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97条 共享
PPT

配电物联网创新成果发布

发布日期:2019-07-02

介绍了近一年以来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系列创新成果,其中包括:《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11项团体标准(草案),2项国际标准(立项),56份技术报告,1个微应用管控系统、全流程试验环境、多套检测流水线,8类、183项关键技术及典型场景测试。同时,还对配电物联网的建设理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演进计划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论述,并指出国家电网公司下一步将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配电物联网工程建设、打造配电物联网生态,共建共享产业链,探索实现共赢共享商业模式。

1713次浏览
书籍

2018年中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汇编

发布日期:2019-03-18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电力行业迎来了电力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共享成果评选活动的第十个年头。由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该项活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通道,对引导和激发广大电力职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踊跃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1528次浏览
报告

可信数据流通网络(TDN)白皮书2023

发布日期:2023-10-20

本白皮书以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高效和可持续释放为目标,针对数据流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围绕解决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难题,分析数据可信流通的基础原则,提出了可信数据流通网络(简称可信数网,TrustedDatacirculationNetwork,TDN)的概念。通过分析业界实践和深入研讨,凝聚各方共识,对TDN的总体功能、网络结构、建设思路、关键技术、应用场景、规范保障等内容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论证,并予以详细阐述。本报告亮点如下:一是首次提出可信数据流通网络(TDN)的概念。TDN是以数据可信流通为基础原则,以“全国互联、数据可信、流通安全、全程可溯、贡献可量”的核心能力为目标,而构建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TDN基于分层次的网状结构,通过建立顶级节点、枢纽节点和子节点,以实现数据、算力、网络等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互通和价值共享。二是明晰TDN的可信数据流通关键技术范畴。从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流通过程可控可信、跨节点跨平台跨技术互联互通等角度归纳、分析实现数据可信流通的关键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隐私保护、使用控制、信任保障、互联互通等四大类技术,在TDN的互联基础层、资源接入层、计算控制层、流通服务层等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三是全面梳理TDN应用场景和标准体系。首先分析可信枢纽节点的建立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流通、数据交易这三种典型的数据流通场景的作用及应用效果,进而提出在数据流通的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要求、行业应用要求以及节点落地建设等方面需要统一的标准规范。由此TDN的建设思路不再是独立松散的模块组合,而是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可实操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四是展望TDN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为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全面释放,政产学研各界将切实的从技术创新、试点示范、服务生态、标准规范等方面加快推进可信数据流通网络的落地,奋力实现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

关键词:
1442次浏览
报告

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

发布日期:2023-10-30

海底光缆是支撑各国之间交流沟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时代各个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石、底座和载体,承载了全球约99%的洲际通信数据流量,是国际通信的主动脉,是扩展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公共产品影响力的基础条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数字化应用推动数据中心需求上升,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持续,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规模高速增长。同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底观测网络建设等为海底光缆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海底光缆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多纤对光缆、超高速单波速率、超高电压远端供电等技术开始推广应用,OpenCable建设模式被普遍接受,SMARTCable技术和应用开始探索。互联网巨头引发全球海底光缆发展格局调整,多元主体参与催生多种建设模式,海底光缆工程总承包、设备制造、勘测、施工和维护等产业各环节快速发展。为更好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共享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相关国家纷纷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海底光缆等国际通信设施建设,助推海底光缆产业发展。未来,全球经济波动、海缆技术不断升级以及跨境数据流通规则变化等因素不会影响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进程,全球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互联互通需求不断增强,海底光缆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1300次浏览
行业要闻

南网知识共享服务平台上线

发布日期:2022-05-09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南方电网公司创新基础工作,促进技术、人才、管理、知识等创新要素的聚焦,充分发挥知识管理对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公司创新部携手生技部、数字化部及南网科研院倾力打造南方电网知识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知识平台”),标志着南方电网知识管理迈入“一站式”“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1227次浏览
PPT

中国电科院能源互联网创新成果发布

发布日期:2019-07-02

他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电网将由传统电力供应网络向承载能源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平台转变,配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主战场,需要满足“有源化、局域化、协同化、市场化、物联化”的发展需求。中国电科院围绕能源互联网发展变革需求,聚焦配用电领域,落实公司“三型两网”战略目标,构建了“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合一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提出了“站-线-台-户-云”5类“10+1”能源互联网创新成果。

