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理念驱动下中国华电碳排放管理创新与实践
本项目属于碳减排领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率先在央企总部成立“碳排放管理处”,逐步建立了“以专项规划为指引,以“四个体系”(数据管理体系、交易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及能力建设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低成本减排和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项目的创新研究成果对大型发电集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有力推动了行业进步。应国资委要求以书面形式分享“目标分解方法学”,元素碳全覆盖为生态环境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白皮书助力生态环境部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线检测实验平台为行业标准起草提供理论保障。2016-2018 年中国华电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 亿吨,超出“十二五”碳减排总量,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
BASF高可靠性绝缘、阻燃、防潮等特性材料创新研究与应用
BASF特性阻燃材料 一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及阻燃体系 BASF特性阻燃材料(PA&PBT) 一电气领域的典型应用
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开展项目申报
为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根据《“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要求,广东省能源局编制了《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
绿色算力技术创新研究报告2024年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关键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石。自我国正式提出“双碳”战略目标以来,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成为各产业布局的底层逻辑,经济社会对生产、应用和消费绿色算力提出明确诉求。技术创新是绿色算力发展的根本。当前,算力产业正以绿色为主攻方向,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围绕计算、存储、网络等核心环节加强技术攻关,构建算力资源供给与应用相融合的“数字化”+“绿色化”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伴随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共同协作与融合发展,绿色算力在新技术、新产品、新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梳理绿色算力技术创新发展态势,推动我国算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编制《绿色算力技术创新研究报告(2024年)》。报告从算力供需视角出发,聚焦算力设施、算力设备、算力平台、算力赋能“四位一体”绿色发展,剖析绿色算力的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发展演进路径和属性特征,深入探讨绿色算力在设施层、设备层和平台层的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总结绿色算力技术赋能的典型应用场景,最后展望我国绿色算力发展,并提出对应建议。
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作业方法研究及工具包研制与应用
“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作业方法研究及工具包研制”创新研究出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的作业方法、研制出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的作业工具包、研究出地电位拆搭35-110kV变电站空载设备引流线拆搭方法、工具,填补了国内没有这一领域作业方法及专用工具的空白。已在线路和变电站使用百次以上,使用成功率100%,彻底解决了需要停电拆搭引流线的问题。同时该工具包中的工具可分解使用在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避雷器、悬垂线夹及电气金具螺栓的拆、装,实现了消缺及时率100%。
2023公有云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2023年,云计算持续迅猛发展,广泛渗透各行业,随着应用程序在混合云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增加,面向租户的云上风险也相应提升,如攻击者可利用互联网上泄露的凭证信息访问租户资产,并通过一系列攻击手段对租户资产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再如攻击者可以利用租户的云存储访问错误配置,直接获取云存储桶内的敏感信息,以上风险最终会造成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其次,公有云服务自身也存在漏洞,若云厂商未及时对漏洞进行修复,攻击者可通过漏洞利用对租户的云服务发起攻击,造成不良后果。最后,开发运营一体化(DevOps)使得用户对应用运营变得更加便捷,但复杂的软件供应链与不必要的服务暴露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本篇报告,绿盟科技星云实验室基于云安全研究方面的积累对未来云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了2023年的十大云安全事件,围绕十大事件风险根因,联合创新研究院孵化中心进行了云上风险发现的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我们对未来云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我们认为面向租户的云服务配置错误、云服务自身漏洞、连接云服务的第三方供应链安全是未来公有云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第二章,我们简要分析了2023年十大典型云安全案例。基于时下热点事件分析网络安全态势,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预防潜在同类安全事件发生;第三章,我们分析了云服务配置错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如容器镜像、源代码仓库、云存储桶中可能存储了用户关键服务的密钥信息,也可能存储用户的隐私数据,这给攻击者提供了更多的攻击面,将会导致更多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第四章,我们对公有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如公有云数据库服务自身的安全性较容易被忽略,且数据库中存放用户敏感数据,如账号信息,个人信息等,因此也成为攻击者关注的目标之一;第五章,我们分析了用户在云上部署的开发运营一体化DevOps服务的安全性。DevOps流程中,用户使用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或者依赖库,使用的服务镜像,都有可能存在漏洞,更可能存在敏感数据泄漏的风险。
国家电网公司精准投资管理创新研究与应用
国网公司统筹推进精准投资管理体系研究、试点、应用工作,研究制订了《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管理规定》等投资管理制度,验证了投入产出分析等投资决策关键技术,明确了分析要求,利用软件工具,开展测算,分析结论报公司党组审议后指导电网投资安排,有力支撑了投资决策工作;研究提出了精准投资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案,在湖南、浙江等省公司开展关键环节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项目创新性的提出并应用实施了完整、系统的精准投资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提高电网投资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项目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在投资管理流程、管控技术和诊断指标和评价方法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申请软著 1 项,发表论文 8 篇,制定规定 3 部、标准 3 项。
主配网综合停电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
为实现“两精两优、国际一流”的发展战略,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185611”战略发展目标,将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随着电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停电需求持续攀升,停电窗口也愈发紧张,综合停电管理作为停电时间的关键影响因素,其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电网安全及客户满意度。停电次数的增加会带来加倍的电网安全风险,降低企业电费收入,影响公司社会形象。广东电网系统运行部下辖 19 个供电局,负责全国规模最大、负荷最高省级电网的综合停电管理。在南网导入精益理念的第一时间,系统部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组建了由公司领导亲自挂帅、跨部门横向协同、省地纵向联动的项目团队,运用 DMAIC 精益方法实施综合停电管理优化,力求解决困扰电网发展和社会用电的难题。项目团队从综合停电的指标现状出发,通过对标找到了 4 个同国内一流差距较大的指标,制定了科学、详细的实施路径,根据指标优先级,2017 年我们选取了主网重复停电率与配网延时送电率作为改善目标,配网延时送电率分别选取三个供电局梯队中延时送电最多的东莞局、梅州局、云浮局作为试点,为后续全网推广奠定基础。历经 176 天的探索和实践,团队成员从指标涉及的业务流程入手,收集了 642 个数据样本,通过柏拉图聚焦了 7 个表象问题,运用头脑风暴、逻辑树、5why 法、潜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等近 30 个精益工具识别出 78 个潜在影响因子,采取了改善措施并验证成效,通过文档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形式进行成果固化,并采用控制计划、SPC 图对影响因子进行持续监控。项目实施后,主网重复停电率由 18.9%降低到 11.05%,预计减少重复停电 125 项,东莞局、梅州局、云浮局延时送电率均有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