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汇编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推广光伏领域创新成果,加强创新性产品供给,培育创新性技术文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了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推介活动,针对2023年行业内的创新技术、创新设计方案、创新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广泛征集。截至到2023年11月底,协会秘书处收到了包含硅片、电池、组件、辅材辅料、储能、系统、智能制造等环节的近50项创新成果。经协会秘书处初审和专家论证后,特将符合申报要求及申报单位同意公开的创新成果收录并制作《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汇编》,仅供参考
光伏发电核心装备关键技术及户外实证测试平台研发与应用
光伏发电效率提升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核心技术,为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光伏发电技术领跑的国家重大需求,本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及国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关键部件发电效率较低”、“实证测试手段与平台缺失”、“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等技术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应用。 项目先进性:项目旨在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器件等先进光伏装备,建立覆盖我国所有典型气候区域的户外实证测试平台,增强我国光伏行业自主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在国际光伏产业中树立“中国品牌”和“世界名牌”,实现光伏产业的中国引领。
中国 "光伏+"再构想—— 2030 行动: 每人一千瓦光伏
清华大学团队及其合作伙伴提出到2030年实现每人1千瓦光伏的行动倡议,其目的非常明确——以人均1千瓦光伏作为关键载体,在中国农村推行“全电化、绿电化、零碳化”三步走的零碳乡村建设路线,协同推进农村的供热能源转型、交通能源转型,以及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化。他们提出的“光伏+高效电供热”的零碳供热方案,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村民零初装费模式,为中国广大北方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地区提供了一种零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这不仅能够加速中国的能源转型,也促进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为公平转型提供了一种现实可操作的方案。热泵是高效电供热的代表,和燃煤供暖相比,它更便宜、方便、卫生、安全,便于管理。该团队目前正在开展的"太阳能+热泵"项目倡导大规模无碳供热,将覆盖中国北方10万户农村家庭。我很高兴见证了他们在许多县取得的进展。我向所有人,包括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强烈推荐这一项目。
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案例调研
双碳目标下,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深化能源结构改革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国家与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项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强化光伏产业及用户侧应用的相关规定,而如何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和高比例接入是电力系统需要应对的挑战。光储直柔建筑是以直流配电为基础,集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分布式储能的新型建筑。在以太阳能光伏和储能电池为主的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大比例接入建筑的趋势背景下,直流配电系统可通过减少交直流变换环节降低能量损失,以实现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的形式减少电网供电压力。因此,光储直柔建筑能有效提升系统能量使用和管控效率,并提高建筑微电网的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该应用可作为一种以净零能耗为目标的全新适宜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和减排,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更多的光储直柔建筑项目开始投建并逐步进入运行阶段,为这项初生的技术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案例调研报告采用分析结合案例调研的方法,旨在多方面的介绍这一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基础,发展现状,内在驱动力和技术障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正文共四个章节,章节一对相关政策基础和工程标准现状做了总结。章节二描述了目前的六十余项光储直柔项目的调研结果,分析应用特征与技术现状,并对技术特点与不足进行了总结与评价。针对工程利益主体所关心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更重要的是根据述求归纳政策引导方向,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章节三中。章节四为本报告结论,讨论了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特点以及引导该技术发展的政策方向。该报告不仅是对中国光储直柔建筑技术应用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是对该领域不同工程技术的调研与适用性分析,结论可为意向建设光储直柔项目的同行提供参考。
钱智民讲述国家电投如何解码无限风光
10月22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作为中国力度代言人做客《对话》,讲述国家电投领跑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非凡实践,胸怀“国之大者”践行能源革命的使命担当。
考虑阵列间时空相关性的超短期光伏出力预测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光伏出力预测对于优化电网调度和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意义日益凸显。基于光伏站点中不同阵列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光伏功率输出的时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 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 GCN-LSTM)的超短期光伏出力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图的形式刻画出光伏站点中不同阵列的连接关系。然后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 GCN)实现图模型的空间特征提取,并得到包含不同阵列之间空间特征的时序信息。最后将时序数据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进行光伏出力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CN-LSTM的光伏出力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与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时序信息预测方法的固有缺陷,并且展现出在大规模电站上的良好应用前景。
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案例调研
双碳目标下,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深化能源结构改革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国家与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项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强化光伏产业及用户侧应用的相关规定,而如何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和高比例接入是电力系统需要应对的挑战。光储直柔建筑是以直流配电为基础,集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分布式储能的新型建筑。在以太阳能光伏和储能电池为主的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大比例接入建筑的趋势背景下,直流配电系统可通过减少交直流变换环节降低能量损失,以实现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的形式减少电网供电压力。因此,光储直柔建筑能有效提升系统能量使用和管控效率,并提高建筑微电网的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该应用可作为一种以净零能耗为目标的全新适宜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和减排,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更多的光储直柔建筑项目开始投建并逐步进入运行阶段,为这项初生的技术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案例调研报告采用分析结合案例调研的方法,旨在多方面的介绍这一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基础,发展现状,内在驱动力和技术障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正文共四个章节,章节一对相关政策基础和工程标准现状做了总结。章节二描述了目前的六十余项光储直柔项目的调研结果,分析应用特征与技术现状,并对技术特点与不足进行了总结与评价。针对工程利益主体所关心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更重要的是根据述求归纳政策引导方向,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章节三中。章节四为本报告结论,讨论了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特点以及引导该技术发展的政策方向。该报告不仅是对中国光储直柔建筑技术应用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是对该领域不同工程技术的调研与适用性分析,结论可为意向建设光储直柔项目的同行提供参考。
农牧区典型馈线分布式光伏就地功率预测与群调群控技术应用
光伏产业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一系列积极的产业引导政策促进光伏 行业发展,带动光伏产业迅速提升,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