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信息系统可靠性保障能力应用研究
本项目以研究现有信息系统保障体系不足为出发点,借鉴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理论和可靠性保障理论,通过提取信息系统可靠性运行的影响因素构建高可靠性技术模型,并研究基于此高可靠性模型下的系统架构设计、高效能系统自愈及故障处理机制,形成“分域分区、重点保障、范围可控、以换代修”的新型可靠性保障体系典型架构,进而实现原信息系统可靠性指标 MTTF和MTTR的提升。通过将设计原型等项目成果在统一权限、营销等系统的示范应用,验证系统可靠性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深入研究云平台相关关键技术,融合云平台的技术,定制出一整套依托国网云平台的,覆盖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对象、存在于从建设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的具有国网特色、面向未来的 可靠性架构设计。 项目成果: 该项目完成3个授权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发明专利),3个未授权专利(均为发明专利)11篇论文,具体见附件。 效益分析: 通过该项目成果可以提供可靠的服务,确保当任意链路或路由出现问题时仍能使网络高效运转。传统的局域网以牺牲链路利用率为代价,使得局域网的平均利用率仅为30%~40%,繁忙时的链路利用率也仅为40%~60%。通过项目搭建基于SDN架构的系统,利用SDN获取全局信息,并采用哈希技术来保证流量平衡,实现对每个私人应用的平等对待,确保每位用户的应用不会受到其他用户应用的影响。 推广应用: 可靠性理论应用与国网云计算平台,提供高效的运维、部署、管理工作,支撑国网云稳步推进。本项目基于统一权限、营销、财务、生产管理等核心系统进行研究,涉及一级部署、二级部署系统,生产、灾备中心端,在把面向提升信息系统可靠性保障能力研究完成后,以统一权限系统为基础,把相关基础架构可靠性支持、系统可靠性性架构设计、故障可靠性保障体系及故障应急处理机制等核心技术进行产品化,直接的产品化应用先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做试点应用,试点应用成熟之后推广,随后核心产品可以在公司内其它系统进行验证及推广。最后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成熟之后,进而形成普适性的安全产品向社会全面推广。
北极风电开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展望系列研究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油气和航道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战略地位凸显,世界主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争夺和竞争日益激烈。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能源低碳发展共识的大背景下,研究北极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场选址、风电机组选型、风电场建设施工与装备、风电站设计及技术经济性分析,以及利用北极独特地理位置优势进行北半球联网、北极风电向东北亚地区输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等内容,对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能源低碳发展、保障我国能源与地缘政治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可为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推进国际化发展、科学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等重大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报告评估了全球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主要地区资源储量、资源条件及分布情况;结合北极地区自然条件与气象数据,对北极地区总体及七海二岛地区的风资源进行了宏观评估,测算了北极地区风电可开发装机容量,提出了风电场宏观选址方法,并对重点地区进行了宏观选址分析;结合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航海航运等,分析了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我国参与北极科考、国际合作开发的战略与策略;梳理了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煤炭、油气、水能资源储量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中俄能源开发合作前景,研究了俄罗斯电力建设相关法律制度;研究了北极地区七海二岛的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等风能资源特性,对北极地区风电场规划与风机选型进行了分析,包括风机选型、机组适应性设计、机组类型及特性曲线、经济性评估等内容;研究了北极地区风电场建设施工与装备需求,进行了北极地区风电站、电气系统设计方案初步研究及投资估算与发电效益分析;研究了北极地区风电外送目标市场,以及向东北亚地区、欧洲地区、北美洲地区输电规划等内容;在考虑相关地区的负荷发展、电源建设与电网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北极风电向中国输电方案,分析了送端电网和孤岛送电两种方式的可行性,探讨了采用柔性直流技术送风电的可行性;研究了北极风电与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火电、水电联合开发方案,包括火电与水电建设厂址、电站配套送电线路路径规划、电源电网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风电消纳与受端电网调峰需求、风电与火电和水电联合输送的调峰特性等内容;研究了高寒、高湿、强风地区的输变电技术需求;测算了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电源建设经济性,研究了北极风电送出技术经济性;开展了以北极为核心、基于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给出了 2030 年、2050 年和 2100 年的全球联网情景方案,测算了跨时区峰谷调剂等联网效益。
现代能源体系下电网公司投资效益边界问题研究
五、成果简介 现代能源体系下电网公司投资效益边界问题研究项目针对我国能源转型发展趋势下电力系统安全低碳、清洁高效的发展方向和电力体制改革环境下对保障投资效益和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总体要求,研究适应新形势下的电网工程、新能源工程以及综合能源等类型项目的投资效益边界问题,提出基于决策需求的区域电网,综合能源投资边界界定,研究成效-效益经济测算方法,建立考虑项目经济性、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等多因素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开发响应的计算软件,系统性的解决电网公司投资效益边界问题,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电网项目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和依据。 