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收录2023年中国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典型案例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助力“双碳”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化新兴通信技术与能源业务应用融合,推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举办2023年中国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的通知》(中能研信通专〔2023〕04号)的总体安排,2023年中国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于2023年3月15日-17日在青岛召开,经大会现场交流,共有83个创新项目收录大会典型案例。
基于智慧竣工决算的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
国网电网公司以价值创造为引领,按照“数字转型、精益管控、共享赋能、智慧应用”的整体思路,历时4年时间,依托智慧竣工决算管理体系,聚焦数据标准、管理模式、结算模式、协同模式四方面创新,形成一整套专门针对工程基建财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优秀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竣工决算及转资质效,促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数据标准,固化 WBS、物料、设备、资产“四码”对应和费用分摊规则,强化工程概、预、结、决“四算”数字化管理,不断深化自动竣工决算工作成果;二是创新项目数据化管理模式,促进价值、数据、业务“三流”合一,推进“工程投资预算与全面预算、工程核算与多维精益管理、工程资金支付与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每台设备精益核算、资产价值自动生成、决算报表智能出具;三是创新结算模式,探索应用区块链、RPA等新技术,打通项目多方主体,实现工程服务、物资智能结算,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四是创新协同模式,统一各专业管理要求、项目主数据及业务标准,实现业财深度融合、业务高效自动处理。 项目有效解决了原电网基建业务流程中大量依赖线下数据传递、业财信息孤岛、手工核算等痛点,能有效推动基建工程管理在全过程价值流上有序智能运转,是对传统基建工程财务的“数字重构”;是通过价值流贯通、带动各专业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基建工程财务领域的“数据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公司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优势对企业赋智,真正使用“数据思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展示了国家电网公司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优势对业务赋智,真正使用“数据思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
关于组织申报2021第八届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典型项目和创新项目演示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电力行业输配电技术协作网带电作业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不停电检修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以“臻于匠心·精益求新”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计划于2021年10月21-23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本届大会设置典型项目演示观摩和创新项目演示观摩环节,现接受各团队演示申请和征集演示方案,具体通知如下。
特高压交流、直流换流站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
特高压交流、直流换流站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作为一线职工发起的技术创新项目,带有明显的现场技术创新性质,该项目立足于换流站一线职工的工作需求,全天候、安全、高效、便捷、智能地完成绝缘子清扫除污工作,有效代替人力重复劳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流输电绝缘子清灰的难题。项目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内特高压交流、直流换流站及常规变电站。该机器人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各类绝缘于,目前已在±660kV胶东换流站、1000kV特高压泉城变电站、±660kV银川东换流站、南方电网±500kV昭通换流站现场推广应用。《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使用说明书》、《绝缘于清扫除污机器人作业指导书》等已通过公司审核,绝缘于清扫除污机器人具有很好的行业全面推广应用价值,为绝缘于清扫检修工作标准化提供新思路。
国家能源集团风电防覆冰技术成果填补行业空白
近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源中能公司依托国家能源集团《风电场防覆冰技术及配套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项目研发成果,在行业内首次提出并成功应用复合防覆冰技术,标志着风电防覆冰技术由解决轻中度覆冰的单一技术向更具普适性的综合防覆冰技术转变,填补了风电机组叶片防覆冰技术空白。
卧式离心泵轴承内窥仪的研制
当今世界,卧式离心泵在很多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在换流站内换流阀冷却系统的主循环泵、喷淋泵大多采用此美水泵,这些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所以,对主泵、喷淋泵的运行工况有一个清楚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轴承作为水泵的关键部件,因长期处于高速旋转的运行状态,其故障磨损率非常高,故《超高压输电公司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检修工作标准(2016版)》要求每年均须对阀冷系统主泵、喷淋泵轴承进行检查,但由于缺乏简单高效的检查手段,所以只能利用停电检修机会对水泵进行解体检查,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据统计常规解体检查方法单台水泵因重量较大需要4-5人工作3-4小时才可完成而且每次解体都要将昂贵的机械密封报废(《超高压输电公司直流阀冷系统易损元件定期更换工作标准(2016版)》规定机械密封每次拆卸均需更换),所以传统的作业方式不但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损失,还会造成材料成本无畏的浪费。 本职工创新项目研发的卧式高心泵轴承内疯仪,利用微型高清摄像头配台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在不解体水泵的条件下通过水泵上方狭小的注油孔直接采集轴承图像,准确判断轴承是否存在磨损、发热等常规缺陷,实现了简单、高效、直观的轴承检查,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也避免了材料费的无谓损失。
