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系统下虚拟储能建模方法与应用场景研究综述及展望
为了促进多能耦合互补和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多领域的研究热点。考虑到能源设备及网络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多种能源时间尺度的差异性,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对系统内具有可调特性的源、网、荷进行储能化建模,并构成虚拟储能系统参与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中。为了准确把握虚拟储能的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虚拟储能的定义、逻辑架构和技术内涵;其次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端设备或网络,总结和归纳了4种虚拟储能建模方法和特性指标;然后重点分析了虚拟储能在4种典型场景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了虚拟储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建设实践,主要通过系统性考虑主配网潮流、电压等各项要素,基于 “全感知”和“群调群控”两个维度加强分布式光伏电源调度运行管理。全面梳理分布式光伏电源设备台账,依托基于调控云的水电及新能源平台实现所有包括0.4千伏在内的分布式电源全面采集及观测。通过整合营配调各业务系统的档案信息、多源泛在数据,开展中低压水电及新能源的标准化建模与采集,因地制宜规范采集频度,建立数据同步机制,弥补原有调度主站中低压水电及新能源数据的空缺,建设基于调控云的水电及新能源模块,引入水利、气象等多源信息辅助开展数据纠偏,最终实现泛在分布式电源实时数据的全感知。开发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系统,技术路线是以配电主站为核心,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下达各个分布式电源需要调节的数值;将调节指令下达给多个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子站;由群调群控子站负责分配各个逆变器的启停,实现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批量调节,如图2所示。基于以上系统,再根据电网侧需求,实现分布式光伏电源集中执行电网实时平衡控制和安全自校正控制,集群参与电网有功、无功电压等动态调节,进而优化利分布式能源,并保障主配网安全经济运行。
全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在新能源发电建模、直流工程输电能力校核、区域电网安全稳定特性分析等业务环节应用
6月30日,针对新能源高出力的电网运行方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仿真中心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仿真团队开展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试验。仿真团队开展了全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找到影响新能源电量消纳的主要因素。
泛在物联的智能配用电系统优化运行
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是智能配电网与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形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分析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的参与主体及其信息、物理、社会属性,并从物理域、信息域和社会域三个层面探讨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提炼其运行特点,包括物理域中的节点、网络和功能的灵活性;信息域中的泛在感知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式的边缘化、开放交互的安全性,社会域中的角色可变性、效用个性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炼其难点,包括复杂配用电系统的特征识别、社会行为建模与混合仿真、非完全信息的随机博弈框架与应用、融合社会属性的优化问题、边缘计算的调度策略与驱动机制、配用电终端物联网的交互安全机制等。在理论层面为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多学科交叉提供分析探讨,在应用层面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配电网统一信息建模与应用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在从传统信息化建设向数字化转型阶段迈进,对统一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应用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从源头主动应用统一数据模型,推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支撑公司战略落地。其中,电网资源领域以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和网上电网建设为依托,聚焦构建“发一输一变一配—用一新”全环节的“电网一张图”,以及基于“一图三态”的全网基础共性业务优化情况,遵循IEC 61970/61968/62325等国际标准,重点完善主、配网侧相关逻辑模型设计,主要涉及电网域、资产域、综合域等。国网公司配网模型通过在两系统一平台模型建设、配电物联网模型建设、电网资源业务中台模型建设等方面已开展多项建设工作,从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三方面完成统一信息模型成果积累。实现电网数据深度融合、业务系统协同交互、业务应用标准化构建的支撑作用。
输变配联合巡检解决方案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年精心打造。由慧航云航线规划工具、慧眼无人机及机库、慧眼调度监控分析系统组成,飞向智能巡检3.0新时代。慧眼为用户提供设备与环境的高效信息采集与厘米级数字建模服务,通过慧航云高效规划出精准、安全的航线,打通数字模型与物理世界的壁垒,让无人机按轨迹安全、可靠飞行。集群组网是满足电网大范围、不间断巡检的关键。慧眼智能机库系列可网格化部署在电网运维的各种场景,共同形成一张巡检网络。用户可通过慧眼调度监控分析系统,进行任务编制,远程一键下达任务。接到任务后,无人机可根据既定航线在智能机库间来回“跳跃”,实现“蛙跳式”巡检,突破时空限制,组网联动调度。巡检过程中,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巡检状况,并对无人机传回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自动归档,减少人力与时间的损耗。慧眼无人机,支持4G/5G、Mesh组网及APN专网等方式接入,实现与云端平台的直接双向互动,摆脱遥控器的束缚,来去更加自如。采用4GRTK定位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保障了无人机可精确执行航线,在间隔中安全穿梭。更有超清视界,无损还原作业场景;双光测温,洞悉全局;超长续航,多机协同,高效可靠。为配合无人机大范围巡检,根据用户在不同场景的需求,慧眼打造了4种型号的机库。换电机库采用柔性机械臂为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快速换电,分秒必争。充电机库采用充电续能方式,适配市面主流品牌微型无人机,智能小巧、兼容并包。简易机库伫立守护的无人机管家,极简设计,摆脱对飞手、地形的依赖。移动机库小巧便携的飞行大脑。完全解除地形部署限制,为移动而生。高精建模工具+全局管理调度系统+强续航自动“机-库”组合,构建起安全、可靠、大范围低空自动化巡检网。这就是慧眼巡检新生态。目前,慧眼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城市应用,应用于2000+座变电站;覆盖70000平方公里,无人机年均起飞20万余架次,安全起降率达99.995%。打破输电、变电、配电专业壁垒冲破信息、时间、空间障碍。心之所向,目之所达。
基于5G的园区微网源网荷储互动调控示范站
园区微网源网荷储协同管控在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随着园区级微电网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协调管控的终端数量增多、交互关系愈发复杂多变,对终端信息采集、汇聚、传输、存储、处理及可视化应用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园区微网终端快速协同与精准管控中信息采集量大、模型交互复杂、时间响应要求高,管理困难。为解决上述难题,华自科技采用5G通信技术、智慧能量管理技术、建模仿真与优化算法技术等,打通源网荷储终端之间的数据壁垒,提升多应用场景下能量协同管控的精度与效率,实现园区微网源网荷储互动调控的智能化与智慧化。
基于声纹Ai的开关柜故障诊断&局放缺陷识别技术
工业听诊器替代了电力行业中老师傅常用的听筒或听棒。配电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如果有故障产生会伴随产生异响,工业听诊器利用声纹AI技术对异常声纹进行故障建模,24小时在线听诊,及时发现故障以及大数据分析预测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