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条 施工方法
论文

U型封网跨越施工技术与装备在特高压工程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7-03-22

锡盟—山东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在一档内同时跨越500kV吴霸Ⅰ、Ⅱ线,而吴霸Ⅰ、Ⅱ线是天津电网的骨干线路,不能同时停电。为了防止事故工况和极端工况下,新建导线跳出保护范围,采用新型式封网,对传统的无跨越架不停电施工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铁塔的上临时横担、地线支架、上横担处分别设置承载索,在上下承载索间加装侧面网,下承载索之间装设底网,形成一种U型封网结构。

240次浏览
成果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方法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4-09-11

金沙江水电基地作为“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首位,其特高拱坝的安全与稳定是保证流域与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长期以来,大坝、衬砌等水工结构混凝土极易因温控不当出现裂缝,如Hoover、Kolnbrein、小湾等工程均曾出现温度裂缝,虽然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设计规范,改进施工方法。然而“无坝不裂”仍是世界难题。世界高坝建设发展迅速,300m级特高拱坝建设近67%集中在中国,建设无缝大坝面临重大挑战。

关键词:
239次浏览
成果

百米级特大整流锥式竖井进出水塔关键施工技术

发布日期:2018-06-06

国内已建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通常为岸塔式,这种型式的进出水口布置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较大,开挖工程量也较大。而竖井式进出水口可以布置在水库底部的任何部位,布置灵活,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因而在国外抽水蓄能电站中开始应用,如英国的卡姆洛、日本的沼原等,国内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首次采用了竖井式进出水口。本课题依托于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出水口,其型式为竖井式,包括了1#、2#两座进出水塔,总高度分别为100m、93m,塔体最大直径为43m,单个塔体混凝土约5万m3,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大等特点。而目前国内外已建的竖井式进出水口结构体量均较小,尚无百米级特大整流锥式进出水塔的建造技术研究成果,亦无类似工程参考。因此,本课题以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出水口为代表,研究解决百米级特大整流锥式竖井进出水塔的关键施工技术。 针对椭圆形流道混凝土支模方法、弧形倒坡结构支撑体系设置、悬置重载整流锥支撑体系设置、高空厚板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选择、多道1厚联系板的连续施工等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新工艺的采用、设计发明的采用和系统的安全质量措施保证,使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质量及进度得到了保证,并得到一套系统、完整的高竖井式进出水口混凝土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值得在行业中全面推广。

235次浏览
成果

中低压管道模块化预制施工技术

发布日期:2019-05-27

如今火电建设施工竞争日益激烈和施工工期不断压缩,因此寻求投入施工成本资金少、材料多次循环使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规范施工质量的新颖的作业方法成为开源节流、开拓创新、提高效益的主要捷径。火电厂全场中低压管道安装具有焊口数量多,规格复杂,组合焊接工作量大,人工耗时长等特点。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中低压管道施工业量的增大,传统的中低压管道预制施工方法、模式存在效率低,耗时长,工艺质量不标准、不统一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目前市场化的要求。目前,各项目预制组合场的施工均自工程开始直至主体工程结束,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是公司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去寻求一种颠覆传统的、高效率的新型预制施工方法,才能适应目前日益严峻的市场化竞争,同时为了总结经验和提高自身技术业务水平,促进管理的技术进步。结合内蒙古托电五期项目进行中低压管道模块化预制施工技术探讨。

