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同塔双回线路及±800kV线路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方法及实用化关键技术研究、3000m及以上高海拔地区±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基于柔性绳索的便携式高空传输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成果适用于±50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在±500kV牛从甲乙直流线、±800kV新东直流线、±800kV普侨直流线等线路上,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及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供变电公司等应用单位反映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11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耐张塔等电位作业法研究
分析了110 kV 同塔双回线路紧凑型耐张塔难以等电位作业的原因,基于三维空间旋转原理提出了一种转入式的等电位作业法,并论证了其在110kV 双回线路紧凑型耐张塔采用等电位方式更换绝缘子串、导线修补、更换防振锤的可行性,并介绍了相应的操作步骤、作业环境和使用效果。目前可知,转入式等电位作业法在国内尚属首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优势,并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好地解决了110 kV 同塔双回线路紧凑型小间距的耐张塔上等电位作业难以实施的难题,值得广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者的借鉴与参考。
自然雷电观测与输电线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成果属电气工程领域输电线路防雷综合技术,项目立足电网输电线路防雷重大需求,从自然雷电的综合观测、人工引雷试验、雷电冲击试验出发,重点对输电线路雷击暂态特性在线检测技术、雷电绕击防护技术、雷电反击防护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开发集成化防雷分析系统、编制防雷系列标准规范、制定防雷综合策略等,实现雷电防护新理论和新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得到有效实用,近年来推动南方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稳步下降,为电网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改善了南方电网防雷技术工作,推动线路雷击跳闸次数的明显降低,由2013年的2176次降低至2018年的1549次(降低近30%),同时也有效推动近年来全网220kV及以上同塔双回线路雷击同跳次数由43次降低至24次(降低近45%),大幅提升了线路安全可靠性。 项目研究成果多次应用于南网系统内重大雷击事件,推动了全网雷击事故事件率的有效降低,2013年和2014年雷击引起的四级及以上事件为80次和38次,到2017年和2018年降低至17次和6次,事故事件概率降低了近80%,大幅提升了电网安全稳定性。 项目成果对南网防雷设计、防雷改造、防雷运行维护及设备选型和管控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我国在雷电基础领域的研究水平及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水平,提升南方电网在防雷设施检测方面的技术实力,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和事故事件概率,减少了雷击强迫停运造成的设备损害及其它经济损失、提升了防雷资金的利用效率。本项目已取得授权专利31项,发表论文28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布企业标准3项。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感应电流分布规律及电能损耗影响因素研究
为降低架空地线电能损耗,用电磁暂态程序(thealternativetransientprogram-electormagnetictransientprogram,ATP/EMTP)建立了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感应电流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单回及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导线相序、线路电流、线路电流不平衡度、线路长度、档距、导地线的平均高度、导线相间距离和地线间距等因素对架空地线感应电流以及电能损耗影响,得到:单回输电线路中,两条架空地线中的感应电流分布为大小相近、相位近似相反,各档距内地线感应电流在两条地线中形成环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同相序排列时,地线感应电流主要以地线–大地为环流回路,电能损耗最大;逆相序时,地线感应电流主要以地线–地线为环流回路,电能损耗最小等方面的结论。
带电更换10kV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直线杆整体提线工具
带电作业
一种基于负载变化率指标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选址方法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作为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装置的一种,可以有效地调节线路潮流,控制节点电压,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合理选择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站址位置,是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的前提,对电力系统影响重大。 2015年以前,中国在UPFC领域的研究仅限于理论仿真及实验室,并无工程应用,而全球共投运三套UPFC装置,分别位于美国、韩国、美国。2015年12月,南京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工程顺利投运,在南京220千伏晓庄~铁北双回线路加装UPFC,可实现对线路潮流的灵活、精确控制,解决输电瓶颈。该工程是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UPFC工程,也是国际上首个使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MMC)技术的UPFC工程。2017年12月,苏州南部电网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工程顺利投运,在500千伏木渎~梅里双线加装UPFC,可实现潮流、电压无功的灵活、精准控制。该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技术的500千伏UPFC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控制最复杂的UPFC工程,也是世界上首个500千伏电压等级的双回线路UPFC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对促进我国电力科技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两个UPFC工程的投运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最先进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江苏率先落地,我国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上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国内两个UPFC工程均由本专利的专利权人单位全程设计,本专利亦是根据工程实际设计过程,总结、创新的产物,弥补了以往UPFC选所方法理论性较强,无法实际运用的弊端,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其它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排除干扰项,方法简明、易理解、计算快捷,更快地得到最优及较优解。
恩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恩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恩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恩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序完善电力系统网架,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和变电设施建设,优化变电站布局,积极推进珠西南外环配套500千伏线路工程、江门500千伏鳌峰站扩建主变及其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鳌峰站至孟槐站双回线路工程,新建歇马站、牛江站等110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160兆伏安,建设110千伏及以上线路352公里,提升负荷中心电网支撑能力。
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开展750千伏 同塔双回线路中、上相导线带电作业
10月2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人员应用吊篮摆入法开展带电作业,消除了750千伏宁月Ⅱ线一基铁塔中相导线上开口销缺失的缺陷。这是青海电网首次开展75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中、上相导线带电消除缺陷作业。
山西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工程 首次采用“无人机+人工智能”自主验收
4月3日,在山西朔州神头开闭站—雁同双回线路改接1000千伏晋北变电站50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随着验收人员一键启动无人机,山西电力建设公司开始工程预验收工作。这是山西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工程首次应用搭载前端视觉人工智能(AI)识别处理器的无人机开展自主验收。
华北电网“西电东送” 通道调整系列工程全面落地
近日,山西寿阳明泰电厂、西上庄电厂通过500千伏庄桂双回线路全面并入河北电网,每年可直接向河北省送电约98亿千瓦时,可满足约4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