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233” 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当前,监管政策日趋严格、资本市场复杂多变是资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资金安全管理要求、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资金工作承担的新任务。项目基于内部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司库管理等理论方法,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公司资金管理外部对标分析和内部效率评估的模型方法,创新性构建了包含一套公司级集团账户、两个结算池(收款结算池、付款结算池)、融通三大市场(内部资金市场、境内资本市场、境外资本市场)、构筑三维立体安全防线(三个主体、三种工具、三类风险)的“1233”新型资金管理体系。新体系与之前的资金集约化管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资金管理理念和定位、思路和方法、技术和路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扩展和丰富了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理论内涵和典型实践,成功解决了复杂企业集团资金管控难题,全面提升了公司资金本质安全的保障能力,推动资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各级财务与业务在更深层次进行双向融合,真正实现了资金存量“看得清”,流量“管得住”,风险“控的严”。 项目研究形成1份研究报告、1套案例库、5份配套实施方案、1份应用手册。 依托课题成果,共出台(部室)制度文 件 25 份、签报3 3 份,发表国网内参专报3 3 篇、软件著作权1 1 项、期刊论文5 5篇、公司专刊1 1 篇、国资委信息专刊1 1 篇,获得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重要批示。为深入落实研究成果,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资金管控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公司系统内进行“1233”新体系的全面部署和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项目累计效益超过百亿。截至2019年5月,内部融资规模提高至3667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一倍多,有效减少了外部融资需求。2018年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支出4213亿元情况下,实现年末带息负债余额自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资产负债率达到56.6%,低于央企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年度内部封闭结算规模超过6万亿,实现结算零差错;中国电财日均备付率约15%,远低于行业水平40%左右的水平。 研究成果在央企中进行了宣传推广,在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资金管理现场会、央企大额资金动态监测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上,公司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了专题发言,管理经验在国资委专刊印发。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局局长邬红兵,人民银行、中电联、社科院、中国投资协会、财政部财科所等验收专家对课题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在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差异化运维和建设改造的林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
他表示,为确保林牧区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防范和化解火灾隐患风险,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了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提升森林草原配电线路防火能力和运维质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采用现场调研、专题研讨、技术试验和实践论证等方式,形成了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建设改造等方面的风险防治方案与技术成果。规划建设方面明确了森林草原配电线路本体、配变台区、柱上开关、信息监测装置等方面的差异化建设和改造标准,运行维护方面明确了政企协同、线路巡视、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为全国林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变电站无人机巡检
利用无人机开展变电站巡检可有效弥补了传统巡视盲区,全面提高巡检作业质效,解决变电站高层设备巡视难题。随着无人机装备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无人机将在变电站中进一步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机器代人”,助推变电站巡检业务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电力行业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在变电站巡检的实际应用情况编写了《变电站无人机巡检》一书,旨在系统总结电网企业在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关键技术、典型应用、作业过程、数据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经验。用于普及变电站无人机作业专业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为变电站无人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基于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应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书广泛征集无人机在电力领域应用现状、关键技术,解析操作规范、维护与保养要点,探索可行性较强的实践经验。全书实用性和专业性兼备,能够完善电力行业无人机作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培养学员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满足变电站对无人机巡检操作、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 联 系 人:汤晓丽 手 机:13910887455
发电厂监控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导则
涉电力领域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基于视觉分析的矿山智能综合管理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矿山企业需通过矿山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缓解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自2007年提出“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至2020年《煤炭工业“十四五”发展意见》,可以看到国家的政策正致力推动我国智慧矿山建设和发展进程。矿山用带式输送机存在距离长设备多、耗电量大、运输皮带容易纵向撕裂等问题,且皮带机组管理操作复杂,人员管理不易到位,导致经常需要停产换带,井下人员安全事故频发进而造成的煤炭资源流失,损失较大。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视觉分析的矿山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将物联网、机器视觉与工业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智能机器视觉分析设备、PLC设备,通过变频器、电机等可执行调速机构构建一个智能化、多功能、全天候的动态综合安全管理平台,可助力实现矿山智能高效安全生产。
火电工程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导则
发电企业典型安全事故情景 构建与应急能力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情景构建建立在大量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项目选定的两个电厂共三个情景具有代表性,其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大、应急任务全面,涵盖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全过程。本项目实现了情景构建技术在发电企业的首次应用,研究成果提升了发电企业典型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响应能力,促进了企业重大突发事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情景构建与应急能力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是:基于国内外大量相关典型事故案例的研判,研究掌握重大事故发生、发展的逻辑链和共性规律,确定情景的核心要素,列出了风险清单和任务矩阵,为相关情景构建与应急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事故后果定量分析,构建高压天然气、液氨泄漏突发事件典型情景,明确了情景关键节点的相关应急任务;验证了高压天然气、液氨泄漏事故发生的机理和构建的情景,为提升应急能力提供技术支撑;提出了基于情景构建和多维矩阵分析的发电企业突发重大事件风险评估方法,指导电厂应急预案制定与提升应急能力,研究成果在二个电厂成功应用。验证了基于情景构建的发电企业应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应急预案存在的功能性缺失与冲突、应急任务主体缺失、应急任务程序缺失、应急资源支撑不足等问题,可提升企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