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流水线
智能配电终端是配电网的“神经末档”和“触手”,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对提升配电网感知能力、提高配电网可靠稳定运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十三五”期间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将有大量智能配电终端投运,仅湖南公司2018年就计划投运安装故障指示器超过20000台。然而,不同生产厂家的故障指示器故障原理各不相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垂需高效的检测装备实现大批量设备的自动检测。传统人工检测方法采用继保检测仪对手工制作的多重线圈加载特征波形来模拟短路或接地故障对故障指示器进行检测,此方法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不足,难以满足海量故障指示器的入网需求。 本项目以机械自动化与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深度融合智能机器人、图像识别与物联网等关键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创新实现了故障指示器产品检定的自动控制与全过程管控,为提高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检测效率和效果、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缆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适应新时代卓越城市对电缆运维的要求,建成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推进泛在物联网建设,完善以卓越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电缆管控能力,建设国际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 弘扬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强化标准规范执行力度,把严细实的理念贯穿到业务开展全环节、制度执行全过程,强化首台首套、施工工艺等关键环节管理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管控信息化。
保障电力电缆及通道安全运行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电网电缆化率持续攀升,高压电缆设备总量保持年均10%快速增长,地下电缆通道资源愈发紧张,各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同通道密集敷设的情况不断增多,防火、防外破问题尤为突出,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专业化体系不健全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设备规模快速增长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缆全过程管控高要求与人员装备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分享了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多年的隧道监测管理与运维经验,应用于国内100座城市与3000公里的隧道通信组网,拥有10000台终端设备,积极配合国网公司综合治理3年改造计划,重点打造精益化管理平台,适应电网系统的更高安全要求持续不断努力。
保障电力电缆及通道安全运行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电网电缆化率持续攀升,高压电缆设备总量保持年均10%快速增长,地下电缆通道资源愈发紧张,各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同通道密集敷设的情况不断增多,防火、防外破问题尤为突出,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专业化体系不健全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设备规模快速增长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缆全过程管控高要求与人员装备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分享了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多年的隧道监测管理与运维经验,应用于国内100座城市与3000公里的隧道通信组网,拥有10000台终端设备,积极配合国网公司综合治理3年改造计划,重点打造精益化管理平台,适应电网系统的更高安全要求持续不断努力。
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操作指引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将数据划分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三类,并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交易规则,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安全等标准体系。财政部高度重视数据资产管理,自2023年8月先后出台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等,旨在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化,加强对数据资产全过程的管理,更好地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同时,2023年9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为数据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引和规范。为适合企业数据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化流动和价值释放,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天津市软件评测中心、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金诺律师事务所、天津农学院、天津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8家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同编制了《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操作指引》,旨在为企业实现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本操作指引提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核心思想是:明确数据产品作为数据资产的计量载体,形成“以数据产品研发支出为基础的初始计量、以数据产品实际应用场景中收益和风险为参照的后续计量”的模式。全部内容共七个部分——引言、数据治理、数据资产评估、合规与确权、数据交易、相关成本的合理归集与分摊、列报与披露。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全过程 重点问题剖析
直流电源设备全过程十个阶段共计条款85条,各单位应用具体条款77条,占该设备细则条款总数的90.5%。其中峻工验收阶段应用最多,累计136项次,运维检修阶段累计应用96项次;设备采购、设备制造和退役报废阶段应用较少。 设备环境适用性(海拔、温度、抗震)等不满足运行现场的环境条件,设备安装及使用地点有影响设备安全的不良因素、铅酸蓄电池单体电压未具体明确等问题占45.83%;蓄电池容量不满足实际用电需求、330kV及以上电压等已级变电站及重要的220kV变电站充电装置数量偏少、无人值守变电站直流电小源配置蓄电池容量及事故照明均不满足用电要求等问题占12.5%。
综合能源仿真与测试平台
综合能源仿真与测试平台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面向综合能源系统仿真与硬件测试服务的平台系统,该平台面向园区、工业企业、建筑楼宇等用能场景,提供集物理模拟、数字仿真、实物验证于一体的在线闭环仿真能力。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运行、智慧运维、辅助服务、技术装备研发等提供全过程仿真能力支撑。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详细设计,以及科技项目研究,有力支撑综合能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