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条 山地风电场
成果

山地风电场成套设计技术方法研究

发布日期:2019-05-29

风机基础作为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单位体量大,投资占比大,对施工技术及措施有较高要求等特点。以云南风电场为典型代表的山地风电场对风机基础的设计在安全性、经济性有更高的要求。 统计目前的工程实际,山地风电场常采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圆形拓展式基础和圆形梁板式基础。圆形扩展式基础的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可操作性强等,缺点是混凝土及钢筋用量较大;圆形梁板式基础的优点是混凝土用量相对较少,基础占地也较小,其缺点为体型复杂,配筋、支模复杂,工期相对较长。基础与风机塔筒连接的形式有基础环式和错栓式。基础环连接形式的优点是基础环吊装、调平方便,整体性较好,缺点在于基础环拼装时焊接要求较高,对调平精度要求高,且需要穿孔钢筋错固于混凝土内,钢筋用量高,且基础环与混凝土易松脱;错栓式连接的优点是错栓用钢量小于基础环,基础混凝土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不宜产生裂缝,基础耐久性 好。但错栓式连接需要进行错栓张拉、二次灌浆等工序,施工要求高,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为提高山地风电场风机基础安全性和经济性,我院结合现有风机基础形式、基础与塔筒连接方式,研发新型的风机基础,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了钢筋及混凝土的用量,达到节约工程投资,减少+工程占地,缩短建设周期的目的;并对现有基础环的形式进行改进,以加强其与混凝土的错固可靠性。

316次浏览
成果

一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

发布日期:2021-09-22

经检索分析,该发明专利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在风电场微观选址方面,最接近本发明专利的是某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该论文”)《风力发电场微观选址与机型优化综合研究》,该论文讨论了风切变、湍流和尾流等对风机载荷和疲劳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以风机容量系数和风机排布间距为约束、以风电场发电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在进行风资源评估的具体步骤。但所提供的数学模型考虑的影响微观选址的约束因素还比较少,尚未考虑可利用率、尾流以及外部约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本发明专利要求保护的一种高海拔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根据订正后的测风数据和实测地形图,利用 CFD 方法对拟建风电场内区域风能资源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拟建风电场区域的环境敏感因素调研结果确定有效开发区域;令风机间距在水平面投影距离 L 满足:其中θ为主导风向与山脊走向的夹角,根据风能资源模拟结果在有效开发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布置准则对风电机组进行优化排布;从而通过使用精准度高的测风数据、地形图及风机间距计算方法提高了选址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实测地形图及优先确定有效开发区域,避免了后期风电机组安装时对安装位置的现场调整,从而提高了选址方法的使用便捷性。 在实际工程中,本领域内惯用的利用 GPS 到现场踏勘定点以确定机组安装位置的这种事后处理的方式,通常涉及对项目规划范围、装机容量和工程造价等诸多方面的调整,这将对某些项目造成颠覆性的影响,严重影响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中 5.1 条关于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的陈述,本申请创新性的通过排除环境敏感因素去确定有效开发范围,从而获取最终的机组排布,避免了事后对机组安装位置的调整,很好的保证了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因此,本申请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具备创造性。

96次浏览
论文

风电场基建生产“互联网+安全监督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2-07-11

当前华南地区分散式山地风电场安全管理仍未有成熟的安全装备和安全技术,为了提高华电广西分散式风电场的安全监督,严格控制基建工程的安全风险,本科技创新小组基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推行“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安全策略,整合优化了“NAS网络存储信息+可视化现场记录仪+云端”信息技术,采用简单和易推广的安全监督技术,实现了风电公司总部与多个分散风电场信息联网,建立小型的安全信息处理中心,并入公司安全生产大区管理。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2023年EPTC大事记

7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8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9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10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