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技术支持系统技术规范
全球可再生能源储量评估,前景分析与规划平台
全球可再生能源储量评估、前景分析与规划平台针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空间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率较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链的一体化优势,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具体国别或地区政治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动向、能源需求、能源结构、生态环境等因素,构建覆盖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能源电力等领域的综合性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球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储量评估、市场前景预测与宏观规划服务,重点解决全球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国内外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地方能源局、能源建设企业及中小型个人用户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服务。本项目包括行业云平台软硬件、以及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基础架构研究与建设,研究数据资源池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建设可再生能源数据仓库,进行可再生能源储量评估与市场前景分析应用系统研发,并构建可再生能源储量与市场前景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电网台风灾害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台风灾害影响范围大,破坏力强,据统计 2013年-2015 年期间,台风灾害就导致广东电网输配电线路损失超 7.2 万基,影响用户达 776 万户以上,是沿海输配电线路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电网安全与社会供电。长期以来,电网风灾防控面临着设备风速缺乏有效监测分析、杆塔风灾破坏过程不明确、风灾损失难以量化评估、风灾防控措施不完备和辅助决策缺乏系统级信息集成等问题。台风灾害的精准预警与防控是提高电网应对能力的必要手段。 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系统性解决了电网台风灾害广域监测、精准评估及高效防治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突破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微尺度台风风场精细化分析技术,揭示了复杂微地形区域的风场变化规律,构建了电网台风监测及灾害告警网络,首次将设备风场监测预警精度提升到 10m 量级,解决了有限监测站点无法对输配电线路全覆盖监测的难题,实现了具体到设备的台风灾害风险告警。提出了塔线体系风雨荷载耦合计算模型,建立了架空线路抗风承载能力及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倒塌分析方法,有效定位输电杆塔薄弱部位和失效概率,发明了输电线路杆塔不停电加固技术,提升了杆塔抗风承载力。建立了配网台风灾害多因子损失预测模型,突破了强台风区域内配网杆塔定量损失评估的难题。发明了配网防风不停电快速打拉线装置及适用于多方向荷载的弃线保杆装置,拉线抢装时间缩短 90%,弃线保杆动作误差小于 5%,大幅减少配网因台风倒断杆事故; 构建了主配网设备台风监测与灾害防治体系,研发了电网台风灾害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台风监测、灾害损失评估和防治辅助决策,有效支撑电网台风应急指挥。 项目获授权专利 31 项(包括美国专利 1 项,发明 16 项,实用新型 14 项),发表论文 60 篇(其中 SCI 24 篇、EI 21 篇、中文核心 11 篇),主编企标 1 项,参编行标 1 项;授权软件著作权 11 项。经专家组鉴定,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雄安新区地市级主配一体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成
6月8日,雄安新区地市级主配一体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顺利完成调度数据网第二个平面的接入切改,实现了数据采集控制网络通道的双网冗余高可用,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升至99.9999%。该系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地市级主配一体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智能水电厂主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导则
基于全链条的配电网发展规划与管控关键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
本项目面向配电网规划、投资计划、开工建设到生产运行全链条,从数据融合与深度挖掘、动态评价与智能诊断、差异化与标准化规划、项目优选及管控等多个层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其中,数据融合与深度挖掘技术用于解决数据质量不能满足规划深度要求的问题;动态评价与智能诊断技术用于解决电网发展评估问题;差异化与标准化规划及其决策系统用于提升配电网规划水平;项目优选及管控技术及其决策系统主要用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配网精准投入。 本项目成果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全面推广,通过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应用,有效支撑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用户接入等工作。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公司的规划和项目管理水平,节约和延缓投资成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电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化规划设计模式,可以加强省公司配电网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更加精细的配电网规划;通过投资决策与风险监控的闭环反馈机制,构建出全链条电网投资项目管控体系,实现项目风险实时捕捉,使总部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项目优选及动态全过程管控;项目研究的数据融合与深度挖掘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配电网海量数据实时处理能力,还可以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实现复杂电网数据模型的成功化简,同时研发配电网全过程规划设计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应用,实现配电网全过程规划和项目精益化管理。
【政策解读】华东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进一步细化
近期,华东能源监管局发布《华东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模拟运行稿)》和《华东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模拟运行稿)》(以下简称“两个细则”),指出电网企业要按照新版“两个细则”要求,修改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原则上技术支持系统要在2022年9月底前具备模拟运行条件。
配电网主动抢修支持系统的信息化集成与应用实践
介绍了过往南昌供电公司配电网主动抢修支持系统的信息化集成情况、主动抢修应用实践情况以及主要成效。
大型电网企业战略闭环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本项目结合大型电网企业战略管理特点,以国家电网公司为实践载体,研究提出了大型电网企业战略闭环管理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并按照“建体系、强体制、优机制、数字化”的路径,构建了系统化的大型电网企业战略闭环管理体系与方法。项目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管理相关工作中得到了具体应用。 一是构建了大型电网企业战略闭环管理体系,提高了战略管理的体系化、科学化和精益化水平。形成涵盖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落地、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五个流程19个关键环节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自上而下的实现战略落地,自下而上的通过信息反馈推动大型电网企业战略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实现环节间与环节内的闭环和标准化管理。二是优化完善了战略管理组织体制,实现了战略管理组织有效衔接,资源整合。从战略管理组织机构、智库体系建设、战略合作平台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垂直协同专业高效的战略管理组织体系,保障大型电网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一贯性、持续性。通过强化“1+1+N”的智库体系,有效提升大型电网企业战略研究支撑能力。通过培育壮大横向协同的战略合作平台,充分吸收借鉴了先进的战略管理成果。三是完善战略闭环管理相关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大型电网企业战略管理协同效应。针对战略闭环管理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建立了“360度全方位”精准化战略环境动态分析机制、“多主体全领域”专业化重大战略课题研究机制、“多因素全传导”战略目标分解机制、“多角度全流程”标准化战略分析评估机制、“多维度全业务”常态化战略交流会商机制、“多广度全媒体”立体化战略宣贯机制等一系列战略管理机制。四是构建了大型电网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平台。结合决策支持系统发展趋势,基于商务智能理论,通过对各类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的梳理和比选,构建了包括战略闭环管理系统、战略运行全景展示平台、专家库系统以及系统管理平台四大子系统的战略管理信息化平台,基于大数据方法对海量环境动态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
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首次结算试运行
12月1日,陕西电力现货市场首次结算试运行正式启动。本次结算试运行持续7天,实行电力现货市场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联合运行,旨在检验现货市场规则体系和系统参数设置的合理性,验证技术支持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本次试运行的启动是陕西现货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完成了“调电试运行”至“结算试运行”的跨越,陕西“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步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