关键词:
216次浏览
成果

全球首条± 1100 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施工 “ 三创 ” 管理

发布日期:2021-09-09

全球首条±1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始于新疆昌吉换流站,止于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线路全长 3293 公里,额定电压±1100 千伏,输电容量 1200 万千瓦。工程于 2015 年 12 月获国家核准,2016 年 4 月开工建设。该工程是“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它的建成对洲际能源互联、疆电外送等超长距离输电工程建成起到样板示范作用,对推动新疆能源基地建设、缓解华东地区能源供需矛盾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施工体量更大、标准要求更高、受限条件更多、过程管控更难,相当比例的施工机具要重新研制、专门定制,施工方法和工艺必须创新,现有电网施工标准和工法未完全达到或符合本工程的建设要求。对此,有必要加强创新攻关、系统策划、立体协同、精准管控,在实现工程高质量建造目标的同时,同步完善特高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树立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域的“中国建造”标杆,促进中国特高压电网技术实现全方位引领。 安徽送变电相继承建了该工程的古泉换流站“四通一平”、土建施工、电气安装、一般线路段、长江大跨越、接地极和大件运输项目,为施工领域全覆盖的唯一一家送变电企业。针对工程特点和难点,通过集成以往经验,实现大跨越、无尘施工、换流设备安装等多项特高压施工技术突破;通过聚合资源和智慧,创建可推广应用的施工标准,实现施工质量保证“有法可依”;通过优化组织模式,落实精准策划,应用成果标准,实现施工现场安全优质高效管控;通过建设特色项目文化,赋能团队共建共创,出色完成工程任务,充分彰显安徽送变电作为中国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军者的品牌价值,巩固中国在世界特高压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该管理创新项目的实施,公司在工程实践中从点到线、以线连面、层层布局,针对施工管理特难点精准施策,逐步建立起±1100 千伏特高压换流站的行业新标,自主攻关实用新型专利 8 项,参与制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换流站分系统调试规范 9 项,主编网省公司 5项企业标准及 6 项行业及工法,获得 8 项电力建设 QC 成果奖项,7 项中电建协科技进步奖。该工程建成后输送容量可达 1200 万千瓦,相当于安徽省夏季用电量的 1/3,将为华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同时,每年可减少燃煤运输 3024 万吨,减排烟尘 2.4万吨,对东部地区的雾霾防治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204次浏览
成果

长大引水隧洞高效钻孔灌浆施工机械研发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11-10

保障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各个钻孔灌浆工序快速、高效、经济的实施,从而保证项目在工期极其紧张、施工强度极大的情况下快速高效的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为今后类似的长距离、大断面隧洞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放了劳动力资源。 本科研课题以锦屏二级水电站东端1#、2#引水隧洞工程为依托对象,对洞室的施工条件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与分析。通过不同施工方法的论证,对超长距离、大断面引水隧洞钻孔灌浆施工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利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根据目前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情况,设计出能够满足超长距离、大断面引水隧洞钻孔灌浆施工的设备。通过现场调试、运行试验确定最终的参数。根据最终参数进行批次生产投入使用。

关键词:
170次浏览
成果

廊道模板免装修(房建用)T型键槽

发布日期:2018-06-06

目前国内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均会考虑廊道设计,由于廊道一直作为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常常被人忽略。为了加快施工速度,一些大坝廊道采用采用预制廊道作为廊道模板。常规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一棉一棉的拼接而成,通过混凝土预制块拼接廊道的方式,虽然可以节省大量施工的时间,但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后期又极易从预制块缝隙间渗水,且不易找到渗漏源头,渗水处理难度大,并为后期大坝蓄水构成安全隐患。另一部分电站虽采用现浇廊道,但质量也控制不佳,特别是普通现浇廊道模板往往采用小钢模拼装或者用木模板拼装,均会在廊道内产生模板缝,从而导致整个廊道内部形象较差。由于廊道结构与大坝同步上升,廊道工程量大,廊道模板浇筑易跑模,后期不易拆除等原因,廊道施工常常出现质量缺陷,大部分大坝后期都会在廊道缺陷处理或者装修发费一大笔费用。针对以上问题,水电八局大华桥项目决定打造八局品牌廊道,水电施工引入大土木视野,创造八局特色廊道。 通过采用“定型模板+t型胶条”的施工工艺,有效的减少了廊道内部的施工质量缺陷,大华桥大坝廊道总长1500m,施工缝面长近3万m,大量的施工缝采用常规的施工工艺定会产生许多质量缺陷问题。即使后期廊道有渗水问题也可“对症下药”,准确定点灌浆处理,可保证后期大坝结构安全。该T型胶条共完成29700m。

