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力市场2023年上半年信用评价结果公布:AAA级19家
近日广东电力市场2023年上半年信用评价结果公布。本次信用评价共115家售电公司按要求提交了财务审计报告和征信报告,13家未提交或未按要求提交。经审核和计算,本次信用评价等级为AAA级19家、AA级57家、A级43家,B级6家,C级3家,评价为B级或 C级的均为未提交或未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的售电公司。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管理与应用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河北南部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营业区域覆盖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六市及雄安新区。供电面积8.4万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100余万,供电客户2400余万。每天采集用电数据量约300GB,年累计达到15TB。 公司基于数据中台开展数据管理与应用。将28套系统汇聚到数据中台,共涉及数据表2万余张,数据量约35T。数据中台共享层有7581张模型表的落模。基于数据中台开展分析场景的服务化建设,实现分析应用的快速构建和灵活调用,全面支撑数字化审计、财务多维精益、物资智慧供应链等55项场景建设,完成1127项数据服务发布。同步构建数据质量规则库、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数据共享运营机制。编制《国网河北电力云和数据中台运行保障管理办法》、《国网河北电力数据需求管理流程》、《国网河北电力数据接入规范》等数据运营文档共计13项,强化数据管理基础。 数据中台已初步具备完整的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资产管理等全链路功能,为公司各类分析决策类应用提供数据资源、分析计算能力及统一的运行环境,向各专业、各基层单位提供敏捷开放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服务。
电力系统软件造价评估产品嘉量云
随着电网数字化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投资预算的客观性、科学性,避免重复建设和工作量虚报?如何确保预算评估的专业性、权威性,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和廉洁风险?成为电网数字化项目建设面临的重大命题。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软件造价工作,专门下发国家电网互联〔2020〕606号文,为电网数字化项目的造价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山东电网,作为国网旗下最大的省公司之一,依据国家电网文件精神,率先进行电网营销数字化项目可研测算探索实践,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成果源于中国通服和山东电网软件造价工作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对国家电网乃至电力行业的软件造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案例参考价值。
国网湖南电力创新审计模式 推动审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
1月30日,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2023年第一批审计项目审前数据分析工作。借助数字化审计工作室和数字化审计平台,该公司本部及8家供电公司的审计人员线上协同开展业务数据抽选和筛查,梳理审计重点和问题疑点,推动现场审计精准定位、靶向发力。
基于硬件加密的移动应用安全研究与实践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移动办公应用莲勃发展。随着国家《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以及南方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精益化管理战骆的推行,解决移动应用的用户身份认证、数据防泄漏等网络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目前,在现有的移动应用接入的成熟方案中,采用的是使用数宇证书对用户进行接入认证。但是数宇证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载体,用户无法感受到其中的认证过程;同时数宇证书发放时需要网络传播,存在被窃取风险,认证仍然不安全;目前广州供电局的数宇证书并未在移动端进行接入认证。因此,亟需设计一款使用硬件保存数宇证书的APP,使之完成安全接入。 通过职工创新研究与实践,需要在充分研究现有技术路线和广州供电局现有网络安全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融合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网络隔离、日志审计、病毒防范等网络安全技术,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服务体系,采用移动终端使用时硬件加密的强管控模式,实现移动终端的授权用户认证、信息加密防泄漏、抵御外来病毒或恶意程序攻击等功能,保障企业移动应用的安全高效,提升企业的网络安全能力。
基于数字赋能的智慧审计模式构建和实践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确立了“审计服务、价值增值、数字化审计”的审计信息化规划,启动数字赋能的智慧审计模式构建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展数字化审计和智能审计建设,推动审计工作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有机融合,实现审计数据与业务的全面对接,在基于企业价值增值为导向的数字审计管理和实践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成果研究过程中,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广东电网数字审计分析及应用平台,围绕审计管理工作流程、审计业务持续创新和审计工作数字化保障三个目标,通过对公司经营业务领域的审计关注点进行梳理,对应建立审计策略,对可转化为计算机逻辑的审计策略进行语句编辑,开展对海量业务数据分析和挖掘,筛查审计疑点,全面支撑审计业务数据需求。公司审计部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审计单兵作业装备试点单位,对智能技术和审计业务融合可行性进行现状调研,通过集成较为成熟的智能工具,如OCR、讯飞语记、扫描全能王等,解决现场审计作业中的智能取证、远程通讯、数据共享等多个应用需求。公司按照网公司“持续提升审计数据中心建设水平”的工作部署,司建立了数据审计中心并正式运转。该中心基于公司大数据平台的业务数据对接,归集包括营销、财务、资产等67个业务系统自2012年以来的实时数据,数据容量573TB。通过指标预警、风险预警、预警服务对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连续性监控,开展“无声审计”。公司审计部以审计监控中心作为数据分析的“最强大脑”,组建了“一对多”的后台支持性团队,团队由业务审计专家、计算机技术专家以及电网业务技术专家组成,统一为各现场审计组提供后台数据分析支持。通过“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远程+现场”的审计模式,数据分析团队将审计线索和疑点推送至现场审计组,由审计组应用审计作业装备进行核实取证后反馈结果,形成“联动作战”的合力,有效提升了审计精准性和效益性。
