备主动防护技术研究与实现
变电站保护控制设备在边界安全防护体系下得以安全稳定运行,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不断应用,变电站网络安全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度依赖边界防护的保护控制设备缺乏本体主动防护能力的问题逐渐突显。文章比较分析了不同主动防护技术后,选择了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防护技术进行研究,结合保护控制设备的高实时、高可靠等特点,给出了适合保护控制设备的可信计算双体系架构和具体硬软件实现方案。最后,保护监控设备主动防护效果通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验证,且防护功能的增加并未对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该方案具备工程化应用和推广价值。
现代智慧配电网分布式智能故障处置技术及实践
介绍分布式智能保护控制理论在两个方向上取得的进展。一是配电网横向通信,突破4G虚拟局域网瓶颈,实现了超低成本。二是保护策略,解决单相接地故障识别难题,实现全故障精准定位、隔离和自愈。今年6月,在沈阳辽中三家线建设了国际首个10kV基于4G通信的分布式智能保护示范线路工程,部署的9套装置覆盖全线路,单点年通信成本小于10元。投运以来,发生了4次线路故障,涵盖接地与短路、永久性与瞬时性,全部正确动作,在百毫秒内精准隔离故障,故障处置时间缩短了70%,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