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
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是一种非侵入式微型电流测量装置,具有小体积、高精度、宽量程、宽频响、自取能、自组网、低成本、即贴即用等特征,适用于电网数字化转型中发、输、配、变、用等环节海量部署,全面采集电网基础运行数据。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采用磁阻传感芯片(TMR芯片)作为核心测量元件,支持集成电流监测、故障录波、谐波监测、无线授时、空中升级等特色功能,已用于智能变电站、配电房及户外线路的电流负荷监测。目前已实现量产供货,在粤港澳大湾区、广西、贵州等地规模化推广应用近1.6万余套,有力支撑了能源数字化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PRS-713就地化线路保护装置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相关专业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新设备大量应用,智能IED设备的布置方式由二次小室向户外柜、预制舱等就地化方式过渡,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安装方式的变化给二次专业带 来了新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解决智能变电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沿原有模式和轨道的提升空间有限,需要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和运维模式变革。综合上述智能变电站的问题与需求,我司提供了就地化整站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二次舱通用技术条件
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
微型智能电气量集成传感器采用高频场感应测量原理实现电压、电流集成测量,可满足500V以下低压线路的非接触式电流、电压、频率、相位、有功和无功测量需求,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房及户外低压线路的电气量监测。目前已纳入配电网标准配置V3.0,在南方电网全面推广应用。
直流电源高风险故障案例浅析
直流系统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站基至电网的正常运行! 电源好比变电站的“心脏”,对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电源的可靠稳定是保护装置、自动化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特别是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广泛采用程序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推广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故障状态下,直流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河南投运首座国网模块化2.0版试点变电站
6月24日,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施工,鹤壁市首座装配式智能变电站——浚县浮丘(城西)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正式投运。这也是河南投运的第一座国网模块化2.0版试点变电站。
基于知识图谱与SCD文件的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全措施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智能站采用光纤传递数字和模拟信号,使常规站基于“短电流、断电压、拆跳闸”方式的二次安全措施理论不再适用于智能站。为解决传统人工拟票方式编制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图谱与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SCD)的二次检修安全措施自动生成技术。首先,基于SCD文件和知识图谱构建配置数据库,并按照设定规则实现虚回路与软压板的半自动关联。其次,依据智能站规范中的二次安措编制准则,构建安措规则库并引入安措执行优先级编码字段。最后,由二次安措自动生成技术基于配置数据库与安措规则库完成检修设备二次信息的规则匹配,用于自动生成二次安措票。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根据现场检修任务自动正确生成二次安措票,提高智能变电站技改、消缺和校验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编制错误率,为实现智能化运检一体提供参考。
智能变电站二次舱通用技术条件