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条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PPT

泛在物联的智能配用电系统优化运行

发布日期:2019-12-06

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是智能配电网与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形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分析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的参与主体及其信息、物理、社会属性,并从物理域、信息域和社会域三个层面探讨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提炼其运行特点,包括物理域中的节点、网络和功能的灵活性;信息域中的泛在感知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式的边缘化、开放交互的安全性,社会域中的角色可变性、效用个性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炼其难点,包括复杂配用电系统的特征识别、社会行为建模与混合仿真、非完全信息的随机博弈框架与应用、融合社会属性的优化问题、边缘计算的调度策略与驱动机制、配用电终端物联网的交互安全机制等。在理论层面为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多学科交叉提供分析探讨,在应用层面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908次浏览
论文

基于能源CPSS的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方式研究

发布日期:2022-07-11

现代智能电网正在从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封闭生态下传统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正逐步向开放共享的能源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演进。其中,能源 CPSS 中的智能电网(SG)和泛在电力物联网(e-IoT)的融合方式、深度和进程,直接决定了未来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能源互联网的可靠性和开放性,本文用可靠性、开放性两个维度描述能源 CPSS,寻求在两者互相制约中的可行合理融合发展路线,分析研究系统中源、网、荷、储侧的网元终端融合的方案,提出 CPSS 下的两网融合路线和方式,为能源互联网尤其是正处于建设初期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PPT

能源领域中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对“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的诠释

发布日期:2019-04-08

电力物联网(IoTE)是在智能电网(SG)多年实践后提出的新概念-共同点: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以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及可靠性 既然是新旧不同的概念,就必然存在明确的区别及功能上的分类准则-两网不是简单的替代或备份,故IoTE的功能不应该与SG大量重复-若不能明确区分两张网的功能,就难以顺利地建设与运营两网-SG由工业内网支撑,只能接入信息安全有保证的那些终端,因此开放性很差-IoTE由专用网支撑,并通过与互联网间的安全接口而具有开放性,同时又通过与内网间的安全接口与SG交互,从而使两网的融合兼备安全性与开放性使能源系统能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终端提供应有的知情权及参与权既然IoTE以高开放性区别于信息源较安全的SG,其任务也应按之划分SG采集的数据来自信息安全性好的厂站内部物体及授权人员;IoTE则必须采集那些信息安全性达不到要求的厂站外部物体及非授权人员的数据。 SG采用安全性高的工业内网,而IoTE则必须接受公用网的数据,在非授权数据引入的风险得到控制后才能接入专用网,后者再经过安全接口与内网交互需要建立一致的技术概念及统一的框架公用网与专用网之间,专用网与内网之间的安全接口是两网融合的瓶颈。

299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