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建筑负荷调节潜力 让电力系统更灵活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将导致系统特性发生变化,电力系统必须具有强大灵活的调节能力,确保新能源并网后实现发用电平衡。而建筑负荷,则蕴含着巨大的调节潜力。
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2022年新能源新增发电量占全部新增发电量七成
7月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向全社会发布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基本数据。报告显示,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7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并网风电365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392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1%,新能源发电增势强劲。
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价方法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安全性评价技术导则
电源、储能项目不得私自并网!《浙江省电力条例》公布
《浙江省电力条例》已于2022年9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南方区域两个细则:重新定义独立储能电站 不再受所在位置限制
6月13日,南方能源监管局印发了《南方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及配套专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南方区域‘两个细则’”),南方能源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新版南方区域“两个细则”重新定义了独立储能电站的含义,不再受储能电站所在位置限制,只要是直接与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满足直控调节的储能电站都认为是独立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