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柜授权开启及预警系统研制
配电网的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供电电力企业在对电能计量装置日常运维及用电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电能计量箱(柜)的封签、封印被破坏缺失的情况屡见不鲜。被破坏的计量箱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给部分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计量箱封签被破坏后,往往伴随着私拉乱接、动表窃电等现象,给后期的管理带来很多隐患。经现场勘查发现,封签缺失的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封签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时将封签开启后没有重新加封:二是部分电力客户蓄意破坏以达到窃电或私拉乱接的目的;三是现场闲杂人员误触碰而导致封签损坏。无论何种原因封签缺失而重新加封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重新加封的前提是停电检测,不但增加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还影响电力客户的生产生活。本成果可由监控值班人员审核权限并利用现有的负控系统平台和负控终端的過控通道,远程操作控制计量柜的电磁锁,授权现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对于强开损坏计量柜门的行为,现场声光报警并利用现有的负控系统平台和负控终端的遥信通道及时在负控系统平台报警,可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赴现场查处。授权系统信息平台可将授权内容和柜门状态记录自动存档并形成数据库,以利于日后检索溯源及追究问责。针对各类计量箱柜现场管理存在漏洞,易发生封签缺失,从而存在窃电隐患和用电不安全等问题,本装置提供一种更加便于管理、更加安全的装置和操控办法,提高了电能计量管理水平。
基于国密算法的RFID芯片产品研制及推广应用
2008年起,项目组在国家863计划等支持下,集中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名科研人员,开展RFID相关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经过6年的攻坚克难,成功将RFID技术与国家商用密码算法相结合,研发了多款高安全RFID芯片,开发了面向电力、金融领域的高安全电子封印、智能电表标签、互感器标签及银行票据资产标签等系列产品,研制了相关产业化装备,设计出相应的应用系统,并在电力、金融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取得一系列突破创新:1)发明了基于三段式非线性动力系统混沌方程的随机数发生器,提出了一种故障注入时输出无效信息的分组密码算法防攻击方法,设计了具有自动关断功能的高可靠、低功耗上电复位电路和基于动态偏置方法的高能效时钟电路研发了中国电力行业首款带国产SM7算法的RFID芯片;2)发明了一种PIE解码器的新型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超高频RFID硅基集成天线的设计方法,研发了多款应用于多领域的射频识别标签,有效降低了标签功耗和成本;3)提出了一种抗去同步化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采用小型化天线设计和新型卡扣式封装结构,研发出电力行业首款基于国密SM7算法的高安全电子封印,大幅提升了用电安全及白动化、精益化管理水平。项目成果已在电力、金融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并在农业、警用等领域试点应用,累计应用芯片超过1亿颗,配套设备超过3.4万台/套,实现销售额19364万元,利润4969万元,利税3292万元,应用规模可观,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成功实施满足相关领域的自动化管理及安全防护需求,对有效提升相关领域智能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电能计量封印技术规范
高安全电子封印防伪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
计量柜授权开启及报警系统研制
配电网的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的最基本要求之--,供电电力企业在对电能计量装置日常运维及用电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电能计量箱(柜)的封签、封印被破坏缺失的情况屡见不鲜。被破坏的计量箱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给部分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计量箱封签被破坏后,往往伴随着私拉乱接、动表窃电等现象,给后期的管理带来很多隐患。 经现场勘查发现,封签缺失的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是封签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时将封签开启后没有重新加封:二是部分电力客户蓄意破坏以达到窃电或私拉乱接的目的:三是现场闲杂人员误触碰而导致封签损坏。无论何种原因封签缺失而 重新加封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重新加封的前提是停电检测,不但增加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还影响电力客户的生产生活。 本成果可由监控值班人员审核权限并利用现有的负控系统平台和负控终端的過控通道,远程操作控制计量柜的电磁锁,授权现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对于强开损坏计量柜门的行为,现场声光报警并利用现有的负控系统平台和负控终端的遥信通道及时在负控系统平台报警,可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赴现场查处。授权系统信息平台可将授权内容和柜门状态记录自动存档并形成数据库,以利于日后检索溯源及追究问责。 针对各类计量箱柜现场管理存在漏洞,易发生封签缺失,从而存在窃电隐患和用电不安全等问题,本装置提供一种更加便于管理、更加安全的装置和操控办法,提高了电能计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