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财务家园
财务家园突破传统文化建设中的时空限制,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用高速的互联网手段传播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以微服务、微应用的形式,将庞大、复杂的办公流程迁移于手机端,设计日常工作、工作动态、专题讨论、财经制度、三个建设五大功能模块26个子项目,成功破解沟通链条长、协作效率低、总部与基层单位信息不同步等管理难题,为公司系统全体财务人员构建了集沟通交流、工作组织、知识传递和成果展示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财务家园体现了财务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新要求,是财务专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的“安全、好用、易用”的平台,更好的助力公司财务发展和财务管理提升工作。
智能融合终端及APP建设应用
主要介绍融合终端APP的建设及应用,首先简述配电物联网核心设备融合终端APP的架构演变历程,从硬件底层环境到软件交互接口,提出融合终端微应用技术的发展应基于统一的体系,其次贯穿APP的开发、调试、上线及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流程,进行APP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一致性介绍,然后对目前试点区域APP的部署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针对APP应用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在统一的测试方法下,各级电科院联动检测,规范APP的开发,减少现场的问题,最后总结APP目前取得的现实意义和仍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工作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面向配电物联网的配电终端一体化建模
针对当前基于IEC61850的配电终端信息模型对配电物联网的描述和覆盖能力的欠缺,以及未考虑面向终端微应用的开发,存在功能灵活扩展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配电物联网的配电终端一体化信息模型。该模型融合扩展了IEC61850、CIM和物模型,采用扁平化模型层次结构和基于本体的模型抽象方法,建立物、数据、设备和服务4个顶层本体。所建模型适用于云主站与终端之间设备的信息模型交互,以及大规模接入场景下的配电终端即插即用,有助于降低终端微应用间信息交互管理的复杂度,以及配电终端功能一体化的实现,能够全力支撑当前配电终端的数字化转型。
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为了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管理与智慧服务而研发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深度融合,面向能源供应商/服务商(B类用户)、能源消费者(C类用户)及政务机构 (G类用户),提供综合能源的规划配置、全景监测、能效管理、智慧调控、智能运维、用能优化、数据增值等服务,给能源管理“增智”,为能源消费“赋能”。智慧能源服务平台面向各类区域典型场景、共性业务需求,按照轻量化和套餐化的要求,采用分布式服务框架、组件化设计,打造低耦合应用功能模块池,借鉴中台理念构建基础平台,结合应用场景从模块池抽取微应用,实现按需组合、无缝集成,灵活适应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基础平台拥有长期沉淀的业务能力,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开发需求。平台包括能效管理、智能运维、需求响应、楼宇管理、项目管理、多能协同、现货交易服务、能源大数据、城市能源运行统计、能源金融支撑与能源生态圈等模块,可向商用楼宇、工业企业及园区、社区等场景提供综合能源服务。
现代电力智慧配网微应用功能建设情况
该应用整合了调度、营销、数字化等多专业数字化系统数据,依托电网“一张图”和配电自动化系统,构建配网挂图作战体系,通过蓉城头条、蓉城鹰眼、蓉城慧服、蓉城医生和智慧保电五个微应用,全面实现场景化、全流程、分层分级管理。针对成都配网设备运行状态及潜在风险、中低压故障及影响范围、供电可靠性和客户用电服务质量等核心痛点、难点,靶向关注薄弱环节,优化错冗信息,强化分层分级溯源和穿透管理,赋能配电业务向指标管控精益化、态势分析可视化、电网运维智能化和业务管控工单化演进,构建“基层班组用图作业”、“专业管理用图监督”、“公司领导挂图指挥”的统一挂图作战体系。
湖南电科院研发状态评价微应用,自动收集分析设备运行数据 服务检修策略智能决策
7月9日,湖南电科院依托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系统)状态评价微应用中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出具湖南电网5161条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63562台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一次设备、4431套直流电源、47026套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定期评价分析报告,完成年度输变电设备状态定期评价工作。
面向智慧用能的省级电网企业全业务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
面向智慧用能的省级电网企业全业务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项目以“一平台、一系统、多场景、微应用”为核心理念,建成“数据干净透明、模型规范统一、分析灵活智能”的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面向“全业务范围、全数据类型、全时间维度”数据提供统一的存储、管理与服务,实现业务高度融合、数据充分共享、价值深度挖掘,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打造数字辽电,服务智慧城市紧密围绕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开展电力大数据的应用实践,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实现电力工业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的发展。 本项目以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为行动指南,着力于研究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从企业业务全局出发,对企业数据的定义、存储、访问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管控,保证全企业范围内数据的→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公司各业务应用提供逻辑统一的数据支撑;由过去数据复制的业务集成方式转变为共享使用方式,实现企业级端到端流程的真正贯通,并解决系统间数据集成及数据复制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为公司各类分析决策类应用提供完备的数据资源、高效的分析计算能力及统一的运行环境,改变过去分析型应用数据反复抽取、兄余存储的局面,实现“搬数据”向“搬计算”的转变,支撑企业级数据分析应用的全面开展,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