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条 基建期
成果

基于三维数字化的燃煤电厂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08-09

项目于2015年1月启动,开发成果随机组建设需要及时投入运营;整个基建部份与#1机组投入生产运行后证明,不但提高了机组基建阶段质量和运行可靠性,为运维期提供了三维、直观、完整的设计与施工资料,也为运行人员通过在线数据趋势的直观有效分析,摸索并建立设备劣化判据,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先兆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项目在工程建设中,打破以往基建MIS为基建而基建的理念,进行三维数字化在燃煤火力发电厂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开发了新型数字化发电厂的精细化三维设计平台和可视化基建、运行可靠性监控与管理软件。开发了基建生产一体化ERP技术,对基建期物资主数据收集方法进行创新,建立贯穿电厂生命周期的数据仓库,实现对基建期物资、设备和资产的精细化管控,基建向生产数据的平滑过渡和辅助转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以生产期需求为核心驱动的基建生产一体化管理系统。

关键词:
261次浏览
成果

燃气电厂智慧运营管控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09-29

从电力行业来看,综合运用各种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发电企业在高度自动化的基础上,提升其可感知、可视化、预测与仿真、协同分析与决策等能力,促进企业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随着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传感器、摄像头等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大量应用于电厂,数据采集范围越来越广,数据采集频率越来越高,数据类型越来越多,数据产生速度越来越快,数据量越来越大,为电厂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处理、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并能进一步创建包含生产运行数据、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经营管理数据、人财物资产数据为主的企业的“大数据”信息资源库,构建企业大数据资产。基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厂数据归集存储和挖掘利用,是解决电厂数据信息无序、分散、滞涨、利用程度低等问题的有力的工具,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电站的安全性、经济性,促进电厂大数据资产的深化应用。综上所述,如何构建电厂大数据资产、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是智能电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上网电价全面下调,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运行和检修成本,是很多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安屯热电是个数字化热电厂,并且从基建期就开始了数字化建设,在建设物理电厂的同时建立数字化电厂,在数字化电厂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相结合,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生产管理、工况寻优、转机评价和智慧营销管理。 通过智慧电厂的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结合高安屯大数据平台自2016年上线以来所积累的近三年的生产数据、发电数据、供热数据、外部因素(网侧调度数据、环境数据)等数据,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营销管控的厂级经营优化及营销报价平台和应用,为电厂未来参与电网调峰提供有针对性地、更加精准地辅助服务及优化报价策略,并且科学地对全年电量任务规划、调峰辅助参与策略及供热经济性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辅助电厂经营者做出最优管理及运营决策。

114次浏览
论文

基于BIM与物联网集成的变电工程基建期智能监管研究

发布日期:2022-07-11

在变电工程基建期施工现场,图像采集设备、传感器设备、自动识别及追踪设备构成感知层采集端。在网络层,覆盖全站的5.8G/2.4G兼容的自建无线专网可为现场数据的传输提供稳定的网络支撑。基建阶段BIM建模可实现建筑成果三维展示、施工工艺模拟、碰撞检查、业务管理。基于Autodesk Forge格式转换、JavaScript接口程序开发、Ajax交互和JSON通讯协议,可实现物联网和BIM的数据层、服务层、交互层的集成,提高数据共享、状态直观展示,避免平台重复建设和多软件频繁切换。物联网技术与BIM技术的集成对于增强变电工程建设的过程化智能管控能力、提高变电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