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温的变压器台区绝缘护套
随着城乡用电快速增长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部门不断加大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力度,大大缓解了用电供需矛盾。为了解决树障、鸟窝、异物等三类缺陷造成10kV配电线路的接线柱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放电等故障频发的问题,各地电力检修部门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台区的引线、连接线、变压器接线柱、隔离开关、跌落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等加装硅橡胶绝缘护套,加装硅橡胶绝缘护套可以对线路局部绝缘化防树障、杆塔局部绝缘化防鸟害、配变网局部绝缘化防异物具有明显效果,对于降低农网居高不下的故障次数具有重要意义。
10kV 配电网快速保护与级差配合技术及应用
双现代社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10kV配网故障占电网故障次数的80%以上。如何实现就地快速隔离,对提升抢修效率,保障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主站集中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普遍存在处理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不能很好适应故障处置的要求。利用级差保护方式,可实现故障就地快速隔离,且故障上游不停电。为实现故障有效、快速隔离,加强配网级差保护研究及规模化应用十分必要。本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核心技术已在北京公司广泛应用,并作为新技术在山东、江苏等地推广。截至2020年底,与2016年相比,整线全停故障减少90%以上、故障停电时户数减少85%以上、减少户均停电0.95小时(减少23.65%),大幅提高抢修效率。本成果减少了配网故障切除的平均时间,避免了大面积停电,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稳定性、供电可靠性及管控水平,近四年减少售电损失及节省运维成本5360.62万元,成套设备实现销售额27500万元,实现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防治技术导则 等2项标准
本项目属于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包括1项国家标准和1项电力行业标准。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鸟类资源不断丰富,鸟类活动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已成为三大主要跳闸原因之一。涉鸟故障防治工作已成为电网设备运维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关键技术及标准规范的缺失,涉鸟故障防治工作仍主要依靠运行经验,项目投入粗放,效果差,电网与鸟类和谐共处难以实现。 本项目标准从电网涉鸟故障精准分级防治出发,首次提出基于电网运行与鸟类习性规律的涉鸟故障地理风险分级方法,2016年28家省级电力公司依据标准完成分布图绘制,实现了电网涉鸟故障防治的差异化设计、运维和改造;项目系统提出基于鸟类保护的鸟巢处理行为规范和以疏导为主的电网涉鸟故障生态防治方法,构建的“电网涉鸟故障差异化生态防治”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外标准的空白,在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同时,促进了鸟类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提出了杆塔涉鸟故障风险区域划定方法,形成全面系统的涉鸟故障防治装置技术规范,为供电企业差异化精准防治和珍稀鸟类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提升防鸟装置的产品质量,降低防治投入成本。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依托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网涉鸟故障预警及防治技术实验室、河南省涉鸟故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试验条件,研发了一套鸟粪模拟推进装置,提出了鸟粪模拟溶液配比及鸟粪污染绝缘子涂污方法。规范了110kV~500kV线路鸟粪闪络防护范围,优化了防鸟装置设计,并在工程上成功示范应用。研究相关成果获得国网公司级和行业级科技奖励2项,省公司级科技奖励2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5项,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20篇,有效支撑了项目标准编制工作。 项目组采用“科技研发、标准制定与工程应用一体化推进”模式,创新性地构建“电网涉鸟故障差异化生态防治”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成果应用于27家省级电力公司,以江西省为例,近3年不仅涉鸟故障次数降低53.8%,而且防鸟资金投入下降了39.7%。以国网江西、河南、青海电力、上饶志远、赣州联银、河南四达等为代表的电力企业和装置制造厂家,通过应用标准累计实现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1.4亿元。项目成果使以经验为主的传统防鸟方式向差异化、规范化的现代防鸟体系转变,保证了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使珍稀鸟类在电力线路找到适宜的筑巢区域,得到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报道,有效契合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降低浆液循环泵的故障次数
降低1000MW机组RL-SL型长伸缩吹灰器故障次数
本项目QC小组将在2016年一季度继续对此次治理效果进行跟踪,通过热态巡检制度及定期工作巩固成果。经1-2月份缺陷分析,发现2个月仅发生缺陷卡涩情况2次,月均1条,巩固措施持续有效。本次活动我们小组成员遵循QC小组活动程序,恰当使用工具方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QC小组成员个人技能明显提高,每个人熟练掌握了鱼骨图、排列图等常用分析问题的方法。2016年QC小组将不断开拓创新,围绕“降低四期短吹故障次数”继续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安全、经济效益。
降低脱硝氨供应系统故障次数
本项目经过小组成员长达 14个月的共同努力,攻克了氨输送泵缺陷较多的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增加了脱硝氨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兼顾了社会效益分析小组活动各阶段,总结出很多活动成果的亮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活动中,小组将继续发挥这些亮点,努力改造不足,争取是小组的活动更科学,更新颖,取得更大的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此理论和方法用到处理其他问题中去,继续深入开展QC活动,步步提高。通过此次QC小组攻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组成员的QC知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我们QC小组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脱硝氨供应系统的巡视,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使系统更安全、经济、可靠。下一步打算对“起重缓降器”的研发进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