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项目工程管控能力创新
“陆良县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工程”位于陆良县召夸镇小白山,是2015年度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30万m³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和附属配套的废渣暂存预处理区、渗滤液处理区以及其他公用工程。该项目分期建设,分期验收,项目投产后可消除当地重金属污染隐患,初步预计可减少18544.46kg砷、50.81kg铅、129.27kg铬、708.20kg锌等重金属向环境扩散,大大降低了环境风险。其中一期工程建设15万m³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和全部配套附属设施。一期工程处理固体废物为5.8万t含砷酸泥。 主要重难点:①污染情况复杂,污染物浓度分布不均匀,处理过程中药剂添加量控制难度大,能耗消耗大、成本高;②含砷酸泥粒径小,含水率高,粘度高的特点,急需在稳定化处理过程中对搅拌处理设备进行改进处理;③本项目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域,导致安全填埋场选址困难,可以借鉴的工程经验非常有限,建设风险和难度较高,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该项目于2015年初启动,2016年9月完成前期合规、合法性程序文件的编制、评审工作,如《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岩土详细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物探探溶报告》、《水土保持报告》、《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查询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等工作;2016年8月份入场施工,2016年12月底具备废渣填埋条件,并取得一期工程防渗系统阶段性验收意见;2017年8月30日完成陆良县西桥工业园区经处置达标含砷废渣填埋工作;2017年12月底项目全面完工、调试,2020年3月通过项目验收。
烟气石灰石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废水污染治理、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是我国燃煤电厂实现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因具有脱硫效率高、适用性广等特点,被我国燃煤电厂普遍采用。这种脱硫工艺虽促进了燃煤电厂烟气近零排放目标的实现,但却带来了将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石灰石中的硬度成分及杂质转移至脱硫系统液相侧的问题,导致排出的脱硫废水具有高含盐、高氯离子、高硬度等特征。目前脱硫废水通常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等处理工艺,但处理后依然为强腐蚀性的高含盐废水,对其进一步科学化的深度处理成为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脱硫废水的安全处置问题,国内部分电厂采用机械蒸发-结晶工艺或膜浓缩-结晶等工艺建设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但都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维护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运行控制难度大及混盐难处置等问题。对此,项目依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行业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和制造企业的资源优势,基于“零排放、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脱硫废水处理理念,充分利用电厂已有设施,重点围绕脱硫废水处理中“烟道喷雾蒸发、旁路烟气余热蒸发、间冷塔自然蒸发、炉渣废热利用”等路线,从理论、工艺、设备、规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工程实践,在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主要创新如下:①提出了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处理工艺,建立了废水烟道喷雾蒸发模型,研发了脱硫废水烟道蒸发处理关键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装置;②提出了利用低温烟气余热蒸发高含盐脱硫废水的新工艺,研制了以浓缩塔为核心的旁路烟气余热蒸发成套处理装置;③提出了脱硫废水间冷塔自然蒸发处理新工艺,建立了相关模型,研发了间冷塔内蒸发塘的配套处理设备;④提出了利用酸性脱硫废水-碱性炉渣废热中和蒸发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捞渣机炉底结构。 项目申请专利权30余项,已获授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编入电力行业废水处理设计标准中(DL/T 5046-2018)。项目成果在华电土右电厂、国华锦界电厂、粤电靖海电厂、鄂州电厂三期等多个工程中成功应用。实践验证了项目成果在降低脱硫废水零排放设备投资、运行成本、提高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为新建电厂废水零排放工艺选择、现有电厂废水零排放改造做出了技术引领和典型示范,为电力行业进行科学化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整套解决方案,在推动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