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建设实践,主要通过系统性考虑主配网潮流、电压等各项要素,基于 “全感知”和“群调群控”两个维度加强分布式光伏电源调度运行管理。全面梳理分布式光伏电源设备台账,依托基于调控云的水电及新能源平台实现所有包括0.4千伏在内的分布式电源全面采集及观测。通过整合营配调各业务系统的档案信息、多源泛在数据,开展中低压水电及新能源的标准化建模与采集,因地制宜规范采集频度,建立数据同步机制,弥补原有调度主站中低压水电及新能源数据的空缺,建设基于调控云的水电及新能源模块,引入水利、气象等多源信息辅助开展数据纠偏,最终实现泛在分布式电源实时数据的全感知。开发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系统,技术路线是以配电主站为核心,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下达各个分布式电源需要调节的数值;将调节指令下达给多个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子站;由群调群控子站负责分配各个逆变器的启停,实现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批量调节,如图2所示。基于以上系统,再根据电网侧需求,实现分布式光伏电源集中执行电网实时平衡控制和安全自校正控制,集群参与电网有功、无功电压等动态调节,进而优化利分布式能源,并保障主配网安全经济运行。
一种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新型备自投方案
随着大规模光伏接入电网,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简称“备自投”)的传统投入策略将受到影响:电网出现故障时,由于光伏电源的存在,故障处母线电压无法满足检“无压”判据,传统备自投不能正确动作。为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并保证在不解列光伏电源的前提下实现备自投正常动作,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缓冲电阻的新型备自投方案。首先,重点分析光伏出力与负荷功率不匹配程度对并网点电压的影响;其次,在各光伏发电单元直流电容两端并联分布式缓冲电阻支路,利用缓冲电阻平抑主供电源断开后(备自投动作前)形成孤岛状态下的功率不均衡,实现在不解列光伏电源的前提下备自投安全快速动作;最后,针对光伏与负荷功率极不匹配场景,利用MATLAB/Si ̄mu ̄link进行仿真验证,备用电源投入时冲击电流可限制在1.5倍额定电流内,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验证了所提新型备自投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计及联络开关投切的有源配网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优化方案
含联络开关的有源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变换频繁,给依赖于静态网络拓扑和固定运行方式的传统电流保护正确动作带来很大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优化方案,由配电终端实时监测开关量信息,上传主站获取拓扑关联矩阵,并结合光伏电源输出特性,自适应调整保护定值。该方案可以在考虑逆变型电源出力波动性的前提下,有效增强保护应对不同网络拓扑变化的能力,通信压力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增加I段保护范围,受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or,DG)出力影响小,可以适应配网拓扑结构变化。
“扶贫光伏+农业负荷”的光-荷-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甘肃扶贫光伏快速发展,而农村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且分布式光伏点多面广,与农村用能模式不匹配,造成扶贫光伏难以完全消纳,影响光伏扶贫效果,容易导致脱贫人口再次返贫和电网电能质量的恶化。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消纳扶贫光伏的农业负荷科学用能新途径,以实际行动贯彻国家光伏扶贫惠民政策。本项目从科技扶贫与循环绿色农业需求出发,立足“扶贫光伏+农业负荷”,针对扶贫光伏就地消纳不足、农村电网电能质量差及运维能力薄弱等问题,开展多维度光-荷-储综合优化控制、适应扶贫光伏消纳的农业负荷培育与光-荷-储综合应用、扶贫光伏电源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基于“云端管理+终端自治”的扶贫光伏电源优化管理和智能运维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扶贫光伏+农业负荷”业务集成服务平台,并构建兆瓦级“扶贫光伏+农业负荷”多维度光-荷-储综合控制示范工程,完成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引领和推动甘肃省科技扶贫与乡村振兴计划的持续实施。
智能光伏电源模块测试系统
基于广义分解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规划方法
针对目前分布式光伏电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中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Benders分解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规划方法。采用数据驱动顺序选择方法确定C-Vine Copula模型中变量的最优顺序,结合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和场景评估指标,构建典型负荷-资源相关性场景。在生成的典型场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广义Benders分解的光伏接入规划模型。该模型分为光伏规划主问题与配电网运行子问题,采用线性规划与最优潮流的方法进行求解。在IEEE 33节点系统网架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典型场景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