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报告(20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经济规模超12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2023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经受住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考验。2023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7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的占比过半。全年全国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
河北石家庄市首个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
1月9日,河北省赞皇县石柱山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这是石家庄市首个并网发电的100兆瓦风电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建设,共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4.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消耗6.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
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结果的通报。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2.13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4.1%,占全部电力装机的47.3%;其中,水电装机4.13亿千瓦(含抽水蓄能0.45亿千瓦)、风电装机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132万千瓦。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7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0.8%;其中水电发电量1.35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5.3%;风电发电量762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8.6%;光伏发电427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8%;生物质发电量1824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1%。
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时间与路径研究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加之电能替代红利释放,电力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长。虽然煤电正逐步退出电力供给侧主导地位,其基础电源定位长期保持,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增长依然较快。电力行业持续推进清洁低碳转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比例不断提升,系统所需平抑其波动性与随机性的灵活性资源紧缺。湖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用电需求重心逐步向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发生转移,负荷呈现尖峰化、双峰化特点。面对电力部门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电力部门如期实现碳达峰也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基础,客观研判了电力行业碳达峰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合湖南省省情省况的混合测算模型,重点测算了湖南省电力行业碳达峰的达峰年份和峰值。以减碳降碳资源为基础,从煤电转型优化、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外电入湘”清洁供给、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多元电源优化互补等五个方面分类规划了碳达峰具体实施路径,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助力湖南省电力行业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