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核心装备关键技术及户外实证测试平台研发与应用
光伏发电效率提升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核心技术,为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光伏发电技术领跑的国家重大需求,本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及国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关键部件发电效率较低”、“实证测试手段与平台缺失”、“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等技术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应用。 项目先进性:项目旨在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器件等先进光伏装备,建立覆盖我国所有典型气候区域的户外实证测试平台,增强我国光伏行业自主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在国际光伏产业中树立“中国品牌”和“世界名牌”,实现光伏产业的中国引领。
基于EEMD-IWOA-TCN的电网短期负荷预测
为提高较少输入特征下对电网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mprove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和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相结合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使用EEMD对原始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具有较高细粒度的负荷分量序列;其次,采取相关性分析对分量进行融合,对融合后的分量序列分别建立TCN预测模型;然后,使用IWOA对TCN内部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提升模型训练速度和预测性能;最后,将各分量序列的预测值进行累计,输出最终负荷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电价交叉补贴收入再分配效应及阶梯电价改进
能否“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是制约新一轮电力市场深化改革的瓶颈问题。通过采集河北省2017年居民用电消费大数据,运用价差法和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划分标准,从收入再分配角度实证分析了居民电价交叉补贴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按用电量规模由低到高分组,居民享受电价交叉补贴在组内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U型波动趋势;在组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差异,且随用电量差异增大,组间不公平程度扩大,基尼系数最高达到0.8971。实证研究显示,目前阶梯电价政策由于阶梯数量及分档电量设置不精细,造成了交叉补贴收入再分配效应呈现极度不公。依据公平原则,提出了阶梯数量、分档电量划分的改进措施,以实现精准补贴。
国家电投大庆项目飞轮储能系统成功投运
7月18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项目飞轮储能系统投运完成,标志着黄河公司对飞轮储能技术研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为黄河公司海南州“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技术研发奠定了基础。
电网企业“四化”绩效管理助力央企动力变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冲刺世界一流企业势在必行。广州供电局作为世界一流城市和全球特大型城市电网,坚持“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导向,经过八年探索实践,持续跟踪研究国内外前沿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结合公司实际, 提炼出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共同提升的“四化”(组织目标任务化、任务工单化、工单价值化、价值绩效化)卓越模型和实现路径,打造具有广供特色的绩效管理金字招牌,为电网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世界一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化”价值创新有五个方面。一是实现“双首创”和“双率先”。“四化”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价值链体系的构建与多年来全面推广应用的丰富实践,在电网企业实现两个“首创”。公司率先在全网通过“四化”系统分解下达全部工作任务、工单量化自动计算以及实现全部一线员工量化考核的兑现应用。二是破解了绩效管理两个亘古难题。建立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协同机制,打造两者命运共同体,解决了个人目标和组织愿景相分离的难题。将绩效工资全部纳入“四化”进行考核兑现,极大激发了员工内生动力,实现“派活干”到“抢单干”的转变,解决了员工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提炼了卓越的绩效管理模型。引入 OKR 理念,以量化考核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炼形成“四化”卓越模型和顶层设计卓越路径。四是打造了一个绩效管理的金字招牌。“四化”已经固化成一个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信息化的绩效管理价值链体系,实现“软管理”向“硬产品”的输出,打造了电网企业绩效管理金字招牌。五是构建了一个大数据体系。“四化”系统与电网企业五大专业系统构建了无缝对接的“全系统”大数据体系,数据资产价值的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应用,促进企业管理效能提升。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置真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结我国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置技术现状和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完善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置装置考核方式与方法,提出建立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牵头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实现12种配电网架结构多态重构,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灵活切换,首次建立组态式自动化试验监控主站,实现试验场景一键顺控,真实复现248种配电网故障场景,实现对配电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实证测试与考核。基于真型试验平台开展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方法研究,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设备和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处置装置开展单相接地故障处置真型试验测试,总结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设备和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处置装置对单相接地故障处置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