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院:为配电网安全运行 提供储能技术解决方案
“输入功率为491千瓦,电流为746安……”4月15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成员朱帅,记录下500千瓦/500千瓦时移动储能电源车充电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储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研判储能系统效率,对于评估移动储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国网河北电力发布新型储能并网服务指南
1月30日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日发布《河北南部电网新型储能并网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新型储能项目科学、规范并网提供依据。
光储替代站用电源及蓄电池多维管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研究: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储能应用到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中,形成将单一电源模式改变集新能源发电、站用变、储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目前单一对蓄电池的状态监测、年度维护等手段,因受到监测能力有限、判断依据有限、“治疗”手段有限、维护周期有限等客观条件限制,使蓄电池的全面健康管理显得很不足够,达不到提前发现和预防蓄电池问题。 本项目将研究:益电池从监测、预判、主动均衡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多维管控蓄电池,达到既全面监测蓄电池状态,又通过浅放电技术预判电池状态,且能实时进行主动均衡,达到维护和保持蓄电池最佳运行状态。
基于自适应SOC的电池-飞轮混合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渐增加,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风险增大。飞轮和锂电池可以优势互补,作为混合储能应用于电网一次调频中,有效解决系统频率波动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飞轮和锂电池各自的调频优势,提出基于自适应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电池-飞轮混合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含正、负虚拟惯性控制和虚拟下垂控制的权重分配一次调频模型;然后,利用飞轮和锂电池SOC对一次调频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提高混合储能在SOC阈值附近的一次调频能力;最后,仿真对比各调频场景下文中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策略的调频能力及SOC恢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控制策略下储能系统SOC波动范围最小,电池不会发生过充过放,且系统频率波动不超过±0.2 Hz,可以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