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三大关键技术与六大功能特征)
虚拟电厂技术 (VPP,Virtual Power Plant) ,是将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系统有机结合,通过虚拟电厂的控制中心,合并作为一个特别整体参与电网运在虚拟电厂中,每一部分均与控制中心相连,通过智能电网的双向信息传送,进行统一调度协调机端潮流、受端负荷以及储 能系统,以达到降低发电损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电网峰值负荷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中国电科院:为配电网安全运行 提供储能技术解决方案
“输入功率为491千瓦,电流为746安……”4月15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储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成员朱帅,记录下500千瓦/500千瓦时移动储能电源车充电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储能应用技术研究团队研判储能系统效率,对于评估移动储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综合能源系统下虚拟储能建模方法与应用场景研究综述及展望
为了促进多能耦合互补和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多领域的研究热点。考虑到能源设备及网络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多种能源时间尺度的差异性,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对系统内具有可调特性的源、网、荷进行储能化建模,并构成虚拟储能系统参与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中。为了准确把握虚拟储能的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虚拟储能的定义、逻辑架构和技术内涵;其次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端设备或网络,总结和归纳了4种虚拟储能建模方法和特性指标;然后重点分析了虚拟储能在4种典型场景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虚拟储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构网型储能系统与风力发电的协同控制研究
在风电场直流侧配备储能以实现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方案需要对风电场的硬件进行改造升级,成本较高;在风电场交流侧配备储能虽成本较低,但现有的风电场与交流侧储能独立控制的方法对风电场出力波动的平抑作用有限。在不改变风电场现行控制基础上,文章提出一种风电场及其交流侧配备的构网型储能设备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协同控制方案,可使新能源和储能联合系统呈现电压源效应并提供系统阻尼和惯量,考虑了储能容量对控制效果的限制作用,并提出了储能容量与风电场装机量的最佳配比,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通过协同控制风电场与其交流侧配备的构网型储能出力,可以与风电场直流侧配备储能的虚拟控制实现相同的频率与电压支持效果,并有效平抑风力发电的波动性。
加拿大-美国联合国家标准ANSI/CAN/UL 9540:2023储能系统和设备安全标准第三版发布
2023年6月28日, 加拿大-美国联合国家标准ANSI/CAN/UL 9540:2023储能系统和设备安全标准第三版正式发布。本次标准新增了交流储能系统和直流储能系统概念,以更好地匹配储能系统的不同应用。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储能系统多电池簇健康状态均衡控制策略
针对储能系统中多电池簇健康状态均衡问题,提出储能系统多电池簇健康状态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依据电池寿命变化规律和并网要求设置储能变流器并网功率下限,基于该下限确定系统参与运行的储能变流器台数,再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参与运行的各电池簇健康状态进行量化评价,求得各储能变流器承担并网功率指令的权重系数和相应的功率大小,调整参与运行的储能变流器台数和传输功率以确保各储能变流器功率不越限。将所提控制策略与均摊控制策略相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均衡各电池簇健康状态,延长储能电站整体使用寿命40.6%,有效提高了储能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电力储能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