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圈电流的断路器机构性能诊断技术
目录 一、应用背景 二、原理、结构及性能 三、现场应用效果 四、推广计划 2019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下发《国网设备关于组织编制变电站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装备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江、天津等8省开展断路器动作特性在线监测技术应用试点。
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电力应用现状与发展报告
本书围绕电力无线传感网技术创新应用,聚焦于低功耗无线传感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电力行业领域的应用,具体包括电力发电厂监测区域的事故预警、环境状态判断、劣化趋势分析,输电线路的电力巡检和运维管理,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状态等在线监测,配电领域储能和配电自动化业务的监控和故障定位系统,用电采集和精准负荷控制业务的监测和分析管理等。介绍了无线传感网及其产业发展现状,概述了无线传感网主流技术,总结提炼了电力无线传感网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电力无线传感网的应用价值和挑战,探讨提出了电力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及建议。 无线传感网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可以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并将获得的详尽信息发送给需要的用户。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将“全力推进电力物联网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其中的各项工作部署均离不开无线传感网的支撑。无线传感器网中众多类型的传感器,可探测包括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潜在的应用领域可以归纳为军事、航空、防爆、救灾、环境、医疗、保健、家居、工业、商业等领域。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些重要的、需要被监控的设备上可以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采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监测到的重要参数上传到集中处理平台,智能电力系统可以根据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等,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 与传统有线网络相比,无线传感网络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主要有:低能耗、低成本、通用性、网络拓扑、安全、实时性、以数据为中心等。无线传感网给电力行业带来应用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通用无线传感网技术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业务需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某些复杂的电力现场环境对于功耗控制、传输距离、组网灵活性等方面有特定需求,需要结合电力物联网的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来实现功耗和连接性能的协同优化;在终端接入和数据传输方面,设备和数据量均呈爆发式增长,海量数据给电力物联网带来了资源和数据传输带宽的压力;传感节点大多布置在户外环境中,恶劣环境和网络攻击均影响传感节点的运行和信息传递,因此,提升终端接入安全和抗干扰能力是保证电力物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传感器小型化、无源化技术有待突破,利用电网沿线的磁场、电场、振动及温差等外部条件,实现微源取能是关键难点。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弥补现有的不足和短板,结合电力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的网络与安全连接技术,全方位地提高感知数据的颗粒度、广度和维度,并持续积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赋能、5G通信技术、基于边缘计算的技术、数据开发服务技术等方面融合发展。 联系人:陈姗姗 手 机:13261508443 邮 箱:chenshanshan@eptc.org.cn
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
首先分享了“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建设经验与应用心得。该系统采用了核心层、应用层、终端层的系统设计框架,集成了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安防监控、机器人巡检、在线监测等多个子系统,实现了对SCADA系统数据、设备台账资产数据等业务数据的接入,构成智慧变电站管理体系平台,最终以3D可视化变电站为展现方式,通过AR实景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就未来发展而言,凭借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设备、软件平台优势,可进一步拓展系统监控功能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将现有分散的文明施工监控、现场施工安全、营业厅监控、巡检机器人、输配电在线监测等系统全面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功能更加强大的监控中心,真正做到运用先进的智能管理技术,安全有效地对变电站进行管控。
发电厂氢气泄漏在线监测报警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资金全方位实时监控系统
为丰富资金安全管控手段,着力强化事后资金监控,把好风险最后一道关,公司坚持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围绕账户、资金、融资、票据等资金管理核心业务,研究确定业务和技术规范,按照分步开发、同步应用、持续完善的原则,规范资金业务处理流程,梳理治理资金数据质量,拓展境外资金业务,构建了境内外一体化资金全方位实时监控系统。 公司自2016年底运行以来,通过系统可全面掌握资金管理信息,动态展示公司银行账户,实时监控资金存量变化,在线监测资金流向,动态预警资金风险,全面反映融资、票据等资金信息,实现资金存量“看得清”、资金流量“管得住”、资金风险“控得严”;在监督资金业务风险、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同时也给同类大型集团企业的资金安全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
变电运维工作是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大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变电站设备数量迅猛增长,依据电网公司设备部智能运检体系规划,针对当前变电站工作量激增与人员相对短缺的矛盾以及变电站智慧化水平有限等问题,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飞速发展,提出了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自主研发面向变电站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变电站智能消防机器人、避雷器在线监测、智能声纹检测系统、厂站图像识别联合巡视设备、变电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等系列产品,攻关可见光/红外图像识别、声纹识别、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基于客户导向的SDJN-DU-Ⅱ型智能配变终端的研发及工程应用
传统配网中台架式配变台区的标准配置是由变压器、配电箱、计量箱等诸多设备组成,配电箱中安装变压器监测终端以实现对变压器的在线监测及无功补偿的控制,计量箱中安装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以实现对计量电表远程数据的采集。这种多种信息的多路采集、分散控制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突出表现在台架设备众多、占地面积大、现场施工复杂、智能监测设备重复投资、运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同时,配变台区无功补偿作为配网节能降损的主要技术措施,随着近年来国网公司配网节能改造项目的大力实施,配网台架就地安装了大量无功补偿装置。这些设备位置分散,造成配网无功补偿维护和管理困难,设备健康状态无法及时准确掌握,设备的无功投入及带来的节电效果不能进行量化评估。相对配网节能降损和生产运营不断增大的压力,配网无功监控管理相对带后,管理手段仍然粗放。 因此追切需要研发集多种数据采集应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配变终端,依托其搭建无功节能及运维支撑平台,变被动响应为主动运维,提升配网设备运维管理水平,提高无功补偿设备利用效率,有效降低配电网的损耗,解决配电网无功管理基础薄羽问题,推动节能降耗工作在配电网领域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