1116次浏览
成果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党校“1+N”办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1-05-14

本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国网公司党校“1+N”办学体系,打造了党校“1+5”核心办学平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要求,在系统分析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建设现状、面临形势任务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坚持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加强联动,构建以国网党校为统领、各级党校协同联动的“1+N”办学体系。结合中央干部培训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分布,成立国网党校上海分校、南昌分校、大连分校、西安分校 4 家分校,由公司系统培训能力较强、区域优势比较明显的上海电力公司党校、江西电力公司党校、辽宁电力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陕西电力公司党校承担分校职责,连同国网高培中心,形成“一校、一中心、四个分校”格局的“1+5”核心办学平台,在推动公司党校建设发展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本项目坚持突出适用性和实用性,搭建起了国网公司党校制度体系框架。注重突出国网特色,首次制定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党校工作规则》,明确了公司党校工作的基本原则、党校设置及职责、教学及科研工作、支撑保障机制等内容,将公司党校“1+N”办学体系作了制度化安排。印发《关于加强中共国家电网公司“主阵地、制高点、智力库”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加强国网党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并分别从“主阵地、制高点、智力库”三个方面明确了功能定位和工作任务,把党校建设成为干部党性教育的主阵地,努力提升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质量;把党校建设成为党建理论研究的制高点,使公司在国有企业党建研究方面走在央企前列;把党校建设成为服务党组决策的智力库,更好地服务公司党组决策。 本项目以资源集约、优势互补、共享共建为目标,建立了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协同共建机制。在国网公司系统党校“1+N”办学体系框架下,统筹公司各级党校在培训项目、课程师资、研究咨询、知识库等关键资源和领域的协同合作与共建共享,加强党校办学核心资源建设,健全公司各级党校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对党校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促进公司各级党校加强协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进党校资源集约化、教学标准化、研究科学化、项目精品化,提高公司系统党校整体办学水平。

关键词:
1077次浏览
成果

中国电建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22-07-28

中国电建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的实践目标为:以产 融结合为中心,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公共”为宗 旨,以科技创新为契机,搭建中国电建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 提供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依托电建集团产业集群优势, 实现“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再反哺实业”的良好生态。截至目前,平台供应商注册上万家,电建融信开具规模 超 378 亿元,融资金额超 265 亿元,发行资产证券化 222 亿 元,每年为电建集团降低带息负债上百亿元。 中国电建的上下游企业众多,产业链普遍较长,通过供 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可以锁定优质合作伙伴,盘活沉淀资 金,增强上下游企业业务黏性,树立央企良好社会信誉,助 推央企在未来供应链与供应链的新型商业竞争模式中占得 先机。

1073次浏览
PPT

湖南株洲白关220kV“多站融合” 智慧能源站创新成果介绍

发布日期:2020-01-17

株洲白关220kV“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站是湖南首个220kV智慧能源站项目,也是国网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试点示范工程,融合了传统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综合能源站(储能、分布式光伏、充电站)等多种元素,实现“两网融合、三流合一、一体化运营”。同时,智慧能源站秉持“创新、融合、绿色、共享”建设原则,以变电站为核心,采用“1+N”模式,构建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泛在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在“三站合一”的基础上,通过根植能源互联网,服务社会智能化,探索创建能源共享经济新业态。本项目提出交直混联微网、哑铃型平面布置、全站一体化平台、立体消防、全元素机房5大创新亮点、40项设计优化措施,完成专题报告41余册。

1054次浏览
PPT

大规模车网灵活互动支撑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技术

发布日期:2023-10-27

介绍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保供电形势、需求与新机遇。提出基于电动汽车共享储能的灵活保供电技术方法,介绍移动式V2N保供电装置的拓扑与研发技术方案,介绍装置对现场的适配设计形式,解析重大保供电、突发应急保障、局部供电瓶颈、电动车应急救援等典型应用场景。对比分析目前配网侧的典型保供电技术方案,介绍移动式V2N的技术优势,分享2021年至今,移动式V2N在春节保电、中高考保电、车网互动等方面取得的示范应用成效,提出下阶段研究方向与工作目标。

1003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