全球首条± 1100 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施工 “ 三创 ” 管理
全球首条±1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始于新疆昌吉换流站,止于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线路全长 3293 公里,额定电压±1100 千伏,输电容量 1200 万千瓦。工程于 2015 年 12 月获国家核准,2016 年 4 月开工建设。该工程是“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它的建成对洲际能源互联、疆电外送等超长距离输电工程建成起到样板示范作用,对推动新疆能源基地建设、缓解华东地区能源供需矛盾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施工体量更大、标准要求更高、受限条件更多、过程管控更难,相当比例的施工机具要重新研制、专门定制,施工方法和工艺必须创新,现有电网施工标准和工法未完全达到或符合本工程的建设要求。对此,有必要加强创新攻关、系统策划、立体协同、精准管控,在实现工程高质量建造目标的同时,同步完善特高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树立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域的“中国建造”标杆,促进中国特高压电网技术实现全方位引领。 安徽送变电相继承建了该工程的古泉换流站“四通一平”、土建施工、电气安装、一般线路段、长江大跨越、接地极和大件运输项目,为施工领域全覆盖的唯一一家送变电企业。针对工程特点和难点,通过集成以往经验,实现大跨越、无尘施工、换流设备安装等多项特高压施工技术突破;通过聚合资源和智慧,创建可推广应用的施工标准,实现施工质量保证“有法可依”;通过优化组织模式,落实精准策划,应用成果标准,实现施工现场安全优质高效管控;通过建设特色项目文化,赋能团队共建共创,出色完成工程任务,充分彰显安徽送变电作为中国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军者的品牌价值,巩固中国在世界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该管理创新项目的实施,公司在工程实践中从点到线、以线连面、层层布局,针对施工管理特难点精准施策,逐步建立起±1100 千伏特高压换流站的行业新标,自主攻关实用新型专利 8 项,参与制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换流站分系统调试规范 9 项,主编网省公司 5项企业标准及 6 项行业及工法,获得 8 项电力建设 QC 成果奖项,7 项中电建协科技进步奖。该工程建成后输送容量可达 1200 万千瓦,相当于安徽省夏季用电量的 1/3,将为华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同时,每年可减少燃煤运输 3024 万吨,减排烟尘 2.4万吨,对东部地区的雾霾防治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南方电网公司“两多两高”职工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以下简称“职创”或“职工创新”),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实践,是提高职工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全景分析职创工作成效。采用“支撑体系+过程管理+职创成果”全景分析方法,支撑体系针对职创制度体系、人才队伍、经费管理和支撑平台开展分析,过程管理对职创项目立项、过程管控、结题验收进行分析,职创成果对成果质量、应用、评价、转化和激励进行分析,对于深入透彻掌握公司职创成效研究作用明显,全景分析思路对开题研究具有良好推动作用。研究提出了职工创新关键点模型,理顺了职创和管理关系,有利于推动下一步工作落地;总结梳理了公司推进职创的体系,研究提出了公司职创五大成效和五大不足;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企业职创经验,研究总结了相关经验;根据以上研究,形成职工创新项目多、创新成果产出多、创新成果质量高、创新经费效益高的“两多两高”良好局面,有利于推动下一步工作落地。 。公司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多端大容量高电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储能、超导、柔性交流输电、电动汽车、智能配用电等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带动了一大批国内研究机构、设备厂家的技术进步,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引领世界技术潮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农网10kV标准化变台安装施工创新系列工器具
本创新项目是沧州供电公司执行国网、省公司推广的农网10KV配变标准化设计,是农电系统一线施工人员,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工器具进行的革新、发明、创造。它为解决农网施工过程中:杆上作业时间长、施工难度大、引线量测截取不方便、瓷瓶绑扎和线鼻子压接欠牢固、PVC管截取无法固定、电杆组立过程中多次进出1.9米杆坑、刀闸、跌开、避雷器等在现场无绝缘试验设施等一系列问题,而研制、创造、发明的,适用于农网10KV变台标准化安装施工、省时省力的系列工器具。此系列创新成果,简化了标准化变台安装施工中的繁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现场安全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合在所有10KV变台安装施工中应用。 标准化变台施工创新工器具系列,是专门针对标准化变台施工而设计、发明,制造工艺简单、相对成本较低,易学易用,可以在配网多种作业环境下灵活的选用。2012年上兰年,河北沧州农电系统15个县公司已全部推广应用;2012年4月,在河北沧州肃宁举办的河北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变台竞赛中,沧州各参赛队伍应用该系列工具,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标准化变台安装施工系列工器具,获得河北省电力公司2012年度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目前该系列工具省公司已指定河北中兴电力设备公司进行成果转换,在河北南网进行全面推广应用。2012年1月,国网公司在河北添州召开了农网10kV柱上变压器台施工图标准化设计编制座谈会,对河北公司标准化变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参考河北公司设计对国网公司变台典设进行了修订,该系列工具适合在全国电力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