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增长的充电保障与城市电网协同发展策略研究(简稿)
基于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居民区常规用电负荷及充电负荷曲线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引导用户参与有序充电的措施以及充电保障实现路径:(1)本报告提出的有序充电引导措施包含分时补能价格引导措施、需求响应激励措施、碳普惠激励措施等。(2)2023-2025年优先开展老旧和次新小区内部及周边公共充电桩建设,新建小区按需配建;保障拥有固定车位的电动车主全面安装有序充电桩;优先引导老旧和次新小区参与有序充电示范。(3)2026-2030年推动居民区充电桩全面参与有序充电调控;优先引导老旧和次新小区内部及周边公共充电桩局部改造为大功率充电桩。并以时间为轴线从政策、技术、管理、标准、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出充电保障政策建议,推动有序充电在居民区逐步落地,实现私人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增长的充电保障与城市电网协调发展。
数字生态指数(2023版)
数字生态为我们研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与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等关键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更新数字生态指数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对国内各省份与城市和国际重要国家的数字化发展格局进行多层次、整体性研判,为中国对内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定位提供智库服务。中国数字生态指数结果表明,省级四型联动的数字生态发展格局保持稳定,且5个省份实现梯队跃迁,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十城市排名变化较大,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从区域一体化角度看,东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头部,中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中坚,西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后方,东北地区为数字生态末梢。从五大城市群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第一梯队城市引领下形成区域内部自循环的数字生态高地,而成渝和中三角仍缺少领头城市而未成生态。中三角呈现“两强一辅”数字生态格局,强省会带动都市圈崛起成势,未来提升数字能力、打造战略城市、加速数字融通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今年国际数字生态指数测算的对象国家范围有所扩大,数据源数量也有增加。研究发现,中国的国际数字生态指数得分已赶超英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美在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三个维度上全面领先其他国家,两国在数字领域的“两极”博弈格局愈加清晰。今年的报告中对南亚和东南亚的数字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门分析,发现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呈现“基础迥异,能力普遍偏弱,应用发展差异较大”的总体特征。其中,新加坡凭借其全球领先的数据开放水平和在线创新能力,印度凭借其能源及基础设施优势,在两亚数字化发展中处优势地位。数字生态视角引领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设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总体构架和总体布局方案,要以数字生态理论为基础,数据生命周期为分析框架,数据要素多重属性为事实,“构架安全、布局灵活联动有效、绿色持续”为原则,可以贯穿指导数据要素总量测算、数据要素权属结构性分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参与者培育、可信可控可计量流通交易以及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等重大政策层面。展望未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应与目前我国各省市数字生态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深度匹配,处于数字生态不同梯队的地区应当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国际方面,中国与美国在国际数字化发展领域的“两极”竞争格局更加清晰,而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数字生态空间拓展至关重要。
“入厂、入炉、入厂”一体化燃料智能管控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报告
本系统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探索和打通在燃料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管理领域快速发展的通道,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条件建立以火电厂燃料验收无人值守、自动采样、制样、封装、送样、弃样系统为核心业务的领先市场先进技术的发展策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打造燃料智能管控系统。同时,在满足目前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理念:燃料业务的特点决定了燃料系统所适用的监控系统有自身特点,电厂侧燃料智能管控系统是一种广义的DCS监控系统与传统业务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混合系统(管控系统),是一个整合硬件、软件、实现一体化的分散控制系统,不是简单信息系统,也不是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的集成系统。燃料系统和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一样,属于主要生产系统。准确定位,才能体现燃料智能化管系统的重要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燃料系统,精准把握电力信息化发展方向,针对发电企业生产营运的新特点、新难点,自主研发了新一代燃料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
分布式能源接入专题研究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潜在市场十分广阔,包括居民建筑和公用建筑节能、老电厂与供热厂的设备更新和扩容改造、具有高负荷密度的数据中心、区域供热供冷、工业园与经济开发区的能源中心等,应用范围向小型化和规模化的两级扩展,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分布式发电接入会对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产生较大影响,对其影响性进行分析并做好分布式发电接入与现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衔接工作,是衡阳电网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积极开展分布式能源接入专题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探索适合衡阳电网的分布式发电发展策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研究分布式发电不同接入管理模式的差异,针对现有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具体的措施;研究分布式发电接入对衡阳电网运行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量化各项影响指标,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研究分布式发电接入对衡阳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影响,提出分布式发电接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衔接建议。
改革创新驱动下电网企业发展策略与管理体制优化
