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应用案例汇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新型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科学实施,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汇川技术、沈阳微控新能源、纬景储能、盛弘股份、及安盾消防、太湖能谷、海博思创、亿纬鲤能共同组织编制了《2023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应用案例汇编》,内容包括储能行业政策盘点、标准体系、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储能行业创新产品与技术,储能行业典型案例与标杆项目等方面,现予以公开发布,与业内专家、领军企业、行业用户共同探讨新型储能项目立业化价值和商业化应用前景。囿于编写组水平有限,汇编不尽之处在所难免,诚请读者诸君不吝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十四五”是储能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4月26日,“2022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隆重举行,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会议同时得到了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等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力支持。
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趋势预测报告
2023年,全球工商业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增长速度超过源网侧和户储端,达到115%。其中,中国工商储新增装机增速达到105%。美国去年出台的IRA法案于今年正式生效、欧盟的新电池法等政策,均对储能市场产生重要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台402项储能产业相关政策,其中国家政策54条,地方政策348条,涉及储能补贴、新能源配储、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等。集中式储能由于其容量大、效率高、可靠性高的特征,能够满足大规模电力系统的需求。许继电气自2009年承接国内第一个集中式储能项目,研发了基于电池工作特性的SOC动态反馈自适应调整估算技术、基于物理实体数据切片的GW级储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十大储能核心技术,突破行业瓶颈。
新型储能政策分析与建议
在提出“双碳”目标后,国家针对能源发展和转型进行了规划布局。规划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并网、大量电力电子器件接入,给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带来巨大挑战,而新型储能是战胜这一挑战的关键技术,国家和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
储能发展速度有多快?这组数据或许能惊到你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当下还面临哪些问题?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鲁跃峰 郭祚刚 谷裕 徐敏 刘通 :国内外新型储能相关政策及商业模式分析
储能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外均针对储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储能发展。相比于国内,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储能相关政策及商业模式更成熟,储能项目经济性也更好,成熟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经济性更有利于储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比国内外储能相关政策及商业模式,分析中国储能发展的不足,对国内储能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1年储能行业回顾:聚焦长时储能、电动汽车、供应链等话题
2021年对于储能行业来说无疑是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以下将进一步研究长时储能厂商的业务运营和未来发展。长时储能开发商ESS公司、商业和工业(C&I)和用户侧储能开发商Stem公司,以及Stoel Rives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Adam Walters对于对业务经营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三道防线”保障储能行业行稳致远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在建及投运的储能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时。
石玉东:多维度推进储能行业发展
储能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电能质量、实现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党委书记、副主任石玉东建议,从政策、管理、市场等多个维度同步推进储能行业发展,最大限度利用储能灵活调节与支撑能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