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城市优秀案例汇编(2021)
为促进数字孪生城市领域高质量发展,延续《数字孪生城市应用案例汇编(2020年)》已有研究成果,宣传推广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效应的优秀案例,为各部委及地方政府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联合项目组,开展全国数字孪生城市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历时半年时间,经过前期征集、组织座谈、初期筛选、专家评议等环节,从案例的技术能力、应用场景、应用成效等维度,在近百个案例中遴选出54个应用场景案例并汇编成册,案例涉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等19个省(市),覆盖园区(新区)综合治理、一网统管类、安全应急类、交通物流类、文体旅游类、能源类等场景,以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提供有力借鉴。
基于卫星遥感的电网洪涝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
极端强降雨天气带来的洪涝灾害会导致多处电力设施受损严重。为保障洪涝期间电网安全高效运维,充分发挥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监测范围广、响应速度快、不受天气影响等优势,对受灾较区域进行连续应急拍摄,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全面掌握抗洪抢险前线信息。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构建洪水淹没区高精度智能识别模型,在快速提取重点区域水体的同时确保其精度。动态监测重点区域的水体扩张面积、洪水扩张率及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受影响等级。根据预警等级,发出告警信息,并分析洪水造成的杆塔淹没情况,变电站淹没情况等,为电力抢修及排查工作提供高效精准技术支撑。
6G RIS相控阵系统在输变电的智能化应用
做为第六代移动通信(6G)推荐技术:“RIS可重构智能表面”,已经成为全球通信界瞩目的焦点。本报告首先对RIS相控阵通信系统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控阵通信在智能化输电网、变电站、应急保供中应用的优势,最后对RIS相控阵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RIS相控阵无线通信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
做为第六代移动通信(6G)推荐技术:“RIS可重构智能表面”,已经成为全球通信界瞩目的焦点。本报告首先对RIS相控阵通信系统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控阵通信在智能化输电网、变电站、应急保供中应用的优势,最后对RIS相控阵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创新与实践
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ectrical Logistics Platform ,简称:ELP)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现代智慧供应链“五E一中心”重要建设成果之一,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上线。ELP聚焦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物联传感终端,实现对电网全网重点物资运输的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运用“物流+互联网”思维,实现物联感知、信息技术与物流业务深度融合,在全面升级电力物流工作质效,为“新基建”下的特高压等电网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物资保障的同时,激活数字化运输积累的海量专业数据价值,为电网供应链中的物流业务、工业品物流业务提供支撑服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ELP主要包括两项核心功能:运输监控、配送规划,及六项拓展功能:供需对接、应急运力、服务评价、资源共享、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自2018年开始试运行,2019年12月31日正式运行以来,先后支撑了13个特高压和数十个常规电网工程,为3376批电网物资提供了全流程数字化运输监控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8000余个,监控终端数量1400余台,监控总里程达416万公里。目前已在电网全部重点基建工程中全量应用,全面覆盖220kV及以上线圈类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及铁塔等物资。ELP投入使用后,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基于差异化运维和建设改造的林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
他表示,为确保林牧区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防范和化解火灾隐患风险,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了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提升森林草原配电线路防火能力和运维质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采用现场调研、专题研讨、技术试验和实践论证等方式,形成了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建设改造等方面的风险防治方案与技术成果。规划建设方面明确了森林草原配电线路本体、配变台区、柱上开关、信息监测装置等方面的差异化建设和改造标准,运行维护方面明确了政企协同、线路巡视、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为全国林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