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条 工程安全
标准

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封存与报废技术规程

本规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要求制定。 本规程在指定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实践经验,考虑了与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监测仪器鉴定、监测仪器封存条件及管理、监测仪器报废条件及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水电工程安全监测仪器的封存与报废。

489次浏览
标准

火力发电工程安全检查规程

339次浏览
论文

500kV 输电线路导地线应力弧垂设计校核

发布日期:2017-05-12

电线应力弧垂直接影响杆塔结构受力和安全距离,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制了设计校核计算程序,只需输入电线参数即可自动求得应力和弧垂,针对某500kV试验线路开展了应力弧垂设计校核,校核发现地线应力设计错误并进行了更正,确保了工程安全。开发的计算程序可对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导地线进行应力弧垂设计校核。

300次浏览
标准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检验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大坝及其它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监测仪器、监测电缆安装埋设前检验,以及测量仪表的周期检验的检验项目与技术指标、检验设备及方法、检验记录与结果。 本文件适用于大坝及其它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监测仪器、监测电缆安装埋设前的检验,以及测量仪表的周期检验。

258次浏览
成果

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18-06-05

该研究成果解决了当前陆上风电机组基础基础结构设计的重点难点问题,填补了部分设计空白,为《陆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该研究成果为在编行业标准一一《陆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已在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广西、河南、内蒙以及新疆等地戈壁、湿陷性黄土、岩石地基、山区、滩涂等场地条件进行应用,在巴基斯坦大沃风电项目、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新疆哈密风电基地等风电场开发中获得较好效果,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指标的优化,在原有设计方法的基础能降低基础工程量10%以上,能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有利于陆上风电的良性发展。 该项成果提出并完善了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形成了标准化的基础结构设计流程和示范,有利于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风电场投资。该研究成果在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广西、河南、内蒙以及新疆等地戈壁、湿陷性黄土、岩石地基、山区、滩涂等场地条件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在巴基斯坦大沃风电项目、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新疆哈密风电基地等风电场开发获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该成果技术可靠、指导性强,能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在编行业标准一一《陆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规范的编制发布,成果将在行业内全面推广。

245次浏览
成果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21-08-16

本项目属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水电工程规模大、数量多、指标高,但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开挖扰动、爆破冲击等影响,将不可避免遭受损伤。由于损伤难以直接辨识,对工程的潜在危害也更加突出,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尤其是随着世界第二大白鹤滩水电站、世界埋深最大的锦屏二级水电站等一大批大型水电工程的陆续建设、完工,如何准确采集和识别岩体损伤信息成为保证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关键。 本项目以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依托,综合运用岩石力学、非连续力学、细观损伤力学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开展创新研究,在岩体损伤理论、评价方法、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19次浏览
成果

滑坡体综合研判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发布日期:2021-10-18

本项目建立了基于物探探测规律的滑坡体分类标准,提出了基于权重和可信度的物探组合探测技术及综合解释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3S和综合物探技术的滑坡体三维建模系统,实现了对滑坡体无扰动、快速准确、高效低成本的性状识别。提出了基于INSAR.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等的滑坡体移动式变形监测方法及实时在线变形监测技术,实现了满足精度要求的滑坡体非接触式变形监测。提出了不同类型滑坡体安全综合评判方法及判据,并对相关判据指标赋权,构建了从监测点、监测项目、基本部位到滑坡体的分层分级安全评价及预警体系。研发了基于地形地质、监测探测信息、安全综合评判技术的具有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分析与信息发布等功能的一体化、可视化综合管理和安全预警应用平台,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 本项目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编行业技术标准1部,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11篇。成功应用于红石岩堰塞湖滑坡、苗尾水电站滑坡、大华桥沧江桥滑坡、小扎局滑坡、大华滑坡、拉古滑坡等工程,并已在瑞丽江一级水电站进水口边坡(提前一天成功预警)、乌弄龙拉金神古滑坡应急抢险与处置中应用、推广,通用性强,实现了通过事先识别、过程监控、预测预警等方式预防或减少滑坡体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可在地灾、工程边坡及滑坡、矿山、道路边坡等多领域为土木工程勘察、性态监测与安全评价提供解决方案,在边坡应急抢险,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专家决策、稳定治理、安全评价及保障电站发电及工程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初步估算,采用该套技术后滑坡体综合费用降低40%左右、工期节省50%,直接及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216次浏览
成果

电力用低压交直流电源新型装备、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08-16

本项目属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水电工程规模大、数量多、指标高,但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开挖扰动、爆破冲击等影响,将不可避免遭受损伤。由于损伤难以直接辨识,对工程的潜在危害也更加突出,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尤其是随着世界第二大白鹤滩水电站、世界埋深最大的锦屏二级水电站等一大批大型水电工程的陆续建设、完工,如何准确采集和识别岩体损伤信息成为保证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关键。 本项目以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依托,综合运用岩石力学、非连续力学、细观损伤力学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开展创新研究,在岩体损伤理论、评价方法、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关键词:
210次浏览
成果

电力用低压交直流电源新型装备、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08-16

本项目属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水电工程规模大、数量多、指标高,但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开挖扰动、爆破冲击等响,将不可避免遭受损伤。由于损伤难以直接辨识,对工程的潜在危害也更加突出,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尤其是随着世界第二大白鹤滩水电站、世界埋深最大的锦屏二级水电站等一大批大型水电工程的陆续建设、完工,如何准确采集和识别岩体损伤信息成为保证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关键。 本项目以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依托,综合运用岩石力学、非连续力学、细观损伤力学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开展创新研究,在岩体损伤理论、评价方法、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196次浏览
前沿技术

“状态监测+故障预警” 守护特高压核心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发布日期:2024-08-0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建成35项特高压工程。保障特高压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武汉南瑞经过多年研究,攻克了特高压核心设备——变压器、电抗器突发性重大故障集中监测与预警难题。

18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