项目创新性的提出了符合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统筹考虑各类型项目效益的电网公司投资效益边界,一方面注重管制业务的“质量、效益”,将有限的投资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开展区域电网投资效益分析,有助于优化输、配电项目的投资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考虑各类因素不确定性的概率分布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决策需求综合能源投资效益及计算方法,满足新能源工程、综合能源项目投资决策需要。项目完善了关于企业发展效益和风险管控效益的指标体系,能够更全面的反映新形势下投资项目决策评价重点方向。 项目成果聚焦能源转型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环境下的电网投资、新能源电站建设和综合能源等新业态项目投资问题,符合能源电力发展方向,项目领域覆盖广,成果需求范围大,不仅能够在电网企业内进行推广,同样适用于各类能源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同时能够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项目规划、管理评价的依据,目前项目成果已在部分地区的电网建设和政府评审工作中得到应用,未来推广前景广阔。 通过应用本项目成果,能够有效保证各类电力系统建设项目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本项目一方面避免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使电力企业利益、地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有机结合与平衡,另一方面推动了大量电力新兴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国创新发展方面,鼓励上下游产业链技术进步和销售额及利润增加,同时通过大量符合电改方向的建设项目的投产,释放了改革红利,从而产生客观的间接经济效益。此外项目结合电网公司运营体系和电力新兴产业项目运行周期长、市场变化环境下收益不确定性高等特点,针对管制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提出了投资决策管理机制,完善了电网公司聚焦管制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发展的投资决策体系。
降低脱硝氨供应系统故障次数
本项目经过小组成员长达 14个月的共同努力,攻克了氨输送泵缺陷较多的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增加了脱硝氨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兼顾了社会效益分析小组活动各阶段,总结出很多活动成果的亮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活动中,小组将继续发挥这些亮点,努力改造不足,争取是小组的活动更科学,更新颖,取得更大的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此理论和方法用到处理其他问题中去,继续深入开展QC活动,步步提高。通过此次QC小组攻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组成员的QC知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我们QC小组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脱硝氨供应系统的巡视,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使系统更安全、经济、可靠。下一步打算对“起重缓降器”的研发进行攻关。
支撑绿色低碳新业态的源网荷储互动交易机制研究
本案例基于电力中长期“六签”框架体系,设计源网荷储互动时段分化方法及分时段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基于风功率预测曲线的时段划分和基于供需比的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日内全网风电出力情况,建立更短周期内的源网荷储互动响应策略。面向多方共赢的源网荷储互动交易激励机制设计深入分析源网荷储互动响应机理,明晰源网荷储互动交易利益来源,构建市场主体贡献度量化模型,建立以多方共赢为目的的源网荷储互动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探索支撑源网荷储互动可持续发展策略,构建源网荷储互动响应循环圈。面向价值共享的源网荷储互动增值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源网荷储互动交易数据特点,挖掘潜在价值,探索源网荷储互动交易价值提升策略,针对不同层面的市场主体,提出源网荷储互动增值服务模式。源网荷储互动效益分析及评估体系构建从电网侧、电源侧、负荷侧、社会侧等不同维度分析源网荷储互动效益,构建全面的源网荷储互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并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数据分析源网荷储互动成效,深入分析源网荷储互动对碳中和目标促进效果。
省级电网精准投资精益管理创新研究
提高提升电网投资精益管理、精准决策水平,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省级电网是电网投资的主体,管理省、地市、县全电压等级电网投资。近年来,省级电网投资管理和决策水平持续提升,但存在与新时代电网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不适应的情况: 一是投资事前诊断差异化量化评价手段不足,诊断问题与投资需求衔接不明确,投资方向精细度不够; 二是省级电网投资需求主要由计划人员根据经验确定,缺少定量分析手段,投资规模预估不足; 三是省级电网投资能力测算在经营现状与输配电价改革影响考虑不足,自身投资实力预估不足; 四是电网项目缺乏效益分析手段,面对庞大的投资需求,难以确定优先投哪些项目,最优投资顺序决策能力不够; 五是投资管理信息化支撑不足,不满足国际一流现代化企业建设需要。 本项目立足省级电网投资精益管理创新需求,提出了基于省级电网精益投资管控关键技术的省级电网精益投资决策全流程管理方案。 一是构建了省级电网精准投资决策框架体系。形成贯穿省-地市-县三级管理、适用于省级电网投资决策的框架体系和操作流程,形成需求-能力-决策的投资关键环节闭环系统。 二是构 建了省级电网精准投资决策实用化技术体系。在多个关键环节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电网诊断环节,提出省级电网诊断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方法以及问题与项目自动衔接技术; 投资需求与能力协调环节,建立考虑差异化特征的省级电网投资需求测算方法;提出财务负债约束的省级电网投资能力测算方法;提出投资需求与能力协调优化方法; 项目优选环节,提出了基于综合贡献度的项目优选排序方法。 三是构建省级电网精准投资决策信息化平台及工具体系。全面贯彻“数字强国”和“网上国网”理念,建立实现数据在线采集、指标自动计算、智能分析决策等功能的精准投资智能管理平台,有力支撑投资管理。 本项目提出了投资需求预测、投资能力测算、项目优选等投资决策关键技术,提出了精准投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架方案,开发了辅助决策分析工具;在天津、冀北、山东等典型省份开展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项目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系统的省级电网投资精益管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省级电网投资管理水平,具有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在考虑分压分区配电网效益分摊的投资能力评估、面向可靠性的项目优选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授权发明专利 1 项,申请软著 3 项,发表论文 10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