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8条 对策
PPT

变压器直流偏磁衍生影响带电检测工程实践及应对策略

发布日期:2018-12-06

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旨在分析土壤模型、接地电阻、直流电阻等参数对直流偏磁计算结果的影响敏感度,在仿真计算工程应用中,集中主要精力尽可能准确获得敏感度高的参数,以提高直流偏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灰关联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关联度排序等。

557次浏览
书籍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1-30

电力行业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行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举措之一。在此背景下,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能源电力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实践,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为基础,以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为基本方向,编写了《“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实践》一书,助力能源转型、“双碳”目标的实现。 本书从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的能源转型发展概况出发,介绍了“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定义和内涵,梳理了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所对应的发展挑战和主要对策,系统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技术,总结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并对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构建进行了展望。 购书联系人 联 系 人:郭萍然 孙佳林 手 机:13571891933 13146792305

552次浏览
报告

广西县域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2023年)

发布日期:2024-03-19

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度融入县域消费、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稳步推进城镇化及数字中国建设等措施不断落地,县域数字经济在市场空间、人气活力、产业支撑和基础条件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县域发展与城乡融合,明确提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发展。2023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数字化与县域城乡融合,指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并在县域上重点提出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于2021年先后印发《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提出城乡融合惠县等六大重点行动。可见,县域是发挥数实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如何顺应数字化潮流,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带动我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数字时代带来的发展红利,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报告通过构建广西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充分运用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对广西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全面梳理我区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报告认为,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人才支撑、提升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力、提升县域数字化治理水平等方面着手,赋能我区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532次浏览
PPT

农村低压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与管理分析

发布日期:2018-08-30

本视频介绍了农村低压剩余电流保护技术的发展背景、剩余电流保护措施、中性线断线故障识别及对应策略、总保频繁动作原因及对策以及配变低压线路检测策略。

关键词:
483次浏览
PPT

运行环境对变配电设施安全的影响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8-08-29

电气设备不良环境的特征及后果、现有环控措施的功过、解决方案

475次浏览
论文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挑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4-10-09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给电网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自然灾难、设备故障、电网管理、恶意破坏等传统风险,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新兴安全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外电力系统及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征和形势,研判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风险和挑战,并从预测预警预判技术、极端气候对电网的影响、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4个方面梳理了全球应对电网安全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电网前瞻性规划部署、提升电网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韧性、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等应对建议,期望为我国电网提高电力供给能力、安全稳定性、韧性提供参考依据。

456次浏览
PPT

农业机械电动化发展趋势探讨

发布日期:2020-12-09

首先阐述了农业机械电动化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农业机械电动化的技术途径,最后探讨了农业机械电动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446次浏览
PPT

特高压串补平台投切对临近CVT绝缘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19-05-23

针对特高压工程系统调试期间,串补平台投切试验引起了邻近CVT故障,提出了一种阻尼装置一体化设计的特高压CT,在不改变CVT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解决了关键技术参数确定、结构设计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绝缘耐受能力和限制脉冲电流的能力,能够满足特高压串补平台电压监测及保护要求。

关键词:
441次浏览
报告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发布日期:2023-10-18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广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日渐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优化升级,在人工智能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东盟国家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然而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广西仍面临行业应用落地存在阻力、技术创新短板依然存在、数据资源壁垒难以破除、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失、道德伦理问题待解决等多方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促进广西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白皮书从简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及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展示人工智能产品、行业应用在广西的落地情况和典型案例,总结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得出推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对策建议。本白皮书邀请了广西相关部门、高校、企业、专家等力量参与,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深入。受限于编写组的水平,内容和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436次浏览
报告

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24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正处于跨界融合、加速创新、深度调整的历史时期,呈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特征。智能传感器作为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信息的主要来源,正深刻改变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作用愈加凸显。我国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高端传感器能力突破作为攻关目标,提出要突破智能感知、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关键共性技术,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进一步提升高性能、通用化的物联网感知终端供给能力。山东、郑州等地专门出台智能传感器产业规划,全国多个地区也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等措施,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产业。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智能传感技术作为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我国制造业由大转强的重要保障。为系统评估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概况,分析智能传感器发展趋势,研究相关问题和应对策略,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历时数月,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编制此报告,以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报告仅用于探讨交流,不代表任何官方观点。

422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