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8条 分布式新能源
书籍

智能配电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和碳排放总量的连年升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调整能源结构的一项关键任务,更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另一方面,我国电网建设加速,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用电负荷的多元化增长,使得电力稳定供应面临较大挑战,需要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破解电力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缩小负荷曲线峰谷差,保持用电稳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着力点,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撑新能源的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并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传感技术及控制决策系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服务电网终端用户,智能配电网具备安全、可靠、自愈、经济、兼容等特点。加强智能配电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促进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融合渗透,助推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重点应用,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近日,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组编的《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即将出版。本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再探讨,对前沿技术进行新探索,全面展示当前智能配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智能配电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和配网业务对智能配电技术的需求,本书深入分析了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解读了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智能配电技术标准,围绕配电设备智能化、配电智能终端、配电物联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等关键技术做了全面介绍与研究,总结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配电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展望了智能配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联 系 人:张伟豪 手 机:18518354192 邮 箱:zhangweihao@eptc.org.cn

1191次浏览
PPT

适用于柔性交直流配电网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研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7-02

他提出,未来的柔性交直流中低压配电网系统可灵活接入传统交流电网、分布式间歇性电源、储能系统、多形式的交直流负荷等,而各种分布式新能源的高效消纳、能源的协调控制以及用户侧的高质供给等均可由能量路由器来完成。

986次浏览
成果

大规模实用化配电自动系统检测试验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0-04-10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开始配电自动化建设,由于技术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工具,其实用化水平较低,在故障处理等核心功能上未能取得应有成效,制约配电自动化的推广应用及供电可靠性的提升。“十三五”期间配电自动化迎来更大规模建设浪潮,伴随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和主动控制需求的增长,如何对大规模配电终端、馈线故障处理及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逻辑进行全方位、系统级的测试与评估成为影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提升的难点和关键。 项日授权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著12项;发布国标1项、行标4项;发表论文65篇;出版专著5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认为:项目成功解决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的检测试验及主动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等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项日成果完成数十万台配电终端的性能检测和万余条馈线自动化测试,馈线自动化覆盖区域供电可靠性提升0.08%。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6.96亿元,新增利润4.87亿元。项日成果获应用项目成果完成数十万台配电终端的性能检测和万余条馈线自动化测试,馈线自动化覆盖区域供电可靠性提升0.08%。近三年新增销售额26.96亿元,新增利润4.87亿元。项目成果获得国网公司设备管理部、中国电科院的高度认可,在北京等100余市获得推广应用,有力支撑我国配电自动化及主动配电网检测试验与验收工作,极大提升了我国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应用地区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分布式能源消纳能力。

721次浏览
PPT

福建多场景微电网构建技术及实践

发布日期:2023-11-1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及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接入,对配电网的承载能力和供电品质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在能量流、数据流、业务流等方面发生重要转变。福建是“数字中国”的发源地和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本报告聚焦福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中绿色微电网建设,重点介绍福建在城镇、乡村、园区、海岛等场景的微电网的建设思路、应用情况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680次浏览
PPT

光储替代站用电源及蓄电池多维管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8-12-11

本项目研究: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储能应用到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中,形成将单一电源模式改变集新能源发电、站用变、储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目前单一对蓄电池的状态监测、年度维护等手段,因受到监测能力有限、判断依据有限、“治疗”手段有限、维护周期有限等客观条件限制,使蓄电池的全面健康管理显得很不足够,达不到提前发现和预防蓄电池问题。 本项目将研究:益电池从监测、预判、主动均衡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多维管控蓄电池,达到既全面监测蓄电池状态,又通过浅放电技术预判电池状态,且能实时进行主动均衡,达到维护和保持蓄电池最佳运行状态。

599次浏览
论文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对省级电网稳定性影响

发布日期:2024-07-02

基于不同种类分布式新能源的暂态特性,建立各种新能源的典型模型,聚合为考虑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用于对工程实际省级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所提方法能有效反映新能源的低电压穿越、切机等特性对省级电网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其中火电机组直接退出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运行会导致大电网稳定性下降,当火电机组处于调峰状态时,对大电网暂态稳定性影响较小。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598次浏览
前沿技术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13家单位开展基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发布日期:2022-01-25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电源和新能源汽车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面临挑战。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13家单位开展基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554次浏览
市场观察

黑龙江:推进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微电网的试点示范

发布日期:2022-04-02

3月3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发黑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出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布局分布式新能源,推进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微电网的试点示范,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540次浏览
论文

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

发布日期:2023-09-25

提出了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适用于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的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模型;然后,以分布式新能源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模型;其次,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模型进行转凸求解;最后,采用改进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仿真算例,对不同情景下系统分布新能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

PPT

新型配电系统灵活组网运行技术及关键支撑设备研究

发布日期:2023-03-02

随着规模化的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及新型电能替代负荷接入配电网络,传统配电网角色已从单一的电能供给网络逐渐演化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平台。然而,现阶段尚缺乏支撑海量分布式资源管理与协同运行控制技术体系,限制了配电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发挥。本报告提出一种基于灵活组网运行与多端口柔性组网设备的物理及运行形态,从分层自组织架构设计、拓扑优化运行手段、柔性互联及交直流组网支撑设备等方面介绍团队研究成果,为新型配电系统分布式资源管理与高质量运行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518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