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冷却塔塔芯塑料部件质量标准
火力发电厂湿式冷却塔可靠性鉴定与维护导则
1000MW 机组海水高位收水冷却塔国产化研究与工程实践
本项目对海水高位收水冷却塔国产化进行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成功打破国外对高位收水技术的萃实现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全面国产化,成功研制了国产化的高位收水装置,解决了海水防腐难题,冬季防冻及大风问题,极大拓展了高位收水技术适用范围。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创新管理,降低了工程投资:调试及运行阶段,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解决了新技术应用风险,推动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在国内进一步应用。
火力发电厂冷却塔竹制淋水填料技术条件
虚拟电厂或将开启千亿市场
提起电厂,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这样的场景——巨大的冷却塔,高耸的烟囱和滚滚的白烟。但是如今,我们身边出现了一种电厂,既不烧煤,也没有厂房,但却能通过调节负荷等效进行“发电”,这就是“虚拟电厂”。
1000MW机组中高效闭式循环水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
国内蒲城电厂的高位收水塔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淋水填料和高位收水装置的安装较难,国内第一次施工,经验不足,与设计有偏差;其次是冬季结冰严重,影响安全运行。使用以来,运行不理想。 综上所述,为系统提高1000MW机组闭式循环水系统整体效率,在安徽安庆电厂进行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总结以前工程应用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本技术。本技术关键技术2016年3月27日通过中电建协关键技术成果评审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本技术已在安庆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上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采用本技术,每台蜗壳泵比常用的斜流泵按降低功率1000kW,一台机组三台循环水泵每小时共节省约3000kW厂用电,按年利用5000h计算,每年可节省1500万kwh的电量,按上网电价按0.4066元/kwh来计算,每年可增加收益609.9万元,初投资虽然增加3726万元,但6年就可收回成本,电厂火电机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因此经济效益显著。 2.同时本技术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降低了噪音,对附近居民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最大限度提高了1000MW的机组中闭式循环水系统效率,减少了维护量,节省了土建费用,在安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上已成功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安源电厂#2 冷却塔配水配风优化技术示范应用
华能安源电厂2号机为660W机组,2015年8月投产。设一座淋水面积1000m的双曲线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原设计上依据“单区、一维、均风”模型,配水管采用PVC管道,配水管分别由内外围的主水槽接出,负贵内外围配水,配水管与喷嘴的间距均为1.0m,呈正方形布置,配水管采用改性PVC塑料管,喷溅装置采用反射型喷头。由于实际冷却塔工作过程与模型有较大差异,使得真实冷却塔内进风与布水间没有真正做到数量与换热能力相匹配:另一方面,冷却塔实际运行中反映出在循环水泵单泵高速运行时出现部分无水区。研究表明,由于真实条件下冷却塔内进风与布水间的不匹配导致冷却塔出水温度相对于设计出塔水温仍有近2C的优化空间。 华能安源电厂#2冷却塔配水配风优化项目,通过应用“冷却塔内物理场精确测试技术”,对冷却塔内的物理分布情况进行精确测量。采用Fulent平台,运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结合原冷却塔设计条件,对冷却塔进行全三维建模传热传质数值分析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按“风一水匹配”原则在塔内进行冷却风与循环水按湿空气冷却能力进行配水,解决了电厂单循环水泵工况下冷却水塔风水不匹配、效率低下问题,对提高电厂提高机组真空、降低机组热耗,提高节能水平具有明显意义。本项目改造效果明显,适合于其他电厂推广,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冷却塔斜支柱及下环梁一体化施工技术
本项目创新点包括:(1)电脑辅助办公。结构受力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3D建模分析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全3D效果演示,论证结构工艺实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高精度的钢结构加工件。实现混凝土结构尺寸更加精准;定位测量方便,快速;工艺简单,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3)快速、方便的拆模装置。(4)可循环利用的结构。本项目根本解决问题;大量的排架搭设工作量;排架安拆时安全性问题;定位测量繁项。(2)基本解决问题:更节省工期:成本更有效的降低和可控性更强;安全文明、绿色环保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