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75条 开发
PPT

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7-17

阐述了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研究背景,针对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随器计量技术、传感芯片技术、基于HPLC的用采高级应用技术、基于HPLC的双模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核心设备研制开发进行全面介绍。最后结合实践分享了公司在典型应用场景的探索。

12097次浏览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6-05

为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力业务的融合发展,促进电力行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助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以“数字技术创新融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定于2023年6-8月在杭州市和宁波市举办 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

2303次浏览
PPT

无人机图像智能算法在电力巡检上的开发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5-28

阐述了无人机图像智能算法在电力巡检的开发及应用,带来AI人工智能和多传感器融合的全栈式电力运维解决方案。在普宙无人机自主巡检中,深度学习算法被两次应用,实现可见光对杆塔本体精细化巡检的拍照点自动化精准选定以及精确识别存在缺陷隐患的照片及缺陷位置。其采用的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通过基站采集的载波相位数据发送给移动站(无人机)进行求差计算定位坐标,不受限于通信链路和网络覆盖,使得定位精度提高到了厘米级。

关键词:
1614次浏览
行业要闻

“电力+算力”融合推动电网智能转型

发布日期:2022-04-07

“真没想到,许可证才刚批复不久,你们的接电方案就发过来了!”近日,广西国营林场开发有限公司生活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负责人邓经理接到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青秀分局客户经理容雯婷的电话惊讶道。这是南方电网基于数字电网建设,应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数字化赋能的一幕场景。

1400次浏览
政策法规

山东:到2025年力争新增500千伏和220千伏电网工程469项

发布日期:2022-06-13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介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相关领导介绍到,在现有“五交三直”外电入鲁输电通道基础上,加快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适时推动第五条直流输电通道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到2025年,形成“五交四直”受电格局,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同时,推动送端省份既有直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基地建设,深化与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送端省份能源战略合作,确保外电稳定送入。

1346次浏览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配电技术高峰论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2-09

为提升配电网建设、运维和管理高质量发展水平,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电网)定于2023年3月2-3日在北京举办2023年(第六届)配电技术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

1325次浏览
通知公告

关于召开第十届输电技术大会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5-18

为展示输电领域关键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经验,推动输电线路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电网)以“智慧输电、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标准赋能”为主题,定于2023年8月3-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召开第十届输电技术大会。

1319次浏览
报告

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

发布日期:2023-10-30

海底光缆是支撑各国之间交流沟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时代各个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石、底座和载体,承载了全球约99%的洲际通信数据流量,是国际通信的主动脉,是扩展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公共产品影响力的基础条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数字化应用推动数据中心需求上升,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持续,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规模高速增长。同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底观测网络建设等为海底光缆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海底光缆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多纤对光缆、超高速单波速率、超高电压远端供电等技术开始推广应用,OpenCable建设模式被普遍接受,SMARTCable技术和应用开始探索。互联网巨头引发全球海底光缆发展格局调整,多元主体参与催生多种建设模式,海底光缆工程总承包、设备制造、勘测、施工和维护等产业各环节快速发展。为更好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共享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相关国家纷纷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海底光缆等国际通信设施建设,助推海底光缆产业发展。未来,全球经济波动、海缆技术不断升级以及跨境数据流通规则变化等因素不会影响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进程,全球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互联互通需求不断增强,海底光缆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1300次浏览
案例

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发布日期:2022-06-29

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建设实践,主要通过系统性考虑主配网潮流、电压等各项要素,基于 “全感知”和“群调群控”两个维度加强分布式光伏电源调度运行管理。全面梳理分布式光伏电源设备台账,依托基于调控云的水电及新能源平台实现所有包括0.4千伏在内的分布式电源全面采集及观测。通过整合营配调各业务系统的档案信息、多源泛在数据,开展中低压水电及新能源的标准化建模与采集,因地制宜规范采集频度,建立数据同步机制,弥补原有调度主站中低压水电及新能源数据的空缺,建设基于调控云的水电及新能源模块,引入水利、气象等多源信息辅助开展数据纠偏,最终实现泛在分布式电源实时数据的全感知。开发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系统,技术路线是以配电主站为核心,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下达各个分布式电源需要调节的数值;将调节指令下达给多个分布式电源群调群控子站;由群调群控子站负责分配各个逆变器的启停,实现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批量调节,如图2所示。基于以上系统,再根据电网侧需求,实现分布式光伏电源集中执行电网实时平衡控制和安全自校正控制,集群参与电网有功、无功电压等动态调节,进而优化利分布式能源,并保障主配网安全经济运行。

书籍

智能配电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和碳排放总量的连年升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调整能源结构的一项关键任务,更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另一方面,我国电网建设加速,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用电负荷的多元化增长,使得电力稳定供应面临较大挑战,需要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破解电力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缩小负荷曲线峰谷差,保持用电稳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着力点,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撑新能源的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并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传感技术及控制决策系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服务电网终端用户,智能配电网具备安全、可靠、自愈、经济、兼容等特点。加强智能配电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促进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融合渗透,助推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重点应用,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近日,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组编的《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即将出版。本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再探讨,对前沿技术进行新探索,全面展示当前智能配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智能配电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和配网业务对智能配电技术的需求,本书深入分析了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解读了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智能配电技术标准,围绕配电设备智能化、配电智能终端、配电物联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等关键技术做了全面介绍与研究,总结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配电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展望了智能配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联 系 人:张伟豪 手 机:18518354192 邮 箱:zhangweihao@eptc.org.cn

119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