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标准化研究与应用
为适应特高压交流工程规模化建设新常态,全面提升工程投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精益化水平,加强工程依法合规建设管理,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实施,由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支撑,依托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管理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及扩建、皖电东送、浙北-福州、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锡盟-胜利工程开展了《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资管理效率效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全面深入梳理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业务链,梳理完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规范性文件,形成《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资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基于历年工程审计、监督检查中暴露出的技经专业问题,深入分析典型风险事件,分析风险原因,研究风险预控部门、责任主体及预控措施,形成技经专业风险预控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项目基于全过程工程管理和风险管理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系统梳理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业务链,解决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标准化的难题。其中:《手册》通过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工作模板、技术标准的“六统一”全面完整地回答了工程投资管理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依据什么做、怎么确保做、如何规范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六大类问题,全面总结并发扬了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资管理经验,是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资管理方面的首份标准化工作手册;《清单》列示了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典型风险事件,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研究了风险的主要管理依据,分析风险原因,明确风险预控部门及责任主体,提出风险预控措施,强化特高压交流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技经专业风险预控责任,提升工程资金安全,推动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安全健康发展。
独创监督新模式-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海量业务数据和企业内外部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监督,促进依法治企,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监督机构进行高效监督和发挥监督职能亟待探索解决的难题。 2017年南方电网公司对贵州电网公司开展“机动式巡视”工作,受其运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发现营销问题的方式触动,公司开始探索数字化治理的应用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2018年公司以营销域为试点在南网公司范围内首创了审计营销联动业务部门自主排查整改风险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2019年公司在试点基础上将联动机制创新拓展为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 该项成果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理论,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以控风险、促发展,风险真实、权威高效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数据获取-比对-分析为手段,针对公司营销、生产、基建、财务、物资五大业务域“权重大、风险高、可识别”的重大风险事项进行风险模型创建和固化并实施有效管控,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各道防线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监督工作模式持续变革。 本项目构建了监督与业务“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的内涵、目标、思路、内容、实施、保障体系。通过“双轮驱动”风险管控机制“6+2+3”(即六项举措建机制、两条保障促落地、三个步骤推应用)的实施过程,确保构建思路得以落实、推广应用按期推进、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本项目以“搭建内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平台”为手段强化各业务领域自我监督、自主改善,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合力和服务作用,实现了四个创新点,即:创新打破监督与业务的对立关系;实现了“智慧监督”、“数字监督”;实现了持续监督和全覆盖监督;首创“双轮驱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 目前已在全省10个地区供电局和7家综合性分公司全面推广应用两年,涵盖财务、生产、基建、物资、营销五大业务域和审计、监察、法规监督体系。累计实现57个数据模型开展应用筛查,共计发布异常数据38911条,确认问题27354条,整改完成25203条;同一风险异常数据总量期末与期初比平均下降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