当前,电网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在外部环境方面,电力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文件相继出台,能源电力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孕育发展,互联网经济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形态,要求电网企业统筹制定落实改革政策、适应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战略策略。在内外发展方面,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和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电网经营模式亟需变革创新,产业、金融和国际等多元业务需要重新定位,集团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做出适应调整,要求研究制定业务发展创新的战略举措。 本项目围绕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发展重大问题,设置了十项战略课题开展研究,重点解决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研判影响电网企业发展的改革创新驱动因素,明确其发展特点、趋势及影响。二是改革新形势下电网业务的创新发展策略,重点包括电改重大问题及适应策略、电网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策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适应策略等。三是产业、金融、国际等多元业务的创新发展策略,重新认识多元业务在改革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提出各业务优化布局方向和重点。四是集团治理和管控体系优化策略,明确集团治理与管控的发展方向,提出各类业务管控机制优化思路和重点。 本项目有如下特点:一是前瞻性。研究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路径、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公司创新发展策略、产业和金融业务拓展创新策略等前瞻性问题,提出了改革创新驱动下电网企业业务中长期发展思路和建议。二是实效性。重点开展了售电侧放开、电力交易平台构建、输配电价改革、调度体制机制优化等重大改革问题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强的解决策略,边研究、边应用,实现了一批成果及时转化。三是创新性。提出了电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了金融业务布局量化分析工具、“电网+互联网”价值流模型等,为电网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支撑绿色低碳新业态的源网荷储互动交易机制研究
本案例基于电力中长期“六签”框架体系,设计源网荷储互动时段分化方法及分时段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基于风功率预测曲线的时段划分和基于供需比的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日内全网风电出力情况,建立更短周期内的源网荷储互动响应策略。面向多方共赢的源网荷储互动交易激励机制设计深入分析源网荷储互动响应机理,明晰源网荷储互动交易利益来源,构建市场主体贡献度量化模型,建立以多方共赢为目的的源网荷储互动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探索支撑源网荷储互动可持续发展策略,构建源网荷储互动响应循环圈。面向价值共享的源网荷储互动增值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源网荷储互动交易数据特点,挖掘潜在价值,探索源网荷储互动交易价值提升策略,针对不同层面的市场主体,提出源网荷储互动增值服务模式。源网荷储互动效益分析及评估体系构建从电网侧、电源侧、负荷侧、社会侧等不同维度分析源网荷储互动效益,构建全面的源网荷储互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并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数据分析源网荷储互动成效,深入分析源网荷储互动对碳中和目标促进效果。
基于“数据+AI”的战略精益管控研究及应用----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南方电网加快实现创一流的战略目标,成果围绕战略管控的规划、执行、监控评价三个环节,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探索构建一系列战略精益管控模型,形成以数据为基础、以AI算法为核心的管控模式,持续提升数字化创新水平,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具体做法包括: 1.建立关键战略指标目标值设置模型,精准制定目标。应用趋势分析、关联分析等机器学习算法,以战略指标值的历史数据为样本进行智能分析,推演关键战略指标值的发展趋势,并解析关键指标的国内外一流水平标准;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下,综合形成既能对接世界一流标准,又能满足公司各阶段战略要求,也能体现各专业领域间、所属分子公司间差异性的科学、合理、准确的关键战略指标目标值。 2.建立战略管控分群模型,优化智能梯队管理。利用机器学习中的K-Means聚类算法,系统性分析所属分、子公司在基础管理、发展水平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开展动态分群及分梯队管理的工作,优化战略布局,为合理调整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使各分、子公司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找到更准确的发展定位,制定更适合的发展策略。 3.建立资源配置效率评估模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关注安全可靠、服务水平、经济效益等维度,构建资源配置效率评估模型,客观、智能化地评估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并对效率提升优化形成改进建议,使公司在有限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创造最佳产出效益,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4.建立战略实施效果监控评价模型,促进有效落地。利用“双目标分段线性映射”及“趋优协调度分析”方法,分别建立“战略发展度”和“战略协调度”模型。以关键战略指标为切入点,结合各阶段的指标目标值,使用该模型对公司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发展水平、协调状况进行监控、评价,明确战略实施过程的薄弱环节及提升方向,提高了数字化闭环战略管理水平。 成果推广应用以来,公司发展战略得到有效执行,关键战略指标得到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连续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售电量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营业收入增长6.1%,净利润增长9.4%,劳动生产率增长10.9%,期末资产总额增长14.5%,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压)下降17.5%,第三方客户满意度增长9.4%。广东、广西电网公司及广州、深圳供电局连续多年在地方公共服务评价中名列第一,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
南方电网公司新兴业务顶层设计与生动实践
课题在方法论层面研究构建了电网企业开拓新行业的分析框架,为南方电网后续新进入行业要研究哪些内容和如何进行研究提供了良好指引;研究构建了包含10大产业领域的新兴产业全景图,明确了南方电网新兴业务发展的宏观范畴;提出了新兴业务梳理和梯度划分理论,将南方电网新兴业务划分为稳步发展、加速扩张、重点突破、前瞻布局四个梯度,有序投入资源;具体开展了四个重点行业和三个初创领域的发展策略研究,既做出了研究示范,同时为具体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课题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持续开展了系列研究,成果自2019年1月起在南方电网新兴业务的产业布局与整合、机构设立、市场化机制建设以及部分业务的具体开展中进行了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南方电网新兴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南方电网经营效益、行业影响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有效推动了能源电力及相关行业进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课题主要成果已纳入南方电网新兴业务“十四五”规划和南方电网“十四五”发展规划,未来还将持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