150次浏览
成果

高土石坝反滤料精确掺配与界面控制施工技术

发布日期:2018-06-06

本课题依托长河坝工程,在传统反滤料平铺立采参配及人工或推土机机械摊铺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生产试验研究,采用微电脑控制反滤料精确参配生产及双料摊铺器精确摊铺工艺,以求解决传统参配工艺存在需要额外占用大面积的参配场地,参配效率低、骨料参配比例控制精度低参配效果不佳以及摊铺工艺摊铺施工效率低,摊铺宽度及偏差控制难度大、返工处理工序复杂等问题,为类似工程反滤料参配及推铺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在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值得在相关土石坝工程中应用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5年3月26日,经过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组织的专家组对本成果进行评审鉴定,认为该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传统的土石坝心墙区土-砂分界面施工方法相比,本成果具有以下创新点 (1)该摊铺器结构设计上可成功实现土-砂平起同步填筑,并完全满足设计坡比,是对传统“先砂后士”工艺的的一次革新,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 (2)采用摊铺器可使土-砂分界部位一次摊铺成型,满足体型规则、尺寸标准、界线清晰的要求,避免了料种相互侵占,减少了浪费。 (3)十-砂分界部位采用双料摊铺器摊铺,七料与反滤料在料仓内通过重力挤压出模成型,避免常规施工方法中推土机摊铺边界部位粗颗粒易于集中等问题,提高接缝施工质量 (4)能有效控制填筑面摊铺层厚。根据不同料种碾压沉降量设置的不同铺料厚度以及创造性的增设补偿料口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分界部位碾压质量。 “一种异料推铺器”获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授权号:ZL.ZL.2014.2.0022273.1。研究成果形成标准的施工工法,工法获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2013-2014年度国家级工法。

147次浏览
成果

大型压力钢管自动化生产及洞内机械化组焊安装技术

发布日期:2021-08-18

项目属于水工建筑物压力钢管制作安装领域,针对隧洞式大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受制作场地狭窄、运输通道狭窄、工程量和工期等因素制约的影响,传统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洞内整节运输的施工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和无法操作的技术难题,依托梨园、黄金坪水电站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工程,开展压力钢管自动化生产、压力钢管洞内机械化组焊安装、压力钢管下弯段整体提升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发压力钢管立体自动化组焊设备及配套角焊缝焊接、无卷扬运输等装置,实现了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全流程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操作,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124次浏览
成果

南水北调大型输水箱涵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8-06-06

本项目属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水电、建筑施工领域的线形输水工程。本项目通过技术革新,研发了箱涵侧墙模板吊装移动运模台车、箱涵顶板模板施工装置、新型混凝土垂直入仓设备及箱涵底板止水带加固限位方法,实现了南水北调大型输水箱涵的高效施工和精致建造,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实体质量,促进了大型输水箱涵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的发展。 1.本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型输水箱涵机械化、规范化高效建造施工技术难题 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多项工程及市政桥梁、涵洞中的应用,为大型输水箱涵或类似工程提供了经济合理的箱涵高效施工方法,提高了箱涵模板的周转利用率、加快了混凝土浇筑施工速度,使大型输水箱涵真正实现高效、精致建造,促进了箱涵施工技术的发展。 2.本项目研究申请专利5项,1项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种箱涵侧墙模板吊装移动运模台车、输水箱涵顶板模板施工装置、牵引式胶带机)。大型输水箱涵施工工法获2014年度湖北省工法(HBGF026-2014),长距离输水建筑物模板施工工法获2017年中国电力建设工法(DJGF-SD-50-2017);关键技术经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评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13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EPTC双周刊

6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