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 工业篇(2024年)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及早实现碳中和、保护地球家园已达成全球共识。数字技术对碳中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公开征集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的案例,经过公开征集、初期筛选等环节,最终在多项案例中遴选出15个典型案例,形成《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工业篇(2024年)》案例集,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工业脱碳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案例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遴选“减排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典型应用,从案例简介、技术应用、赋能效果等方面介绍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助推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助力我国新型工业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报告(2023年)
产业集群因其特有的文化向心力、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协作网络、高效的知识流动等,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产业、创新等资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加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区域化布局趋势,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先进制造业集群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2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近20年,世界各国都在深刻反思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布局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就是制造业对国家、区域发展重要性的再认识,各国都出台了大量支持制造业发展、变革制造方式、抢占新制造制高点的政策。模式的反思、政策的调整、技术的变革都对产业集群的空间形态、技术创新、政策治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全面跟踪、梳理、总结全球典型产业集群演变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能够帮助政府和相关集群主体更好把握规律和“先机”。本报告以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为基础,将在公开信息和研究论文中讨论度高作为全球有影响力制造业集群的标准,最终选取了全球150个典型集群作为年度跟踪分析的样本,从区域分布、技术创新、集群政策与治理等角度全面展示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演变发展的全貌,总体形成2023年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八大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集群发展促进组织、企业等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和发展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云网融合的工业数据采集和云化控制白皮书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电信全面响应党中央战略,面向新型工业化依托云网融合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工业界紧密协作,打造新型工业化高性能连接与计算底座,为做强做优做大新型工业化提供核心助力。在智能网络方面,中国电信推出全云化5G工业定制网,首创工业PON确定性技术体系、IP网络3.0体系架构等,打造满足工业场景要求的高性能确定性网络,形成了全要素的泛在连接能力,满足工厂内外工业场景数据传输对网络的需要;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电信以工业应用为牵引,打通工业数据采集、汇聚、治理及应用的闭环,推出了具备海量协议适配、超高处理性能的标准化、通用化数采网关,研发了首个基于5G云边协同的云化PLC工业控制系统,实现工控软硬件、异构设备、端边云等多维数据采集的统一控制,助力企业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升级。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指导下,中国电信联合产业链各方,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新型工业网络架构的数采和云控应用,在煤矿、钢铁、化工、家电、装备等行业效果显著。本白皮书基于中国电信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中国电信在工业网络、数据采集、云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出翼云采、翼云控产品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可为产业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开展提供参考。展望未来,中国电信愿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们聚力共赢,在工业网络、数据采集、云化控制领域持续技术创新、应用深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共建新型工业化美好明天!
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制造2025引领产业升级 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蛤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新电改深化电力市场改革 售电市场放开:市场竞争加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征得先机 优化生产管理流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重点关注方向
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二)
当前,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共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经济体,年排放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的水平,其中,电力行业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40%左右。同时,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5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以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比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高出2.4%,比欧洲高出40%[2]。有鉴于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能源电力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本报告将所研究的可再生能源限定为非水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电源结构清洁转型的重点。
基于视觉分析的矿山智能综合管理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矿山企业需通过矿山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缓解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自2007年提出“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至2020年《煤炭工业“十四五”发展意见》,可以看到国家的政策正致力推动我国智慧矿山建设和发展进程。矿山用带式输送机存在距离长设备多、耗电量大、运输皮带容易纵向撕裂等问题,且皮带机组管理操作复杂,人员管理不易到位,导致经常需要停产换带,井下人员安全事故频发进而造成的煤炭资源流失,损失较大。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视觉分析的矿山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将物联网、机器视觉与工业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智能机器视觉分析设备、PLC设备,通过变频器、电机等可执行调速机构构建一个智能化、多功能、全天候的动态综合安全管理平台,可助力实现矿山智能高效安全生产。
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四)
当前,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共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经济体,年排放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的水平,其中,电力行业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40%左右。同时,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5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以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比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高出2.4%,比欧洲高出40%[2]。有鉴于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能源电力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本报告将所研究的可再生能源限定为非水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电源结构清洁转型的重点。
数字碳中和工业篇(2024年)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体系不断健全,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工业依然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60%。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数字技术深入渗透到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助力工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 本蓝皮书聚焦数字技术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系统梳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借力数字技术推进工业脱碳的探索实践,分析数字技术助力工业碳减排的内涵机理和思路框架,建立数字技术赋能碳减排潜力评估模型,评估数字技术赋能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流程制造业碳减排的潜力和贡献度,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碳减排的潜力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十年现有的数字技术将分别助力钢铁、石化化工、建材行业减少 5%~20%、6%~16%、3%~9%的碳排放。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对工业碳减排的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从重点行业、绿色制造和企业主体等维度,研究数字技术赋能工业减碳管碳的实施路径和应用场景,并从顶层设计、要素支撑、技术布局、财税金融、企业动力、数字化碳管理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助力碳减排政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AI+工业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探析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AI和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深入融合,已成为推动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基于AI+工业互联网模式在智慧能源综合管理、设备预防性维护、智能计划排产及仓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应分析,论证了其对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并着重研究了新兴生成式AI产品对助力AI+工业互联网模式发展升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现阶段AI+工业互联网模式应用面临的局限性因素,以期为促进更多的AI+工业互联网模式应用场景加速落地、防范应用风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